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从我的孩子有记忆起,作为一名家长,我就非常关心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真正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杨进老师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关于如何与孩子相处的书。 “蹲下来”是本书的主线,贯穿整个内容。蹲下来不仅缩小了身高差距,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关怀和理解;这是我们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提醒我们要适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先了解孩子在想什么,然后再解决问题。亲子沟通从我们蹲下的那一刻开始。放下父母权威的架子,与孩子做朋友,以爱和尊重为引导,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父母眼里是非常幼稚和无趣的。有时候,当孩子选择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困惑,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直接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是粗暴和粗暴的。践踏孩子的尊严。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出去逛街,走到一家玩具店门口。女儿停下来,盯着店里的一套魔法棒,嚷嚷着要买。由于我觉得这个玩具实在不好玩,所以我断然拒绝了她的要求。她站着不动以示抗议。我让她到前面去买好玩一百倍的玩具。但她就是不同意,只是站在那里不肯离开。这时我生气了,威胁说我走的时候要把她留在那里。她只是站在那里大声哭泣。现在回想这件事,其实是孩子做出了选择,而我却没有支持她的选择,把我认为好玩的事情强加给了她。与此同时,她在繁华的街头遭到严厉训斥,让她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其实有时候我无法理解女儿的选择。就像小时候,父母不理解我,我就会充满抱怨,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觉得自己没有选择,这让我的心很受伤。这种伤害过多,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读完这本书,我相信我能站在女儿的角度看问题。遇到类似的事情,不要简单粗暴地拒绝。相反,你应该站在女儿的角度去审视和看待问题。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保护孩子的自尊。这是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童年的基础!以后和女儿相处时,我会把她当作朋友,用心倾听她的诉求,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2篇】
美玲老师的推荐让我有机会在周日下午温暖的阳光下静下心来阅读杨金写的《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一书。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舒适。读完整本书,我感到浑身发冷: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您如何看待教育我的孩子?确实值得深思。
作为80后、第一次当妈妈的我们,可以说没有什么教育孩子的经验,老人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我们看来可能更加落伍。虽然我们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最爱孩子的父母,但不可避免的是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哪个父母敢说自己真正理解孩子,在孩子犯错时从不吼叫?我们能真正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吗?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蹲下来听听孩子想要表达的话,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友善,会更容易听懂他们的声音,孩子也能更健康地成长。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首先要在心理上蹲下来。我们应该摒弃内心深处的父母高人一等的感觉,而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去说话、去思考。作为父母,当我们把孩子当作和我们处于同一水平的人来观察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了。我们会发现,即使我们的孩子偶尔犯错、调皮,但事实证明,仍然是值得原谅、可以纠正的。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其次蹲下来做动作。孩子其实和我们是平等的。除了从心理上正确对待孩子之外,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行动上蹲下,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蹲下,用同样的高度、同样的视野去观察事物、和他们交流。让孩子有一种心理意识,觉得父母是在平等地跟自己说话。我们可以教育我们的孩子,孩子其实也可以教育我们,让他们有更强的做好事的意识。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最后在口头上蹲下来。孩子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当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时,我们竖起大拇指,说出赞美的话,孩子就会自信地觉得自己“棒极了”;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学习不稳定时,我们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这也会让他们感受到被爱,鼓励他们不断前进。孩子们还可以观察单词和表情。一个微妙的表情或者一个眼神,其实能给孩子带来很多。
让我们蹲下来和我们的孩子说话。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