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500字

电影《沂蒙六姐妹》首映后,临沂当地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虽然我知道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但既然反映了沂蒙的历史,不看却总觉得有些遗憾。我不是潮流的追随者。东方红电影院建成已经很多年了,但我却从来没有去过一次。还好今天借助电话点换了一张票送电影票,下午下班就去看了《沂蒙六姐妹》。

《沂蒙六姐妹》主要反映国共双方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妇女拥军的故事。归根结底,在这场中国人民屠杀中国人民的战争中,当地民众是支持共产党一方的。只要有战争,就会有人员伤亡。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孟良崮战役中,国共两军多次进行围剿和反围剿,双方死伤惨烈。无论哪一方,无论是国民党士兵还是共产党士兵,死者都是中国人,而且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

我记得几年前我去过孟良崮。在山顶上,我和当地的一位老人谈论了这场战斗。我问:“当时国共双方死了那么多人,共产党一方的尸体都放进烈士陵园了,那一万多人呢?”国民党士兵的尸体是怎么处理的?”他说:“都是周围村庄的人埋的。起初,他们挖了一个浅坑,就地掩埋。后来发现尸体太多了。大家为了省事,就当场拆除了几把铲子。如果它被土壤覆盖,则被视为掩埋。下雨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来。 20世纪70、80年代,山沟里经常发现头骨……”我沉默了,看着眼前松林里的草丛,心想:也许这里埋着一个中国军人的尸体。他是从哪里来的?江苏?河南?安徽?还是全国其他地方?无论他来自哪个省份,我相信他都来自一个普通家庭。

按说,国共两军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与日本人进行决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国民党第74师张灵甫本人就是抗日英雄、抗战胜利将领。他还在战场上被打得一条腿瘸了。然而,中国人打败日军后,开始互相残杀,甚至连当地人也被卷入,成为内战的受害者,造成了许多悲剧。为什么?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表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学说。总之,无非是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和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两种理论。双方没有通过和平谈判达成共识,而是选择了战争。内战造成数百万中国人伤亡。电视剧《潜伏》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并未就联合政府议会席位数达成共识。由于13票是决定政策是否通过的基本票数,蒋介石最多只给共产党12个席位,而共产党则要求至少12个席位。 14个席位,双方互不妥协,上战场争夺优势。虽然我也知道历史不能假设。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如果两党中有一方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做出让步,哪怕将来找到机会通过选举增加某一党的得票数,减少对方的票数,中华民族就不会再有数百万人的伤亡,就不会有六姐妹的悲剧,也不会有今天台海两岸的分裂。

片中六姐妹之一的“月芬”在结婚时与一只大公鸡发生了关系。她的丈夫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她一生都没有见过她丈夫的样子。这个角色的一生也是如此。影片最后介绍,原著人物一生没有再婚,并收养了两个孩子。他好像已经在2005年去世了,以今天的人生观来看,他的命运真是令人遗憾!可是,战争的另一方不也是这样吗?普通士兵就不用说了,就拿最高军官张灵甫来说吧。他的妻子王玉玲结婚时才十七岁。孟良崮之战打响前夕,王玉龄前往前线会见已怀有九个月身孕的张灵甫。 1947年5月7日,王玉龄生下一个胖男孩,张灵甫当天就爬上了孟良崮。十天后,第74师全歼,张灵甫阵亡。千里之外,出生10天的婴儿在啼哭,美丽的19岁王玉玲也开始了她的守寡生活(王玉玲现居上海)……这一切都让一切变得不同。人们会叹息吗?

“火线桥”是电影《沂蒙六姐妹》中的重要情节。数十名妇女站在冰冷的河水中,肩上扛着门板,搭建一座临时桥梁,供部队通过。记得几年前,我在华东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展”时,看到一幅描绘这一事件的油画:几个表情强烈的年轻女子忍着痛苦,站在河里。油画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很强。我以为它反映了抗日战争。我的眼睛湿润了,眼泪差点就流出来了。然而,当我仔细看去,清楚地看到背景反映了孟良崮之战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在内战中,他们这样支持一方,因为正如当时的宣传所说,“打败蒋介石的反动派,就会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另一边,北大历史系出身、黄埔领导、英俊魁梧的张灵甫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数度受伤,却侥幸保住了性命。他本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抗日英雄,却遵照蒋介石的指示,千里迢迢来到了这里。在沂蒙山区,对同样是中国人的共产党军队进行了屠杀。相反,年仅四十四岁的他却死在了共军的枪口下。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悲剧!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个别政治人物之间的权力斗争,都付出了双方盲目追随者的代价。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走出剧场,灯光璀璨。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心想,这样的人间悲剧还会在中国重演吗?

然而,在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主动跟我说起他的邻居:他刚回到临沂,因为不能再去新疆做生意了。话题自然就转到了近期新疆的暴力骚乱。想想那些无缘无故被杀的人,以及暴徒给遇难者家属带来的痛苦,这不正是用非和平手段解决政见分歧的又一结果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943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