追忆似水流年
我心里时时刻刻都带着忧虑。
虽然多年来我一直义无反顾地前行,用坚硬的外壳包裹着自己,用哲人的话来激励自己。我自己的坚强、坚韧、豪迈、外向的性格,都被漆黑的夜层层剥去,化作一首忧郁而无尽的诗。
多年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生怕冷眼、责难、欺骗、伤害、误解。所以前进的路上,一步一步,只希望自己踏实、善良。哈代在他的不朽巨著《德伯家的苔丝》序言中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世界太拥挤了,无论你朝着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你都会撞到别人的脚后跟。”冻疮。”看来伟人在前行之前也有顾虑。有顾虑、不愿意伤害别人的人,应该怀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想我忧郁内向的性格是在我孤独的童年时期形成的。那时,我整天与书为伴。每天除了学习之外,我还拼命收集课外书来阅读。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生要把世上所有的好书都读完。那时候,我上下学的路上、吃饭的时候、课间休息的时候、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放不下那张纸。这种状态持续了十二三年。
现在想想,那真是一个疯狂的读书时光。对我影响较大的书籍和文学作品有《匹诺曹》、《越传奇》、《哈克贝瑞费恩历险记》、《虾球传奇》、《德伯家的苔丝》 》、《同一屋檐下四代人》、《屈原》、《中国历史故事新集》、《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以及《儿童文学》、《青少年文艺》、《小说选》 》、《中篇小说选》、《近现代传奇》等杂志。
读书给心灵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似乎伤害了自己。原因是有些小说描述了黑暗事件和人们的黑暗心理。正如谢友顺后来所说:“当今文坛上有很多恶毒、残酷、黑暗的写作,但很少看到一种宽容、温暖和希望的写作。”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中篇小说,其中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当兵参军,表现出色后留在部队,然后娶了一个曾经仰慕军人、在市政府机关当打字员的城里姑娘的故事。一路走来,他面临着妻子无尽的责难、歧视和侮辱,因为他来自农村,职位只是一个下级军官,无法给家里带来金钱和地位。一名战士在无声的痛苦中死于肝癌。我已经忘记了这本小说的作者,但小说中主人公痛苦的内心描写,时隔多年依然浮现在脑海中。世界的荒凉,生活的悲伤,爱情的脆弱,家庭的冷漠,都在这部小说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也怀疑,世界上到底是更多的是爱和善,还是更多的恨和怨。理想主义在生活中的分量有多大?
当然,我小时候也读过很多暖心的作品。例如,作家曹文轩的小说《星星,我的星星》、肖以农的《红橄榄》、刘震云的《塔普》和《新兵连》,出自魏熙的小说《雪花落在黄河寂静》 、路遥的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还有江亦宇的小说《大山那青山》。这些作品读起来让我热泪盈眶。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人性的美好,动人的爱情场面,人物灵魂晶莹剔透的光彩,平凡与伟大,都如雷霆般震撼着我。无疑,我年轻时深受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基本确定了我以后的人生轨迹,那就是我应该是一个平凡而善良的人,一个一生追求理想主义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无情侵蚀,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还剩下多少?
后来,进入青年时期,我的阅读范围进一步扩大,读了数千本中外文学名著。其中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对我影响很大。书中主人公吕西安的悲惨命运,也为中国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他走过的路,中国年轻人也必须重新走。经历这一切。从这部小说来看,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往往在进入社会不久就被无情地击碎。于是,田园诗意的生活追求不复存在。站在这个世界上,似乎除了努力工作、出人头地、获得金钱、地位和名誉之外,人生的其他追求都是虚幻的。坚守灵魂中的理想,坚守做人的净土,是多么的困难。
十七年的工作生活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心情变得平淡。毕业时,留言簿上写得最多的人生信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告诉你”。十几年过去了,岁月随着春花秋月过得很快。这时,当我想到这句极其平常、近乎平庸的句子时,我才意识到其中的难度。真正的现实是,我们很难在世界上独善其身,走自己的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责任和期望。我们为自己而活,也为他人而活。更可贵的是,我发现自己仍然在为某种本质上美好的理想主义而活。
追忆似水流年,我们活着,所以我们快乐。身边所有的小烦恼,都只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插曲。想到这里,我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欣慰。
2008 年9 月28 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