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教能力》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张振鹏的《良好的养育能力》告诉父母如何教会孩子生活、学习、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有责任心、积极主动、抓住机会、与他人合作、热爱劳动、独立选择、善于执行、改正缺点、珍惜时间、倾听他人意见、礼貌幽默、口头沟通、领导他人、做出贡献。成功的演讲、处理事故、保护自己、保持健康、管理金钱……等等。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能力培养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能够掌握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提前计划、注重细节、独立思考、有效阅读、大胆提问、善于想象、仔细观察、高效记忆、集中注意力、探索未知、自律、自我激励、自我超越、 ETC。
二是注重文化修养的培养。气质和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要从小抓起,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如钢琴、象棋、书画等。
三是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例如,积极乐观、富有爱心、尊老爱幼、抵制挫折、面对失败、适应环境、调整心态等。
四是注重健康体魄的培养。根据兴趣爱好,培养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敢于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身体。
全书最让我感动的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孩子作业的成败”这一章。书中首先讲述了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本来可以先于法国化学家巴拉德发现新元素溴,但由于他对细节的忽视,这一发现晚了几年。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当孩子考试回来时,常常无奈地说:“哦,我没看到这个。”父母常常很容易原谅孩子的粗心。一两次不小心或许可以理解,但养成习惯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灾难其实都是因为不注意小细节而造成的。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粗心是最不能接受的借口。
《良好的育儿能力》教给父母的不是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读这本书只有你去做、付诸实践、付诸实践才有意义。
【第2篇】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物质生活极其满足,但精神却极其匮乏。没有良好的教育,就会养成从小沉迷网络、不爱学习、伸手穿衣、张口吃饭、不思进取、独来独往等不良习惯,花钱大手大脚、自私无理等等,如何教育好孩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读完《良好的育儿能力》这本书,我能够学到很多培养孩子的方法,以及很多实用的参考建议,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里,首先说的就是能力胜于成绩。学会看分数基本上是我们家长的通病。如果孩子考了100分,全家人都会高兴。但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全家人都会难过。作为父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分数的真正含义。高分只能说明孩子学到了知识。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以及其他与生活、人际交往等相关的能力,则不是几个数字就能体现的。所以,我们和孩子一定要转变观念,不能只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让我们的孩子懂得能力的重要性,加强能力的培养,成为能力与知识全面发展的人才。分数只能代表一时,但能力却可以保证一生。不要把孩子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人。
书中接着提到了几种能力的培养:聪明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拥有这些能力对孩子来说比单纯取得好成绩更值得骄傲。
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只有不断提高、强化生活的责任感,才能有敏感度去引导孩子。我们平时的一些教育习惯是错误的。例如,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时,我们会使用责备和抱怨的语言。这种语言本身就是推卸责任。当孩子遇到出错的事情时,也会习惯性地将责任推卸给别人。再比如:如果所有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给孩子买玩具,让他们玩电脑,如果能进入班级前三名,就会有更大的奖励,很容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而且,我们父母往往很难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式学习和生活,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这些都是我们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坏习惯,需要改正。
此外,本书还有一些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比如:合理布置儿童房间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合理、适当地给孩子零用钱,引导孩子自我管理和控制;与孩子们分享自己。失败经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当然,健康是孩子一生的资本。没有健康的身体,有多少招聘单位愿意聘用一个高学历的“肢体残疾人”?本书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教我们如何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总之,读这本书只有你去做、落实、实践才有意义。
【第3篇】
《好父母:教学能力》这本书是一本情节和文笔都很出色的好书。读完之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好父母好教本领》向我传达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书名给了我启发:—— 好的父母需要传授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那么,好父母应该教导哪些技能呢?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例。他无疑想用各种案例来启发家长们思考什么是好父母,如何教好父母。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介绍大量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技能、关爱孩子生活的好方法。相反,他不断提醒我们,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必须齐头并进,不能忽视一者而牺牲另一者。
事实上,我孩子的许多学习问题不断耗尽我的耐心。我习惯大声责骂他、惩罚他。我不再奢望去了解自己错误背后的原因,也不再想蹲下聆听他内心的声音。我从这种教育中得到的就是儿子失去了自信。儿子的不活跃和缺乏自信迫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我发现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偏离了原来的教育目标和理念。 《良好的育儿能力》帮助我重申了自己最初的目标,了解了更多的教育方法。现在,虽然儿子的成绩不理想,但我看到他善良、可爱、乐于助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他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应该做的就是鼓励他、陪伴他、欣赏他。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培养学习能力之外,多做一些其他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益的。
比如,书中提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我认为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是管理好自己的基本生活,也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能力。现在的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放学后缺乏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因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必须从家庭开始。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他们不应该为孩子准备一切,而应该帮助孩子摆脱一切都依赖父母的想法。摆脱这种依赖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第一步。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逐渐让孩子们单独睡觉。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波折,但是坚持了一个月,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像这样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澡、自己叠被子等等,虽然完成的事情质量需要逐步提高,但至少已经形成了习惯,知道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做。我认为拥有这种意识是培养自我保健技能的良好开端。更高级的自我管理能力应该是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游戏和休息的能力,这意味着孩子能够从一开始就学会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东西、收拾自己的东西等。早年。然后进一步发展你管理各种情绪和态度的能力。在这些方面,我还需要继续学习、努力。书中还提到要培养孩子聪明做事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高效的学习能力。我想这些都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尽早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跟上知识学习的步伐。执行。
正如书中所说,父母是塑造孩子的工程师。他们不仅能把孩子描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还能帮助他们铺就一条光辉的成长之路,甚至帮助他们创造绚丽的人生未来。换句话说,教孩子做好事、引领孩子过上美好生活的金钥匙就掌握在父母手中。不成功的父母有很多失败的原因。成功的父母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来训练出来的。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所谓的成功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所谓的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想用叶圣陶老师的话来鼓励大家:——你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要随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成功。希望我们都能在“教学能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01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