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万物简史》读后感1000字

读完《万物简史》——后的感想我处于“井底”。我以为我会半途而废这本书,毕竟它看起来那么深刻。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似乎把珍珠误认为是鱼眼人了。我仿佛又回到了无知的童年,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再次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我对万物知识的渴求,对地球的好奇心,都被这本书激发了。

书名既然是《万物简史》,自然就涵盖了万物,内容可分为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气象等,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书,它仿佛是一张报纸,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让人忍不住去阅读,探究故事的结局和事情的真相。

《万物简史》让我感到羞愧。它就像一面镜子,看着我,看着我肤浅的自我,以及我对科学的无知。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Bill Bryson。他用更有趣的语言来普及科学史上的重大进程。比尔布莱森抓住了人类爱八卦的特点,用幽默的语言,把繁琐的科学变成有趣的“八卦”。 《万物简史》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充满趣味的同时,也让我在阅读这些“八卦”的同时,一步步了解了西方科学史体系的基本脉络。

作为一本科普书,最重要的当然是科普。 “浅薄无知”,这是我读这本书时对自己的看法。在众多如玉石般的知识中,有两件知识像月亮和北极星一样在这“浩瀚宇宙”中闪闪发光。它们太震撼了,甚至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

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想,这不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小故事吗?不仅仅是“牛顿,苹果”,但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你的科学常识还停留在100年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其实在100年前就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让我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有形状,但不是固定的正方矩形。它可以是弯曲的,但这和“万有引力”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像向沙发扔铅球一样。因为铅球的重量很大,自然会把沙发弄出一个“大坑”。现在把球扔来扔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用说,球会自然地从坑中滑向铅球。所有小东西都会滑入地球的“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并不是因为引力的存在,而是地球在被太阳压制的大陨石坑里转。这就是我们对引力的错误认识!

“薛定谔的猫”对于科学或者太空感兴趣的同学一定很熟悉,但在本书中,“薛定谔的猫”不再是一个对我来说遥不可及的简单名词。这只“猫”有着非凡的能力。在很多物理学家眼中,“猫”处于既死又活的状态。正是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让物理学家们寝食难安。好吧,让薛定谔自己也很不爽吧。而这些就是“平行空间”章节的全部内容。在这一节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让我认识到了科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相信大家都吹过泡泡,或者见过沸水中不断“碰撞”的泡泡。这是一件平凡又普通的事情。但正是这些普通的物质让霍金的“泡沫宇宙理论”成为可能。也许正是这种微妙而微妙的观察,造成了我们和科学家之间的鸿沟。

时代在变,我们的征程跨越星辰大海。关于宇宙和万物,还有很多未知。人类虽然渺小,但又似乎很难说清楚到底有多渺小。只有知道自己去过哪里,思考自己要去哪里,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万物简史》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书。它让人们在探索书中的知识的同时,品味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最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去学习和研究。总是有所创造,处处有所成就,处处进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难得的是这种生动的创造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我曾经无知地认为,世界上未知的事物已经所剩无几,我的知识就像井底之蛙,而《万物简史》却是让我跳出“井底之蛙”的那只鸟。出色地”。

“历史”是科学的历史,是过去,而“万物”也包含着未知,是未来。你能看到的过去越远,你就能走得越远。人类不会就此止步。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探明未来。加油,年轻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314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