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兆头》读后感1000字
读完《好兆头》后的感想
奇怪的封面和简单的标题是我花十块钱把这本书《GOOD OMENS》带回家的主要原因。又或许是因为黑白的人生确实需要一点……《吉兆》来点缀,总而言之,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英国奇幻小说。
历史、讽刺、致敬、一点点肤浅的深刻、铺天盖地的漫无边际的幻想……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本书从西方古代神话开始,以天界使者阿兹拉斐尔结束。以尔与地狱恶魔克劳利之间的友谊为主线,描绘了正义与邪恶势力的纠葛。然而,在世界末日的背景下,善恶的交融似乎给故事增添了更加动人的色彩。它没有神话、宗教的庄严和禁忌,也没有历史的厚重和乏味。神秘而神秘,但同时也因为开篇“欢迎来到这个世界”而增添了一些微妙的人情味。
以往我们读到的童话故事中,作者往往注重故事的趣味性而忽视了人物的塑造。正义与邪恶永远是对立的,天使与恶魔的划分似乎牢固而统一。在描述邪恶的撒旦时,你永远不会加上“喜欢小猫、擅长园艺”的设定,因为童话故事中不存在多面性的人物。它需要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承载着原本的世界观,向不熟悉世事的孩子传递善恶、是非等信息。形成刻板印象需要时间,而且意义重大。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最初认识的形成方式。这也是童话的终极价值,那就是面对现实。
但现实是复杂多面的,没有一个概括的说法。我们需要一些乐趣来打破刻板印象,同时我们的世界也需要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就像《好兆头》——中两大阵营的代表天使亚茨拉菲尔和恶魔克劳利一样,他们六千年的友谊也说明了善与恶并不是对立的。法国大革命期间,贪吃的天使因为穿着贵族服装在餐厅吃饭而被以贵族身份送进巴士底狱。为了营救朋友,恶魔克劳利冒着被“上级”调查并杀死的危险,去拯救所谓的“敌人”。二战期间,为了拯救被纳粹间谍勒索的天使,恶魔克劳利甚至只身前往教堂,抵抗圣水的燃烧,解救了自己的朋友……这就是恶魔的温柔与浪漫,反映非洲童话故事。对黑白人物塑造的批评。亚茨拉斐尔为天堂工作,而克劳利为地狱工作,这是可以预料的,而他们的职业生涯的对立本质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确立了。克劳利和亚茨拉斐尔已经公开争吵了六千年,但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共同热爱和享受彼此的陪伴使他们的友谊变得牢固,舒缓的节奏和惊心动魄的情节相结合,使书中的浪漫绽放出一种浪漫的色彩。芬芳的香气在世界末日的衬托下,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这也是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当然,这本书也并非没有完全黑暗的人物,后来出现了天启四骑士:战争、污染、饥饿和死亡。这无疑是世间最令人憎恨却又无奈的存在,但正如《好兆头》这本书的书名一样,没有什么能够阻碍明天的到来。天启四骑士威风凛凛而来,却也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结局。结局完全像童话故事,但并不是天使战胜恶魔的老故事,而是天堂与地狱的联合,战胜真正的邪恶,共同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
“你可能会觉得累,总是在同样的日子里来来回回。辨别是非很重要,在浪漫中徘徊也很重要。——《吉兆》”也许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一杯微冷的咖啡茶、一株翠绿的绿萝、一块香甜的饼干,就足以让你陷入这本书编织的梦中,因为这就是生活。我们摆脱非黑即白的猜疑,在浪漫中迷失,在友情中得到慰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