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水浒传》
忠义《水浒传》
“大江东流,天上星辰汇北斗……”,《水浒传》的主题曲又在我脑海中响起。刹那间,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这部小说为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为“四大名著”之一。欣赏完这幅杰作后,我不禁感慨万千。
“忠”和“义”是整部小说的支柱,贯穿于整部小说。一百零八将开会,就是为了国家的“忠”和“义”。他们代表天行,是为了“忠”于百姓。 ”和“义”,报恩、荣辱与共,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忠”和“义”。不仅以“忠”和“义”来命名他们聚集的地方,而且他们为了“忠”和“义”,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忠”就是忠心耿耿,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忘记兄弟、忘记恩人。书中有一段写到,李俊受人邀请出国,但临行前却执意要征服方腊。 “忠”就像一种特殊的胶水,可以使人们忘记私利,团结一致,共论大义。
“义”是指忠诚、福祉同甘共苦。兄弟俩被俘,自知不敌,但不求金币,便撤退。当家国有难时,他们不计前嫌,不畏生死,齐心协力,保家卫国。这就是“义”。
“忠”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忠”的品质在我们的血液中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能像小说里那样忠诚忠诚,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不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对自己负责。我们的行动。这些都是具体体现,“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思想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锻造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崇高的民族理想。它是我们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进步的智慧源泉,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继续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深深融入每个人的思想之中,指导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成为道德文化的基因基因,成为灿烂中华文明的精髓。今天,国家已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形成修身、自律、崇德、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我们要倡导向上善良、孝顺父母、热爱亲人、忠诚祖国、忠诚人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践行它,从自己做起,努力成为新时代的青年。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2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