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对联
  3. 经典对联

为林散之先生写挽联

—林家后人悼念林散之挽联节选

1989年12月6日上午8时30分,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与世长辞。12月12日上午,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市殡仪馆举行,中央有关部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领导机关,南京市各有关单位及众多学生,亲朋好友送来花圈一百多件,挽联九十多副;告别仪式由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朱道平主持。

八天后的12月21日下午14时30分,先生的追悼会在江苏省锡剧团礼堂举行,千余名吊唁者冒雨前来悼念先生;剧场过厅内挂满了各界人士赠送的挽联。追悼会由省长陈焕友主持,副省长杨咏沂致悼词。省市领导同志韩培信、陈焕友、孙家正、曹克明、杨咏沂、戴顺智、王荣炳,及艺术界知名人士武中奇、魏紫熙、陈大羽、杨建侯等参加追悼会。彭冲、杜平、赵朴初、启功等一千多人和单位发来了唁电唁函。

一年后,时值先生逝世一周年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编《金陵书谭》,书名由萧娴先生题写。《金陵书谭》首期刊发纪念林散之先生逝世一周年文88篇,在附文中,有《悼念林散之先生挽联集》一章,共计刊载挽联87副,挽诗10首。

从这些挽联的赠送者来看,其中多以先生生前好友和林门弟子后学为主;从挽联的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先生生前师友对先生书艺、德行和修养的高度赞扬。二是弟子门生对先生教诲的感恩与怀念。三是先生的儿女和孙辈,对先生的深情悼念和对亲情的真切缅怀。

三十多年前的挽联旧文,今天再读,依然感怀。今节选林家后人为先生写挽联部分,一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挽联文化,二为怀念先生慈爱永存的长者高风。

林筱之(长子):

案前书画铺陈谁教儿重温古籍,

天外星辰陨落怎照我补读新文。

林昌庚(次子):

池塘思春草每当困苦艰难为解父忧不计一生挑重担,陟姑望仙京念我弟兄姐妹谨遵遗训要倾全力振家声。

林荇若(二女):

相依为命对儿女最牵心见有人来扬州便问短问长到老益知恩重,号哭呼天望泉台杳无路从今我纵学郇厨做好汤好菜安能再奉父尝。

林芷若(三女):

远嫁穷荒无日不思亲万里关山万里梦,忽接噩耗撕心唯痛哭一天风雪一天哀。

林采若(四女):

三绝诗书画,一生清慎勤

赵秋萍,刘城惠(儿媳):

为报蔼蔼春晖病中侍奉汤药尽心尽力,谨遵恢恢遗训此后操持家计任劳任怨。

阿苾、林小康、林小同、林丽丹、林小珠(孙子孙女):

孙孙昨言欢看杖倚案前只觉风神高迈,爷爷今已去哭梅残楼外空余月影横斜。

林玄良,林贝青(孙女):

长从冬夜共炉边抢果糖枣栗笑哈哈是老玩童而今已矣,时去公园看笼内追虎豹熊狮说凛凛有英雄气所见略同。

林丽青(孙女):

我初解事绕膝纠缠博笑认字索糖生子偏怜当作命,老已垂危尽心守护衔泪进汤喂药奈何无力可回天。

李不殊(外孙女):

玄武湖边登堂几度请安此日哭公成隔世,梅花岭畔回首十年浩劫当时课我读唐诗。

笔者拜访《林散之年谱》作者邵川先生

作者简介:

文辉,号下山兰者,散廬,自署拾墨斋主人。师从桑作楷先生,并先后受教于陈方既、萧平、徐纯原、庄希祖、邵川诸公;长期关注和致力于林散之研究。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一乙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一乙林散之艺术馆馆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3126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