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3000字
光明与黑暗,愚蠢与天才——读完《献给阿尔吉农的鲜花》后的感想
“如果我没有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阳光刺破了我心中的荒凉,却又变成了另一种荒凉。”这句话非常贴切主人公查理的经历。
主人公查理,一个智商只有68的低能儿,通过脑部手术获得了飙升的智力水平,但由于实验缺陷,他很快从天才变成了智力障碍者。他就像是河底的一块石头,短暂地变成了一颗耀眼的星辰,然后又迅速的消散成一堆破碎的尘埃。全书由17篇“进展报告”组成,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查理手术前后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智商的快速升降中,他的灵魂承受着极大的折磨和痛苦。短暂的智力超群让他重新审视自己作为一个智障者的经历,对曾经抛弃和戏弄他的家人和朋友产生了又恨又爱的复杂情感。离奇的经历让他的自卑和自尊在他身上并存,也让他很难找到与世界联系的方式。他发现,随着自己变得聪明,自己再也无法找回曾经拥有的幸福,只剩下无助的灵魂在痛苦和孤独中徘徊。
作者用了非常巧妙的方式让我们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比如一开始,日记里错别字层出不穷,措辞和句子都有点幼稚,句子之间没有逗号分隔,长度也比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查理的拼写和语法逐渐提高,他开始了解周围的世界,丰富了他的日记内容,记录了他的想法。这种进步是缓慢而渐进的,在写作中体现出来有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的感觉。一开始很容易错过一些微妙的变化,但它们都强化了查理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事实。写日记的过程是查理的日常,翻阅他的日记并注意到他的进步也成为了读者的日常。这种叙事手法在故事中营造出一种日常生活感和现实感,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与查理建立情感纽带,让故事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智力衰退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进步轨迹。从最后一章的进度报告开始,日记的长度逐渐变短,错字又频繁出现,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故事的起点。不同的是,这一次,这种熟悉的感觉中夹杂着一种不可挽回的无力感。
智障与智力,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过渡,人性的丑陋也在这里展现。查理在书中无数次说过:“我是一个人。在我接受手术之前,我已经是一个人了。”智商提高后,查理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的残酷。白痴查理曾经向往的“聪明人的世界”在他眼前慢慢展开。查理以前在一家面包店工作。智商较低的查理被同事们认为是亲切、坦率,每个人都喜欢他,并且喜欢他。因为他友善的态度,他很高兴和他在一起。现在,他的聪明才智和知识让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以前每个人都因为查理的无知和无聊而嘲笑他、看不起他,现在他们因为他的无知和无聊而讨厌他。他的知识和理解力。这并不是查理个人的傲慢和孤立,而是现在查理惊人的成长让他们萎缩了,暴露了他们的无能。查理不断上升的智商被周围的人视为背叛。面包店里那些喜欢欺负查理的家伙开始了害怕他,最终把他一起赶了出去。在这个实验中,那些看似巨人的教授和医生们逐渐显露出了他们的真实面进行这个实验并不是为了全人类的进步,更不是为了帮助成千上万的人。像查理这样的人。他们的本质只是一群追逐名利、目光短浅的凡人。所以当智商达到顶峰的查理决定帮助实验向更深层次拓展时,医生和教授们都无法接受自己实验下的一个测试对象最终会带领他们进行研究,因为他们害怕一旦查理被参与其中,无疑是对他自己作为神和掌权者的荣誉的掠夺。也许只是因为人性的恐惧和厌恶不再是查理可以淹没的大海,现在他只能在现实池的倒影中清晰地看到过去。查理感到很生气。原来,他的智商越高,他看到的世界就越不美好。 “从精神失常到最强大脑,他认识到理解是最大的残酷。”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似乎智慧和知识是人人崇拜的偶像,但是仅仅学习智慧有意义吗?尼姆医生在智商逐渐恶化后与查理进行了对话:“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你变得聪明,而不是让你受欢迎。你已经从一个可爱的弱智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傲慢、自负、反社会的混蛋。” ” “你对我做的事情很棒,但你没有权利像对待实验室动物一样对待我。我现在是一个独立的人,但查理戈登也走进了实验室。一个独立的人。你看起来很惊讶,因为你认为智商低于100的人不值得被人看。”这次谈话让我意识到,也许查理在手术前写下的那些笨拙但却充满希望的“一步报告”更像是来自“光明世界”的火花?阿尔吉农的死让他对人类产生了同情心。毕竟,阿尔吉农作为一只高度聪明的老鼠,可以穿越复杂的迷宫,并对人类的指令做出准确的反应;查理还能说多种语言,精通数学、物理、哲学,但他们的智慧都是人造的。在这样的实验中,阿尔吉农虽然是一只老鼠,但他和查理都是这个实验的牺牲品。和阿尔吉农一样,他也是一个被囚禁在智力牢笼中的表演者。老鼠或许和人类不一样,但在这个所谓的“进步实验”中,阿尔吉农就是查理戈登,他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这段对话中,查理看似在质疑实验负责人尼姆教授,但实际上他也在质疑我们所有现代人类:“如果没有人类情感的调和,智慧和教育还有吗?”价值? ”
读完这本书后,毫无疑问我对查理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同时,我也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可以选择,你会选择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快乐的云雀?在他变得聪明之前,他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善良。查理有很多朋友,尽管我们对那些人只是在捉弄他感到难过。有了知识,他感受到的却是无尽的孤独。 “我不知道哪种情况更糟糕:不认识自己却很快乐,或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却感到孤独。”就像开头引用的普希金诗一样,如果他从未见过太阳,他就可以忍受黑暗。残酷的是,人类见到阳光后又回到黑暗。但如果重来一次,查理戈登仍然会选择接受手术。 “缺乏温暖的人,拼命地渴望温暖,就像飞蛾扑火,最终把自己烧在火里。”手术后的查理成为了天才,经历了困惑-愤怒-失望,最后成为了一个勇敢的人。我认为查理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他本来就是弱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勇敢。即使他选择成为第一个接受手术的人,他也不是勇敢和无知的(无知者无所畏惧)。但当他成为天才并知道自己的智力最终会下降时,无论别人怎么想,他仍然坚持进行实验研究并撰写进度报告,因为他知道智障查理戈登为研究做出了一些贡献。人类智力低下。
小老鼠“阿尔吉农”和查理一样,都是智力增强研究的实验对象,他也与查理戈登有着世界上最有共鸣的灵魂。从一只普通的老鼠到能够解决复杂的迷宫,再到智力迅速下降并变得冲动狂躁,每一步似乎都预示着查理的未来。然而,查理的经历离我们并不遥远。人生从无知的婴儿开始,逐渐达到智力的顶峰。最终还是逃不过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的老年。然而,作者却将这个过程加速到了极致。放大了智力与情感不匹配带来的痛苦。有多少人伪装成成年人,却依然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喧嚣中倍感孤独?有多少人意识到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正在迅速衰退却又无能为力,陷入黑暗?短短八个月的时间,他似乎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一生。智慧的潮起潮落之后,剩下的就是仁慈、宽恕、力量和人性。作者描绘的不仅仅是查理的成长和自我救赎,还有丰富的社会现实和复杂的人心。 “如果我们不陷入聪明的思想、概念和行为的习惯,我们也许能够在这个丑陋的世界中保持一定的清醒。”因为我们的心清如泉水,所以我们的人生态度才会恒久谦卑、敬畏。多年来,这种谦卑和敬畏将滋养我们的情感敏感度和活力。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拥有善良的目光。即使他们孤独,他们也不会孤独。经历了苦难之后,他们最终会得到平静。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向痛苦的天才致敬,我亲爱的阿尔杰农;向温柔的白痴查理致敬;向那些走过黑暗、走向光明、最终走向幸福的人类致敬。
最后,“如果你有时间,请帮我在后院阿尔杰农的坟墓上放些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