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范爱农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

安徽巡抚思明遇刺后,鲁迅参加家乡聚会时,发现一个身材高大、头发长、眼珠子白多黑的人。他总体上反对鲁迅的观点。一问才知道:他叫范爱农,是徐伯勋的学生。

鲁迅生气了,觉得自己太忘恩负义了。他的老师被杀了,他连发电报都不敢,所以他坚持发电报。两人因此结为仇人,导致鲁迅对范爱农的憎恨甚至超过了满族。

直到革命前一年,两人在绍兴相识,并成为好朋友。两人喝酒的时候,鲁迅又提起了那件事。范爱农与鲁迅始终不和。原来,鲁迅再次摇头,这让范爱农以为鲁迅看不起他。

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多与别人沟通,澄清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避免很多误会。如果鲁迅在家乡聚会上问范爱农,也许两人早就成为朋友了。

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体谅别人的错误行为。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犯错误。但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鲁迅和范爱农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因此,我们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对事物过于敏感。范爱农把鲁迅的摇头视为蔑视,事实并非如此。

总而言之,只要心胸宽广,就会避免很多误会。

【第2篇】

范爱农讲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的几个生活片段。描写了范爱农在革命前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革命的追求,以及1911年辛亥革命后遭受迫害和迫害的经历,表现了他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支持。对这位刚正不阿、顽强的爱国者表示失望和同情和哀悼。

文章一开始,作者用平凡而简单的语言,描述了他曾经在茶馆里遇见范爱农的情景。先表达你对他的恨意,为后面写你对他的恩情和善意做铺垫。老师对遇难学生的同情和责任感。

文章提到,一开始两人并不是朋友,甚至还多次争吵。但作者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并从“敌人”变成了朋友。从那时起,他们几乎成了最好的朋友。后来机缘巧合,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筵席皆有始有终”,作者与范爱农因工作原因分开。最后,范爱农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一天晚上,范爱农喝醉酒后不慎滑倒,溺水身亡。

范爱农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却无法在黑暗社会中立足。他的心是痛苦的、凄凉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820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