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最近,我仔细阅读了李振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的观点深深地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这对于低年级教师尤其重要。

1.童心未泯

在工作中,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思想和言语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无形的障碍,总是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作为交换,我感叹这是代沟。

李振熙老师关于童心的讨论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用童心去理解童心,善于把自己变成某种意义上与学生同龄的学生。这不仅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真实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学生,就是要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学生保持一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尽量有同龄学生的情感、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份童心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融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搭建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当学生发现老师变得和自己“一样老”时,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做人的面具,和学生一起嬉戏、欢笑时,学生会对老师更加亲切。这是成功教育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用李老师的话来理解童心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即使学生做错了事也是如此,因为孩子总是怀着善良美好的动机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总是怀着得到周围人赞扬和理解的愿望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我们可能会出于好意而做坏事,但当我们用童心来衡量时,我们就会变得平易近人,让学生觉得你亲近、平易近人。

童心决定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不可或缺的“精神软件”。

君,爱与心

李老师说:“没有情感,一切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我经常听到一些现任班主任抱怨:我为学生付出了那么多、付出了我的心,但为什么我的善意学生却不接受?难道我还没有爱情吗?事实上,他们对于“一爱一心”的含义有着片面的理解。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即正常情况下)自然而然的情感和行为。

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淡简单才是真。那些经常抱怨的班主任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的内涵。他们把爱建立在成绩的高低上,“爱”化为分数。要考虑学生能否承受这种爱的重量……本质就如李振西老师所说:“以一种偏袒、偏袒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正爱学生。你爱的一些学生在事实上,它已经成为班主任的私有财产,所以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我们就可以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把爱化为平常的事情。在一言一行中,如果我们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打动学生,那么我们就会成功。所以,让我们真正热爱我们的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的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如何付出爱。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巴甫列什中学》中曾深情地描述了“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攒钱买了一艘船带孩子去旅行,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他说:“我买这艘船是因为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孩子们的快乐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事情。幸福”。我想就是“一份爱,一颗心”。

3、责任

人们通常认为责任意味着从早到晚与学生在一起。如果学生成绩好,考上好学校,这就是责任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感,就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今后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未来的社会需要有责任感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言语和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国家的未来。今天我们如何对待学生,今天我们如何为学生树立榜样,明天的学生将如何对待别人,在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责任重大。

责任感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有教育理念。当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我们的理想渐渐迷失了。越来越多的人把教师当作谋生的职业。这些人以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尺度,自然没什么大不了的。教育理想,有没有教育理想的存在,那就是责任感。我们需要的班主任应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超越苦难的精神、克服障碍的双手、展望未来的眼睛。教育(责任)的理念应该永远在他们心中燃烧。心)火力距离。

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对现代化有用的人才为目标。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看到班主任的责任,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三心”的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和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会很近。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二)

这个假期,我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李振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很实用,很接地气。它没有复杂或花哨的文字,而是通过实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李振西老师优美的文笔和语文老师的才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觉到,当一名人民教师,更加有书卷气和书卷气;我们不仅要了解社会,更要了解教育。我们既要了解学生,又要了解我们自己。

李振熙老师说:学生从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到青年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三颗生命的种子:“善良”、“正直”、“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让学生的善良逐渐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去积极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成长为智慧的人。在课堂上,想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不可能实现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奉献和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他视教育为自己的事业,把给学生带来幸福作为毕生的追求。他对学生充满了爱。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亲密的朋友。正是因为他了解学生的心,他赢得了教育指导的主动权,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读了李老师关于“优生”和“差生”的做法,给了我很多启发: 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很优秀。 (www.sbkk8.com)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引导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2、要正视优秀学生的错误,不要认为错误是差生的专利。当优秀的学生犯错误时,老师会感到不可原谅。请记住,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而不是学生中的圣人。 3、对优秀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就盲目纵容。但不能浇灭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生”的爱是真诚的。他不仅注重对后进生的情感倾斜,千方百计唤起他们进步的信心,而且注重采取有效方法引导集体舆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向李振西老师学习,用真诚、爱心、真诚、耐心,换来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喜爱。

从他的教学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育人、传授技艺。多年来他一直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学生好坏,这很不容易。更可贵的是,他能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传播出去。读完书后,我合上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时我感叹我们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得越来越艰巨。我希望我的教育工作在论文中、在实践中、在反思中、在克服问题的艰辛中成长。在成功的喜悦中成长。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周三)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读书和交流的平台。当我第一次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毕竟,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首席老师。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个人的理解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运用教育智慧,就是对学生的生命负责,让学生充实,也充实自己。

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成功经验,并附有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或多或少的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善于总结和提高,语言简洁,案例通俗易懂、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因为我是一名热爱班级活动的老师,全书的第五章【班级活动的组织艺术】对我来说非常有用。我觉得有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过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老师总结了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什么!

书中,陈老师列举了当前学校课堂活动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形式化、内容肤浅”和“自上而下、自言自语”。所谓自上而下的自言自语,就是活动是官方的,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形式和内容的肤浅问题立刻让我想起了每次庆祝同一个节日都做同样活动的现象。比如,母亲节,我们捶背、洗脚、送礼物,国庆节,我们画手写报纸,学雷锋日,我们这一天是公益活动,读书活动是为了写下读后感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样的活动不再新鲜有趣,而是成为一种任务和负担。因此,我觉得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即使是同一个活动,我们可以改变组织形式或者表现形式吗?因此,陈老师总结了创新的十六字秘诀:“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变”。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比如,今年暑假的读书活动中,我带领同学去了新华书店。读书不一定要在家。书店也是学校里的好去处。虽然我们不能经常去那里,但它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窗子,但我不只是想让学生站着从这个窗子往外看,而是为将来从这个窗子走到外面打下基础。这就是我要讲的这个活动的意义。

陈老师在书中提到“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能为了形式而活动,也不能活动是活动,学习是学习”。一旦活动结束,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活动的结束,也是教育的开始。”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因为我之前做的活动都不是长期的。它们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许学生们会有所收获,但还是太少了。这次新华书店的买书活动只是我这学期“图书之旅”活动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会以“读书”为重点。我希望通过这个学期,同学们能够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这就是这次活动的意义。

这本书里有很多教育智慧,需要我们经常阅读,才能逐渐吸收和运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0424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