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再读《三国》

烟花飞扬,尘土飞扬。让我重新拿起了手中厚厚的卷轴。这卷轴是一种历史的积淀,给我一种沧桑的感觉。当我翻开书本时,只见呼啸的战马和手持利器的士兵。

仿佛回到了从前,第一次看书的时候……

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我只是在看书的时候才知道每个人物的武功或者智谋。我也模仿他们的动作,和同学们比赛。我很高兴我不知道他们真正的魅力。

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今年暑假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从字里行间,我其实可以想象到滚滚长江,万帆锁江,雄伟的周郎,自信地站在江边,用锐利的目光观察着破军的时刻。美丽精致的小乔在她身边弹着钢琴,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滑动,美妙的乐曲飞过天空。长江带来的风吹动了她的长发,头饰也被风吹动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传来。孔明身着紫袍,手持羽扇,站在七星台之上,仰望星空。他的紫色长袍与夜色融为一体,露出自信的笑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部作品是以诸葛亮为中心人物的结构。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有称王之志,却无处可守。然而,“三上草堂”请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却如鱼得水。蜀国是诸葛亮创立的,也是诸葛亮辅佐的。三国之争因诸葛亮的参与而辉煌。

诸葛亮也曾陷入斗争的漩涡。诸葛亮死后,姜维九次征伐中原,继承诸葛亮的遗志,无非是刘楚岐山的翻版。有了诸葛亮,工作就有了骨干,形成了完整的统一体。

在作者的笔下,诸葛亮是一位古代天才:隆中谋略,他在羽翼未丰的时候就预言了天下三分;博望用火,初出茅庐时,令曹军闻风丧胆;他与儒家的口水战,让江南名流都胆怯了,哑口无言了。他在赤壁上激战,让双方都听令;他们七次擒获孟获,以传播他们的信仰到南蛮。六出岐山,以威海;他们运筹帷幄,使赤壁风华绝代的周瑜仰天长叹:“既是虞生,梁何生!”

然而,他一生事业不成功,理想落空,没有实现自己所确立的价值目标。离开茅草屋时他对少年所说的话并没有实现。

这次读完《三国志》,我对人生有了一些感慨。一生报效国家,即使有压倒性的豪情,即使有百万兵中夺将军头的勇气,即使还没出发就知道四分之三的天下之计,结果总是让英雄泪流满面!

有的人眼光再大,在茫茫人海中却找不到立足之地。朋友们,注意脚步,慢慢走。看得远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辉煌。

在与名著同行的路上,《三国演义》成了我的老师。它不会一下子给你一切,但总是让我们挖掘啊挖掘,我们才能找到里面的真相和真相。正如其开篇所言:滚滚长江东流,浪涛覆英雄。对或错,成败已去,青山还在,夕阳红了几度。白毛鱼椎上,习惯看秋月春风。一壶酒欢聚。古今中外的许多事情,都是谈笑风生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394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