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读后感800字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读《抗日战争》的感想今年夏天我终于读完了《抗日战争》这本书。 《抗日战争》一书的作者名叫王树增。除了本书之外,他还是《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一系列革命战争丛书的作者。 《抗日战争》分三册,共近180万字。它详细描述了抗日军国主义十四年,特别是八年全面抗战。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抵御外侮,救亡图存。人民的共同意志,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感动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林阁、赵登宇、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雄和英雄战士。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侮的屡败屡败的历史。屡战屡败的国耻。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重。同时,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努力奋斗,才能使国家富强,只有富强的国家才能抵御外敌。入侵。八年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沉重的创伤。从1937年7月7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9月战争结束,中国大部地区陷入了日军的铁蹄之下。经过八年的抵抗,该国终于在苏联和美国的帮助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然而这场战争也造成了中国军民3500万伤亡。
书中有几场著名的战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淞沪战役,又称8月13日战役,是蒋介石在上海主动反攻,以改变主攻方向以利于长期作战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始于1937年8月13日,守军顽强抵抗,但最终因装备实力悬殊而惨败。南京保卫战是国民党与日军保卫首都南京的一场战斗。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命令部队兵分三路攻占南京。唐生智的守军未能抵抗,节节败退,相继失去不少阵地。不得已,全军奉命撤退,但由于守军撤退混乱,大部分平民没有及时撤退。结果,攻陷后,近30万平民被日军屠杀。
1940年8月20日开始的百团大战,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力量为摧毁日军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而进行的一场战役。三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摧毁日军在正太路的交通运输,摧毁日军敌后主战场。据点并反击日军的报复性袭击。百团大战的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士气。 1941年3月15日的上高战役,又称晋江战役、宜春战役,是驻南昌日军为歼灭附近中国军队而进行的一场战斗。但由于驻扎在南昌的日军第34师团与其他日军发生冲突,严重缺乏配合,导致敌军进入了4名中国军队的包围圈。此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5000余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其沉重的打击,极大地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毁灭,挽救了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在抗日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联盟。
近日,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牌位时发生严重失误。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它再次提醒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必须深深记住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平时代和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的。正如《抗日战争》一书中提到的,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人民团结一心,坚决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抗战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呐喊,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