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1500字

释放三毛,释放“撒哈拉”

—— 读《撒哈拉的故事》后的感想

“每当我想起你,一粒沙子就会从天而降,撒哈拉沙漠就诞生了。”

很久以前,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被其中所蕴含的深情所深深震撼。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写出如此美丽而独特的句子呢?直到翻开《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答案才渐渐清晰起来。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读的第一本书。书中没有华丽的文字,有的只是平淡的描述,但却有让人安心的效果。书中描述的异国风情和撒哈拉沙漠的风土人情与三人十分相似。毛泽东和他的妻子在沙漠中的有趣生活令人着迷。这样一个独特的女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普通人心里有却没有勇气去追求的梦想和自由。这样的文字让我们读起来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全书里,有两个情节最让我感动。

在那个荒芜的山夜里,何塞陷入了泥潭。三毛又急又害怕,拼尽全力把纥溪拉起来。她看到有人想要求助,却引来了强盗。那一夜,她在荒凉的沙漠面前显得那么无助,脆弱而渺小,如一粒沙子。不过,三毛很聪明,没有放弃。她把车轮胎脱下来扔给何塞,让他紧紧抓住。然后他把身上穿的长裙撕成布条,绑紧打结,靠着这些细布条和自己的全部力量,终于把何塞拉上了岸。当何塞恢复知觉,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时,我能感受到爱的力量。是爱支撑着她,给了她不可思议的力量。

全书最让我担心的是“哑奴”一章。当地的富豪们肆意虐待、剥削奴隶,利用他们为自己谋取金钱。一次偶然的机会,三毛认识了一个哑奴。他没有名字,也不会说话,但他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三毛给了他钱和很多食物,哑奴非常感激。他没有什么可报答的,所以他会偷偷地把新鲜的蔬菜放在三毛家门口,他会帮三毛补家里的漏水……他会尽自己所能来表达对三毛的感激之情。但三毛却感到非常愧疚,因为她只能给予哑奴物质上的帮助,却无法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临行前,三毛送给哑奴一块彩色地毯。哑巴奴隶竭尽全力挣脱束缚,将彩色地毯送给了妻子和孩子。他们泪流满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声音……

也许每个人都曾向往过流浪,但这只是年少轻狂时的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想法,因为当面临生存困境的时候,他们总会发现流浪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接下来是什么?失望?厌倦世界?颓废?这三根头发都不存在。撒哈拉不是她想象中的撒哈拉,但她从未改变过对它的热爱,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它。她的话语中,从来没有半点抱怨的意思。她冷静、勇敢、怀着一颗美丽的心,忘记了恶劣的环境,被广阔的大自然和美丽的沙漠风光深深吸引。对自由的追求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她是这样说的:“让我去爱吧,即使爱毁灭了我,我也宁愿拥抱有血有肉的生命,也不愿拥抱白开水般的空杯。”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价值。不甘于平庸,宁愿做一只飞翔的疲惫的大鹏,也不愿做一只安定自在的小鸟;不要满足于原来拥有的,要为之奋斗,为之奋斗,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做一个勇敢执着的追求者。梦想家!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由,不要让外界的干扰阻碍我们追求自由。

是啊,自由在三毛眼里是无价的,但为什么在我们眼里不一样呢? 21世纪的今天,“自由”二字被纳入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爱国、奉献、诚信、和友善。”正如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在诗中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更可贵。如果为了自由,两者都可以抛弃。”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勇敢追求自由。

在当今的和平时代,虽然我们不必担心战争对我们自由的危险,但真正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压迫。我们追求的是心灵、人格、梦想的自由,而不是被别人的自由所限制。在思想和行为上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对所谓的权威说不,遵循自己的理解;你需要敢于创新、创造。这是身体、思想、行为和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950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