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日本人》读后感500字
读《暧昧的日本人》后的感想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神话人物,名叫桃太郎。我们常说日本人是桃太郎,但他的精神象征代表着什么呢?日本作家内山善三在《中国生活风景》一书中指出:所谓桃太郎征服鬼岛,带回金银财宝,是不折不扣的军国主义匪徒行径。毫无疑问,武魂是“桃太郎精神”的基础。正如戴继涛所说:“一个小民族想要发展进步,习武是最需要的习惯。”然而,日本的武魂有一些特殊之处。针对这一特殊性,笔者用以下例子来说明。
1、150年前,美国海军准将佩利率领军舰来日本访问,被日本人视为日本的恩人,在神奈川县须贺市修建了纪念公园。
2.战败后,尽管广岛和长崎上空原子弹留下的可怕蘑菇云尚未消散,日本人对美国占领军却表现得异常友好和礼貌。这种极其友好的态度在对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的钦佩和敬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各地的街道、剧院都以麦克阿瑟的名字命名,小学生戴“麦克阿瑟帽”的时尚等等。
3、就中日关系而言,白江口之战发生在唐朝663年,唐朝无疑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日本不仅没有因为这场战争而疏远唐朝,反而派出使者前来祝贺。从此,日本进入了全面吸收和引进盛唐文化的时代。
这些都证明了日本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
崇拜强者并没有什么错,但在日本的强者崇拜中,却存在着一种小气之气。当你看到你的实力不如他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把你放在眼里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功利主义。与中国相比,日本是一个岛国。受资源匮乏限制,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所以,日本人务实、唯利是图,缺乏西方的平等观念或者中华民族的包容性。自古以来,中国很少进行侵略,除非是在外国统治时期,比如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否则,历朝历代大多以结盟、联姻、朝贡等形式与外国交往。日本虽然号称单一民族,但表面上没有阶级差别,看上去是一个和谐社会,但实际上它隐藏着一个“阶级制度”。
在本章最后一节关于日本人的两副面孔时,作者特别强调了日本人的忘恩负义。他们依赖和模仿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学会技能后,他们开始看不起以前的导师和朋友。 “在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流浪。”〈本书第12页〉
笔者认为,既然是岛国,又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就会出现这样的民族性格。因为这是国际关系,而不是友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定是两国竞争的结果。那么,一旦形势对你有利,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并取得胜利呢?这样,就不存在“背叛师友”的道德问题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