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我的1919》不是顾维钧的1919,也不是肖克俭的1919,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1919。
——铭文
《我的1919》我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很深,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不仅仅是因为肖克俭,而是因为我是21世纪的新青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且我也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这里有血腥和仇恨。
弱国无外交。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巴黎和会的重要贡献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相反,其席位从五个减少到两个。顾维钧等人为此苦苦争论,但最终未能再胜一筹。更可气的是,中国代表团提出归还中国山东主权问题时,遭到日本的反对和阻挠。
有爱,也有泪水。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顾维钧顶着巨大的压力,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华和非凡的勇气提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顾维钧拒绝签署中国政府的妥协方案,转身离开,留下一句话:“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但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你是不是要时刻记住,你骨子里有中国血统?你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吗?仍然?
肖克俭为了祖国,不惜抛弃深爱自己的妻子,选择自杀,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我看到那一幕时,我深深地震惊了。他们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在一个小自我和大自我的环境中。他们别无选择,或者说他们必须这样选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我深深地热爱着中国这片土地。
顾维钧很平静。他在政治上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也付出了努力。
肖克俭热情洋溢。他自焚是为了警告中国团结。他尽力了。
他们都是年轻的,他们都是充满激情的,但他们都是无助的。
我流泪了,因为他们的勇敢,他们的威严,以及无数在政治领域和战场上为我们的国家奋斗的人,他们死了,留下了。而我哭是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顾维钧或者肖克俭,我会是什么样子?远离?还是继续前进?我还能再次勇敢地为祖国牺牲吗?说真的,我不知道。
虽然我被肖克俭的举动感动了,而且我知道他当时别无选择,但如果他死了怎么办?可以兑换什么?难道中国这些年为国捐躯的人不多吗?他们为什么不采取其他方式来拯救这个受伤的中国呢?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的一些负面新闻。尤其是有关富士康的新闻从十个跃升至十六个。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新时代的年轻人就业越来越难。他们努力在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夹缝中生存。在压力面前,有的人选择坚强,有的人选择懦弱;有的人选择努力,有的人选择退缩;他们也有理想,但也有少数人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跳楼自杀。然而,如果他们有自杀的勇气,为什么没有勇气活下去,改变一切呢?他们很无奈,但他们的本性和他们一样吗?他们跳楼自杀,重获自由,但这对亲人造成了多大伤害?与顾、萧相比,他们太渺小,太脆弱。现在的大学生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最后他们都选择逃避。如果在旧中国,大家都选择退却,国家的威严在哪里?国家的尊严在哪里?中国是一个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勇敢精神的国家。在敌人面前我们能选择撤退吗?而承受各种压力的人是否可以选择退缩呢?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不可能是顾维钧、肖克俭,更不可能是1919年的人,更不可能参与到事关国家的大事中去。但是,我可以很严肃的告诉你,你错了,你真的错了。因为你可以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成为他们。
篮球明星姚明被丰田公司聘请为其形象代言人。片酬为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亿多元。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姚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干脆说道:不会。就像国际社会舞台上的顾维钧一样,如果他接受了日本代表集团的贿赂,他就可以享受到大量的财富,但是顾维钧没有,姚明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骨子里流淌着同样热情的中国血液。
相反,像富士康一样失望的人还是不少。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复旦大学一名20多岁的女大学生爱上了一个70多岁的外国小伙子,甚至在网上发布了一些亲密照片,尽管他们现在已经结婚了。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但他们却没有想过这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多的人更看重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骨气,见利忘义,忘记了中国过去的痛苦,忘记了中国过去的耻辱。
还有现在非主流人士的盛行,而且都是90后。他们经常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比如用刀在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割伤,导致血液流出,然后拍照并路过。电脑处理写下一些很悲伤的话:如果爱,请深爱。或者也许没有你我真的感到孤独,或者类似的事情。他们经常去网吧,经常逃课,没有历史概念,甚至认为自己是古董,认为雷锋虚伪,认为董存瑞愚蠢,觉得如果自己在毛泽东时代,就可以带领群众进行反抗。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么了?他们颓废,他们没有骨气,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祖辈创造的条件,他们怎么了?我不否认有些有抱负的年轻人没有童话故事。
看完《我的1919》,心情很沉重。顾维钧和肖克俭的1919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对他们的1919 年想了很多很多?中国的1919年? 1919对于现代中国青年来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