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我很早就接触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一直想看。但由于高中课业量大,暑假期间我不得不仔细阅读。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名字——《丑陋的中国人》深深吸引了。简单的五个字,却如一道惊雷,让我心中不由得一颤。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人发出过如此震耳欲聋的叫声,只有——伯阳先生。冯骥才老师评价说:“他写这些话的时候,是没有保留的。他说的是实话,很尖锐,没有任何修饰。就像在我们面前放了一面明亮的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看到自己哪里脏了。有什么不好的,想想怎么办。”是的,柏杨先生就是这么犀利、真挚,他对中国人民的恶劣本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让每一句话都深入人心,让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虽然书中的大部分话都相当偏激,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话,才能让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丑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柏杨先生对中国人民内部不团结、相互争斗的批评。他说,“中国人民不能团结起来,互相斗争,这是中国人民的坏本性。这不是因为中国人民的素质不够好,而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可过滤的病毒,到时候我们就无法出现,我们不能出来,这样我们的行为就无法由我们自己控制。即使我们知道这是我们之间的斗争,但我们仍然必须相互斗争。”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20里约奥运会上,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霍顿污蔑中国游泳名将孙杨是“吸毒骗子”。随后,中国游泳协会要求向孙杨道歉,可想而知霍顿不会道歉,但最让人心疼的还不是于此,而是被称为“国民老公”的富二代王思聪发文发微博“哈哈”在中国只有按别人的头让他们道歉才有效。不要拿给别人看,免得别人上当。”从微博内容可以看出,王思聪在民族尊严上站在了祖国的对立面,这是一种不团结。他明明知道这是外国玩家在污蔑,反而侮辱了祖国!如果从广义上看这种不团结,那就是不爱国!如果一个人可以无视祖国的尊严,那就是自私!可见这样的人是多么的丑陋。
面对白杨老老师犀利的文笔和上述各种丑陋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这些缺点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到今天仍然普遍存在。我想这就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邪恶本性,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
虽然柏杨先生的语言犀利、直击中国人民的要害,甚至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产生误解,但我想,如果柏杨先生只关注中国人的“丑”,中国人并指出中国丑陋的事实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么这本书就没有任何意义,更不用说出版时风靡全国了。这本书之所以能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刺激我们发现自己的不当行为,让我们以当事人的心态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丑陋”,并在正确分析这一点的同时尽力改变它。 “丑陋”。我想这就是柏杨先生写这本书的最大意图。
庆幸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柏杨先生笔下的中国了。一切都如柏阳先生所希望的那样,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你有没有发现,电视上报道的“xxx来了”是几年前的新闻;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你有没有发现,中国人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肮脏、吵闹,而且几乎已经消失了;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无偿参与公益活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一切都反映出,一个泱泱大国、一个礼仪之邦,正在逐渐抛弃五千年历史留下的糟粕。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祖国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越优秀,就越强大,我们就有更大的义务让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和全体中国人民成为文明的象征!
读完这本书后,我很震惊。首先,我有很多缺点。其次,我心目中的伟大祖国也有那么多糟粕。非常感谢白杨老师的这本书——《丑陋的中国人》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全新的祖国,一个全新的世界!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把《丑陋的中国人》作为自己的警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风度。另外,我也很佩服白杨先生的勇气。在那个时代,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勇敢而有力地指出了人民的陋习,唤醒了人民的民族自尊!作为新世纪的青年、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姿态拥抱自己、拥抱祖国、拥抱世界!
【第2篇】
一开始,我和大多数媒体读者一样,认为这本书抓住了中国人的内在本质,是真实的,深入骨髓的,一切都很中国,有深刻的见解。可以说,中国人的诸多阴暗面瞬间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比如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三个黄金时代之外,动乱是非常可怕的。王朝更替期间的大混乱持续了三十到五十年。从夺取政权到稳定政权,又花了两年时间。大约十年。然后政权腐败,反抗再次抬头,混乱再度出现,导致混乱又混乱的恶性循环。可以说,中国人民长期在腐败、混乱、战争、杀戮、贫困中成长起来。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中国人民永远没有安全感。长期以来,中国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这让他们产生了神经质的恐惧。他们也怕这个怕那个。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明智地保护自己”的想法一直都有。通过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这就是安全感的缺失,导致了中国人的神经症。
中国人希望自己不被剥削,但希望别人被剥削。他们怎么能这样团结呢?这是导致中国人不团结的自私。中国人的狭隘思想,导致中国人在两个极端之间缺乏平衡。一方面有绝对的自卑,另一方面有绝对的骄傲。嘟嘟没有自尊,所以中国人很难有平等的观念。如果你不是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主人。当你自卑时,你就成为奴隶;当你感到自豪时,你就成为了大师。中国人往往有自卑感。五千年来摧残人类尊严的封建势力不是日益减弱,而是日益增强。春秋战国时期,君臣地位平等。皇帝和大臣们坐在同一张榻榻米上。直到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叔孙通才制定了皇家礼制。正是在刘彻称帝之后,儒家掌权的时候,皇帝才成为了可怕的权威。国王与大臣、官员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到了14世纪,明朝确立了“君父”观念与后来确立的“朝臣”制度思想的结合。中国人的自尊心几乎被消灭了。中国人很容易自我膨胀,因为中国人“人小而容易赚钱”。他们的知识太少,心胸太狭隘。如果他们有一点气候,他们就会认为世界虽大,却容不下他们。这就是狭隘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的自卑和傲慢。
同时,五千年来,在皇权的统治下,中国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皇权的标准,以官员的标签为标准,以官员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权力的积累之下,所有的人情味都荡然无存,奴性深入骨髓。文化让我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并对独立思考产生恐惧。所以,中国人凡事糊涂,没有是非,没有标准,缺乏道德勇气。中国历史上不断的朝代更迭和中国的等级制度,让中国人民不敢说出真相,不敢明智地保护自己。这就是历史的邪恶本质。虚伪的性格让中国人缺乏诚信意识,只求保护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也成为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桎梏。这是中国人缺乏诚信造成的虚伪。
从上面看来,柏阳写的一切确实是相当准确的,但一位智者的话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想法。 “他有什么资格写丑陋的中国人?”是啊,他有什么资格写?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一个通过书籍等接触中国历史的人,并以自己的方式了解他对中国的看法。也许他会反驳他的推理,说我们不敢面对事实。我们心胸狭隘,我们做什么他都敢面对。不可否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大家都是中国人,但柏杨有多少把自己当成自己呢?这真的是一个深刻的叙述,包括自己在内,还是被抛弃了?这只是一家人的意见,大家完全可以忽略,但柏杨的文笔之所以没有鲁迅那么深刻,是不言而喻的。
《丑陋的中国人》确实暴露了中国人的恶劣本性,但只是中国吗?我们真的有那么悲惨吗?作者真的有资格吗?
【第3篇】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去年他去世后,媒体对他进行了报道,我才逐渐认识他。尤其是他的书《丑陋的中国人》,光是名字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今天我有幸读到这本书,让我聆听了这位爱国志士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演讲。
柏杨这位对中华民族和人民充满复杂爱恨情怀的伟大作家,却常常因其极端的语言而不被理解。在一些人看来,我们民族的缺点怎么能如此明显地暴露在世人面前呢?但在我看来,他的恨就是爱,他的话里充满了对我们民族的爱!他恨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不更快地强大,我们的人民不更快地觉醒!
在我们看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但为什么百年来我们屡屡遭受压迫、欺凌呢?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不能立即强大起来?有人说,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再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人说我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再看看现在的世界霸主美国,它曾经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那么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不能快速强大起来呢?在柏杨老师看来,原因不在于上述原因,而在于中国文化。白杨老师称之为“酱缸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我们每个人都被这种死气沉沉、如同一潭死水般散发出的腐烂气味所窒息,导致我们失去了辨别各种事物的能力。使我们失去了应有的欣赏能力。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的民族就在这种腐朽的风气下度过了近一百年的屈辱。
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优秀的文化,还有糟粕,这些糟粕慢慢地积累起来,成为江滩文化的“配料”。在白杨老师看来,儒家文化对这种酱缸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先不讨论博阳老师的观点正确与否。我们先来看看儒家教我们什么,儒家又是怎么做的。孔子曰:“国有危,勿入;国有危,勿居;天下有道,则见之;无道,则见之”。你会隐藏它。”看看儒家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到哪里去了。
柏杨老师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揭露我们人民的痛苦,唯一的原因就是希望我们人民能够快点醒悟。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它,你才能变得真正的坚强。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中,国家就会失去斗志!民族必亡!
【第4篇】
早就听说柏杨老师了。 《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我已经拿起很多次了,但一直没有耐心仔细阅读。今天我拿起它来读,感触颇深。柏杨老师1984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演讲。28年前,柏杨老师从文化深层次反思了我们自身的不足,进行了自我“解剖”。 28年过去了,我们将再次学习、再次比较、再次反思。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9月23日,我在咸宁市政府会议中心聆听了余秋雨老师的三大优点:中庸、礼、君子。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些弱点。只有在自我思考和公开示范行动中不断总结反思,不断完善,才能集体前进。
对文化进行深入思考的不仅是柏杨。从鲁迅老师笔下的Q精神、冷漠的旁观者,到后来的一些文学人物如钱钟书、李敖,都思考了中国人的一些内在精神特质和文化现状。有很多批评和批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够独立思考。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区别于猪。我们还需要一个能让人们独立思考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不会说这种文化如何驱使一个人独立思考,但它应该努力容纳独立思考。 “容纳独立思考”至少要包括三点:允许一个人独立思考问题、允许一个人真实表达而不危害社会、允许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不一致。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的话可能只是抄袭、转述、毫无价值的解读,成为“广播机器”。否则,这种思想观点的创新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有表达的许可。只能思考不能说话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让人“哑”。 “不许谈国事”、“清风不识字,何必翻书”等打压和沉默的环境,只会赶走会思考的“大师”,把真正的“大师”变成了“大师”。奴隶。最后,我们要能够“求同存异”。一个听不到异议、不能容忍意见的社会是可怕的,没有前进的动力。
通过培养这样一个会思考的群体,创造一个有利于思考的环境,我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是非非由少数人决定。每个人都能区分正义与正义。或许进步的动力会大大增强。
白杨老师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过滤病毒,它不仅毒害我们这一代人,还会继续毒害我们的子孙后代。这种病毒包括脏乱差、吵闹、窝里斗、不团结、找借口、掩盖、假装空虚、心胸狭隘、容易膨胀等细菌。这些“细菌”生命力顽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潜伏期长。一句真话,唤醒“病”人。被一群人震惊是一件好事。只有集体觉醒、集体团结,才能防止“一人为龙,三人为虫”。大家振奋精神,求医治病救人,脱离痛苦。有尊严地生活,拒绝集体沉沦。
疾病预防、诊断从我做起,思考“丑”,包容“美”,祛除“病”,成就美好未来。
【第5篇】
我刚开始看《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当我读这本书时,我想看看作者的例子和分析来纠正自己;其次,我想看看这本书中的争议从何而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很快就出来了。正如下面一段全文的摘录,可以看出“由局部概括到整体”和“以局部为整体”的明显缺陷:“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历史悠久,一个大国,中国人民应该拥有什么?什么样的心态?这应该是一个大国的胸怀。但我们伟大公民的思想只能在书本和电视上看到。你见过哪个中国人有伟大公民的胸怀?只要瞪他一眼,立即用刀。你和他意见不同,试试看?外国人打架可以回来握手,中国人打架就得百年仇,三世仇!为什么?我们是否缺乏宽容之海?
没有包容的性格,没有这样的狭隘心胸,中国人就走向了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有绝对的自卑,另一方面有绝对的骄傲。当你自卑时,你就成为奴隶;当你感到自豪时,你就成为了大师!孤独一人,没有自尊。当你缺乏自尊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一坨屎。越是接近强者,脸上的笑容就越多。当你自大的时候,你认为别人很垃圾,看不起你;你变成了一个性格分裂的奇怪动物。 ”
我很难同意咬牙切齿地将部分甚至极少数中国人的缺点说成是全体中国人的劣质。就好像长辈因为一个小错误而严厉惩罚了晚辈,但并不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他还说:“我说得很严厉,是为了让你记住。”这是一种不尊重的夸张,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可以说已经变成了言语暴力。
用暴力来教育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尤其是一个如此急于警告同胞的作家,他应该明白这一点。正如这段话所说,人应该宽容,所以当你看到孩子的缺点时,无论大小或严重,请不要先打大棒。以极端来谴责极端,只会适得其反,把好话变成坏话,把好玩变成外人的笑话。还不如让孩子碰壁,然后学会反思、改正自己。
如果白杨老老师没有去世,我劝他先照顾好自己,为孩子们做出榜样。这样不是更好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