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少年读后感
美德少年读后感(1)
文/李博一
【贤童】这本书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德行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他有德,就意味着他拥有了一切。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品德高尚的青年,品学兼优,乐于助人,习惯良好。一进学校,她就打开窗户通风。她总是在课前准备好作业,上课时认真听讲,上课时总是在教室里走动,看看有没有垃圾。课后,她喜欢和同学交流,帮助他们削铅笔、整理铅笔。盒子,这些事迹感染了她身边的人,不仅让大家受益,也让同学们非常喜欢她。同时,她又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好广泛的孩子。她懂舞蹈、钢琴、书法、绘画。每次参加活动,她都会获奖。她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也是学生心中的好同学。
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我们应该像主角一样,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帮助别人。我们应该记住,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德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贤童】那样的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道理,德行如读书,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美德少年读后感(二)
美德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认识美德并拥有美德呢?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德行少年】给了我答案。
【德行童子】教我们如何拥有德行。它分为1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包括“我有好习惯”、“我们热爱学习”、“尊重每一个人”、“微笑面对每一天”等。这本书从文字等方面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德以及如何拥有美德、行为和行为。
读完这本书,我真正感受到了德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他有德,他就永远不会失败,德会帮助他。别人愿意与有德之人交朋友,愿意帮助他们。而美德是具有感染力的。也就是说,德不仅能让你成功,还能让别人喜欢你,造福身边的人。那不是很好吗?
《贤童》中,我最欣赏伟大领袖的故事。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表现良好,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所以良好的习惯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
叶圣陶爷爷曾经说过,有两种习惯是不能养成的,一种是不养成任何习惯的习惯,一种是损害别人的习惯。 (www.sbkk8.com) 为什么这两个习惯不可能养成呢?因为这对自己或他人没有任何用处。这样,我也明白了,良好的习惯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他人有益。
毕竟,好的习惯就是美德。有德才能有好朋友。如果你有朋友帮助你,你一定会成功。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好好利用。
人生路漫漫,德行是指路明灯。光越亮,黑暗就越少。有了这盏灯,你将不再害怕旅途中的黑暗,又能看到前方的光明。
美德少年读后感(周三)
文/陈曦
轻轻地翻开书页,脑海中年轻人的身影突然活了过来。他们或开朗、宽容、勤奋、乐于助人、尊敬长辈……他们都是有道德的孩子。书中的人物文字清晰、生动地记录了他们的各种事迹。当最后一页悄然翻过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灵魂受到了如此深深的震撼。年轻人用他们纯洁美好的心灵,给这个本来就缺乏“真爱”的社会又增添了生动的活力,让我们明白美德就在我们身边!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拾荒者”王思源的故事。与其他小学生不同,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捡废瓶子。为此,他经常被其他同学取笑。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捡瓶子。王思源家境不错,为何还要捡瓶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从另一位同学口中得知,王思源捡瓶子是为了攒钱帮助希望小学的同学和贫困家庭的同学。事实上,这个习惯是王思远从小学一年级就养成的。平时,他随时随地都会背着一个塑料袋,把人们丢弃的饮料罐、塑料瓶一一收集起来带回来。在家里。因此,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弯腰捡瓶子。王思远还是一个很有毅力的孩子。即使夏天皮肤晒黑,冬天手刹变红,他也咬牙坚持着。这样的事情年复一年地发生,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有了八百多块钱,王思源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他在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心捐赠”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捐了30、50元。四川地震时,他也将剩余的善款全部捐出。汇给中国红十字会.
王思远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如果是我,我会用自己辛辛苦苦收集的钱来收集瓶子,无私地捐赠给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吗?但读完这个故事,我才知道,世界上是有真爱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要充满爱心,为别人尽力。
像王思源这样的故事或许不止一个。只要你愿意,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良的心,你就会发现美德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26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