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日常人工智能AI》读后感800字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500名青年演员扮演的和平鸽走进会场,随着《雪花》的音乐快乐地奔跑。与此同时,晶莹剔透的“雪花”在他们的脚下绽放。 ”。你知道这些“雪花”效果是怎么出现的吗?是预先制作好的、经过精密排练的吗?当然不是!他们依靠AI技术,让“雪花”效果随着演员的移动而实时移动,从而达到这样的效果效果太美了!除了这个“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北京冬奥会上还有很多凸显“科技冬奥”的AI运用,比如:大型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裸眼3D技术的融合;国家速滑馆温度和冰厚的精准控制;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绿电全覆盖、奥运村“无人智慧餐厅”,等等,这些就是人工智能——AI技术。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AI就是人工智能。但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具体有哪些类型呢?读完《未来日常人工智能AI》这本书,我对AI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书中明确指出:AI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搜索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编程、逻辑推理、信息感知和辩证处理等。 2018年的春晚,短短几十秒集中展示中国海陆空人工智能实力,让我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在香港、珠海、香港等地部署了数百辆无人车。澳门。大桥以8字形十字开始运行,随后由81艘无人船组成的编队穿过港珠澳大桥,随后数百架多旋翼小型无人机在空中编队表演3D表演!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新能源汽车的“无人驾驶”、进出社区的“人脸识别”、SIRI等各种人工智能语音系统,以及我们所学所用的智能学习机器、词典笔、网购大数据根据个人喜好精准推送你想要的东西等。
对于人工智能,我有一个学习的欲望,而且是强烈的欲望,因为后续所有的软件技术和产品都必须与人工智能相关,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没有。三年级的时候,我在父母的指导下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从图形化的Scratch开始,一直到PYTHON语言。一年多的时间,我从一个只看热闹的“新手”到现在懂得如何使用。软件编写一些小游戏,利用计算机的“语言”让计算机画出冰雪。去年10月,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参加了在合肥举办的科大讯飞“程序员节”。我在展会上看到了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各种机器人、无人试卷。纠错、智能同传通讯系统、整套智能家居、支撑我们学习的学习机……琳琅满目的产品让我眼花缭乱,这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刚刚踏入AI学习的大门,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只有现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设计出更多智能产品,优化我们未来的生活。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未来自己能够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突破,打破一些国家对我国今天核心技术的垄断!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设计人工智能的初衷并不是让它们取代人类,而是让它们代替人类完成繁重复杂的任务,成为颠覆未来、改善现在的有力工具。我们必须敞开心扉去迎接它。这是大势所趋。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你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