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800字
希望之花在荆棘中绽放
------读完《大卫科波菲尔》后的感想
在英国发展史上,维多利亚时代无疑是日不落帝国的巅峰时期。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延续中,科技浪潮孕育着取之不竭的生产力,蒸汽和煤炭为英国工业提供了澎湃动力。蒸汽火车连接城市,蒸汽轮船往返于海洋。商品经济与科技文明相互成就,勾画出一幅繁荣的图景。
然而,繁荣之中不为人所知的是穷人的困境。正如查尔斯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让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却日益扩大。在上流社会的奢侈享受下,无数贫困工人在温饱边缘挣扎。工厂排出的污水让泰晤士河发臭,浓雾常年笼罩着伦敦。英国一半的儿童在五岁之前就去世了,即使长大成人,他们仍然必须在矿井里搬运煤炭。歌舞伴着饥饿和寒冷,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交织成奇异的景象。
文学大师查尔斯狄更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皮特威克》、《两座城市的故事》、《雾都孤儿》,一部又一部不朽的经典在这位大师的笔下形成。然而,在众多的杰作中,狄更斯最喜爱、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大卫科波菲尔》。从大卫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一窥那个时代英国的社会图景。
大卫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不幸的。作为遗腹子,他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无奈改嫁后,冷血的继父默德斯通百般刁难他。不幸的是,他的母亲不久就去世了,他的财产被继父无情地侵占。小小年纪的他甚至被继父强迫做童工……
在这段困难时期,他很幸运得到了贝西阿姨的支持,重新获得了学习的机会。正是这位严厉而又慈祥的老妇人,让经历过世事磨难的小大卫重新得到了爱与关怀,塑造了他开朗、活泼、善良、友善的性格。毫无疑问,一个在社会风雨中挣扎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很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
后来,大卫学习了律师职业,并逐渐学会了速记,并不断成长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一路走来,大卫经历了重重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善良和美丽,在荆棘丛中绽放出希望之花。故事的最后,大卫和贝西姨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大卫的励志奋斗史,也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各方面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英国,科学民主思潮虽然开出了绿叶,但其根源仍然扎根于旧时代的土壤中。各种封建贵族和地主仍然活跃在暗处。工业革命催生的资产阶级也以贪婪和残酷的方式剥削底层人民。以金钱为价值标准的社会风气已经出现。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以笔为武器,揭露了各种社会不公,用批判的话语记录了人性的堕落。
在拥有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同时,他也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以普通人的视角来描写故事,主人公通过不断的奋斗最终获得幸福的结局。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众的同情心和对民众行善的渴望。狄更斯去世已有一个半世纪,但他的作品依然光芒四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合上书,闭上眼睛聆听,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伦敦的迷雾中,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孔不断奔跑,穿过人生的荆棘,浇灌一路上希望的花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