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第七天》有感550字

黑暗中的光

—— 读《第七天》的感想

博罗中学一(六)一班马小英

指导老师:梁继波

余华的作品并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叙事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用简洁的文笔和饱满的情感来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与其他作家语言优美、文字华丽相比,我更喜欢的是文字中透露出的黑暗。

童话是为孩子们保留的,成熟的人或许更适合在风雨过后回归自然。就笔者而言,这个社会上的荒诞事件数不胜数。每次看到手机上的通知,我都舍不得打开。这大概是来自于我内心深处那颗被封印已久的最纯粹的心。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直到现在,这个社会的真实面目已经被揭露,揭露出一个又一个的荒谬。经历了十六年的迷茫,如今有了“中国青年”的称号,我们被迫接受现实。

我问她:“这是什么地方?”

她说:“这叫死无葬身之地。”

在这里,墓地可有可无,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尊严可有可无,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你会在活着的时候囚禁你的自由,并在死后尽力恢复它。为什么要这样欺骗自己呢?你想过这种僵尸般的生活吗?

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接近现实。我的这个现实并不是生活中的现实。我觉得生活其实是不真实的,生活是真假混杂的。” ,令人困惑的事情。”

这本书结合了荒诞、黑暗和颓废。社会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大多数读者都会质疑这一点。或许在社会宣扬正义的背景下,人们对黑暗的认识变得模糊,但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美好,不仅仅取决于公共治安和宣传工作是否到位。也要看人心。

人情冷暖,世事冷暖。 “境外女学生被奸杀”、“北大学生谋杀母亲”等事件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新闻,相信大多数人都只是不屑一顾,但谁真正在乎呢?这一定是人心的炫耀。

“我要抹去所有的不幸/我要粉刷地球上所有的窗户/让所有习惯了黑暗的眼睛/习惯了光明。”顾城的寥寥几行诗,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想我们都是个任性的孩子。

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也很少有人大声疾呼为自由而生。人们常说,人生而平等,我们能做的就是善良和真诚。 “有时候,人性的美德可以结束悲剧。”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对待它,太阳的力量也许会更大。

董卿说:“其实,有一天,当我们回忆起过去偶遇的人时,如果我们能记住更多的纯朴、友善和善良,这就是我们的幸运。”黑暗中的黎明,是由我们千万个善良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不知道的战斗。请保持善良直到永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578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