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人间失格》读后感1000字

《人间失格》—— 越陷越深,越发引人深思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在病房里写的日记。这是他灵魂的呼喊,是他生存的挣扎,也是他对过去的反思。他在书中引用了查尔斯科洛的一首诗,“当道路遇到障碍时,蟾蜍也会绕道而行”。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只蟾蜍,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没有宽恕或不宽恕。他说自己只是那些飘在外面的人中的一员,所以他想坦白,他想说出来,他想强迫自己面对那些羞耻不堪、难以忍受的过去,不再想逃避,一种病态的、受虐的方式。来安慰他的心。于是就有了《人间失格》一书。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趣而深刻的描述:“《不适合者》就像日本的《狂人日记》”。如果你仔细阅读的话确实是这样。书中的太宰治以一个奋斗在边缘时代的理想主义者的视角审视社会的方方面面,以超凡的视角揣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于是,很多社会上已经达成共识的事情都在这里展现出来。奇怪但真实的外表。

大家族的严谨和刻板以及父兄的威严,让敏感的太宰对父权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反抗。然而,他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不赞成就是叛国。他作品中的主角们也是如此。一方面,他有着骨子里无法根除的传统道德,但另一方面,他又害怕一切僵化、压抑的事物,因而在自我认同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和分裂。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行为总是脱节的。” “自责自责”,这就是日后人格崩溃的种子。

第一手信中描述的三张照片可以说是太宰治一生的缩影:从苦笑到世故,最后到面无表情的“死亡表情”。这不是太宰治本人的生活,他竭尽全力迎合社会但最终失败了。

第二张手写的字条是野臧对自己“罪孽”的陈述。叶臧年轻时,看到家人的欺骗,让他感到困惑和厌恶。父亲讲话时,男仆们暗暗批评讲话无趣无趣,但又转头夸赞他,以讨主人欢心。野臧对人类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一致感到惊讶,同时也相信这一定就是生活的“真谛”。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与正常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结合太宰治的性格和日本以委婉语为主导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太宰治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从普通日本人的角度来看,这不是欺骗或虚伪,而只是必须遵守的礼节。太宰治和野臧一样笨拙,而这种笨拙是世人无法原谅的,使得他的文章充满了青春的自怜。第一手信中“我”对野臧的受虐式批评,是太宰治用自己的常识和理想的社会人格对自己的批评。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可想而知。

野臧最终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并不是因为他的欺骗和堕落,而是因为他没有把这些行为视为正常,继续自然地去做。内省一直折磨着他,但真实的自己却不敢轻易向别人透露。 “取消资格”颇具讽刺意味。被取消资格的不是野藏,而是整个社会。固执而敏感的太宰治在《世间失格》中留下了社会怨恨的暗号。

可能有人认为《人间失格》有三观不正,但我仔细读后并不这么认为。我在知乎上读过一段话:“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目的,不是要充当指引人们的灯塔,也不是要为你从这本来毫无意义的生活中挖掘出任何‘经验’或‘教条’。”出来吧。它所做的只是描述,描述作者的生活,描述作者眼中的正常生活,然后让你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后回到书里去感受他,就像你和一个昔日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让我们来谈谈它。你不会认为一幅画没有积极的意义,小说也是如此。”《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在病房里写的日记,是他灵魂的呐喊,是他渴望活着,继续的挣扎是他对过去的反思。

“若能避免狂喜,自然不会受到悲伤的侵袭。”我想,到了最后,太宰治最想做的,大概就是最后一张照片里那个没有感情的人,那个没有感情的,对这个乱七八糟的社会,有人和感情的傻子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311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