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花传书》有感500字
读《老师的花的故事》的感想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就必须有好学的老师。只有不厌学的老师,才能教不厌学的人。”日本作家佐藤学的《老师的花物语》走进我的六月阅读生活。
这部《教师花的故事》最鲜明的特点是,它反复阐述了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必须是兼具“工匠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专家。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既是工匠,又是专家。作为工匠,老师的世界是由娴熟的技能、经验、直觉或秘密组成的;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和创造性探究组成的。此外,工匠是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习的,专家是通过反思和研究来学习的。教师的工作领域如此复杂、不断变化,构成实践基础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又如此不确定。因此,如果教育工作者只有空洞的理论,就不是教育工作者。单独工作的教师不是教育实践者。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规划或指标设计很难造就教育实践者。全书贯穿的思想就是强调,在21世纪的社会中,教师的专家形象必须从“教学专家”转变为“学习专家”,并具备“反思性实践者”的素质。这是因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体制发生了变化,即教学体制从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体制转变为以儿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教师的专业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教学技术中心转变为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孩子的学习设计和反思是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从“教学专家”转变为“学习专家”。教师作为工匠的人格特质也集中在倾听上。一方面,倾听是被动的行为,可以引发教师的想象力。通过聆听孩子们的话语或无声的声音,聆听教材中隐藏的声音,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教师可以探索当前学习的潜在可能性。就像木匠从每块木头中看到潜在的可能性一样。另一方面,通过听,教师可以充分接受教材的话题,接受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课堂上形成对话式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工作。不是听学生演讲的内容。但要倾听他们演讲中所包含的感受和想法,并与他们联系。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一个“热闹演讲的课堂”,而是一个“大家聚精会神倾听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语言,走进他们的情感。我总觉得我的听和教一样重要,所以我愿意密切关注学生的口头或无声语言,以平静我不安的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