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作者简介范文(通用4篇)
专着作者简介第一部分陶谦(365—427),字元良,又名干、元明,世称敬节老师。旬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担任太守的官职,但陶渊明到来时,他的家庭经济已经破产了。由于这样的家庭背景,陶渊明自幼喜读六经,有济民的远大志向,但他也憎恶世俗,热爱纯粹的自然。二十九岁出仕,在州里做过小官,做过饮酒、参军。后因仕途坎坷,不耐烦“向乡人下跪五斤米”(《宋书夷衣传》),对南北士族兼并更加愤慨。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篡夺叛乱,相互取代。 41岁时,陶渊明毅然辞去上任仅80多天的彭泽县令,回到柴桑隐居。从此直至去世23年,他以务农读书自娱,没有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饮酒》、《归园田野》、《仿古》、《和果筑补》等诗。
孟浩然(689年—约740年),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历长安,未能考中。后任职荆州,病逝。他的足迹遍及东南,其诗与王维齐名,故称“王蒙”。其诗善描写景物,但多反映隐居生活,带有消极倾向。世间有出版《孟浩然文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夏(今陕西省渭南县)。曾任太子少傅。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是唐代最多产的诗人。 《新乐府》50首,《秦钟吟》10首,均脍炙人口。其中以事件题名的《新乐府》最为著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卖炭的》就是其中之一。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年轻时,他“有端正天下、改变风俗之志”(《宋史》原传)。 1069年,他被神宗任命为参赞,开始推行新法,掀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但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激烈反对,于1074年和1076年两次被罢免。他辞去首相职务后,看到新法律被旧党一一废除。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无奈只能谈论佛道,写文章、写诗来缓解内心的压抑。 1086年,新法最后几条被废除,王安石郁郁而终。有王景恭诗文集。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子午观,字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自幼深受家庭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绍兴应礼部考试,被秦桧废黜。孝宗即位,授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龙兴知县。干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刺史。干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衍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知宝章亭待造。政治上主张坚决革命,充实军备,要求“赋税先富家,赋税先富业”。这已被投降派镇压。晚年隐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一生写下了很多诗篇,现存诗篇有9000多首,内容极其丰富。它表达了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批判了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和投降,风格大胆豪放,表现了恢复民族团结的强烈爱国热情。 《关山月》、《蜀怒》、《农夫叹》、《石儿》等篇章,皆为世人传诵。有很多描写日常生活的新鲜作品。兼着工词的杨慎说,其纤细如秦观,豪放如苏轼。但有些诗却流露出负面情绪。他先是嫁给了唐家,却在母亲的压迫下离婚了。他的痛苦之情表现在一些诗作中,如《沉园》、《毛头凤》等,感情真挚,感人至深。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第二章专着作者简介。据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记载:“林思焕,字八,自安溪迁晋江”。据乾隆《泉州府志选志》记载:“林思焕,崇祯十五年壬午生,科(1642年)进士,顺治六年进士。科年(1649年)晋升进士。”任广东海南副使,驻琼州。 《县志》这样形容他:“他作风优良,任内多做善事。为抵御琼帅(琼州守备总司令)杀范博之计,尚与耿攀(清朝派来统治广东的平南王尚)柯熙与靖南王耿精忠一起弹劾帅帅,被捕审讯,他慷慨地试图强迫陈攀兵做违法的事情,于是他调走了耿凡到福建,其继任者被革职。”耿精忠被罢官后,已归家乡福建管辖。为了防备耿氏报复,他不敢回家,于是“居西湖畔,终日徘徊湖山诗酒间”。因他为海南岛人民立下良政,“琼人立祖包公于庙”以纪念他。
林思焕的著作有《铁牙文集》、《海语篇》、《难记略》、《荔枝花》等。 《荔枝花》署名“金林四环铁牙所书”,可见他又名铁牙。林思欢对生产十分关心。 《荔枝谈》记载了明末清初闽南地区荔枝的品种、产地、供销情况。
也有人认为《浮功》是金圣叹所写。早在1962年,聂干奴老师就宣布“抓获”林思焕抄袭金圣叹的文章。聂老师说,林思焕的《秋声诗自动序》(即《浮技》)和金圣叹的《五才子水浒传》第六十五回有相似的文字,金的《水浒传》出版了早于《语出新志》集《秋声诗亲笔序》四十年;又说:“《秋声诗亲笔序》为癸亥(二十二年)“石贤”所著。康熙年间,而金圣叹《水浒序三》记载,当时是“崇祯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距离康熙二十二年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金本人已死22年(顺治十七年被杀)。著名《水浒传》专家张国光撰文,指出《剑姬》版权应给金圣叹。从文笔整体来看,他证明了林思欢的文案是拙劣的。这一意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专着作者简介范例第3部分1.宗璞(第4课《紫藤瀑布》)
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中璞,笔名任晓哲、冯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_》之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朋友》等。《_》之后,着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和中篇小说《三块活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沉富(第五课《童趣》)
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常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诗歌、绘画、散文。他出生于幕僚家庭,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他曾经靠卖画谋生。作品有《浮生六记》等。
3.流沙河(第六课《理想》)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仰”)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来自波兰,拥有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895年,他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他们分别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第十课《论语十篇》)
他的名字叫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周游列国,弘扬儒学,编纂《诗》、《书》等古代文献。 《春秋》被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按年代编年的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十一课《春》)
字沛贤,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代表作有诗文集《痕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游记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涉玉,满族。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的样子》。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同一屋檐下四代人》等,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他的原名是何永芳。他自幼喜爱中国古诗词和小说。 1936年与人合作出版诗集《含元集》,1937年出版散文集《画梦》。此外,还有诗集《预言》、《日夜》。歌”等。
9.曹操(155-220)(第十五课《古诗五首》)
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丕称帝后,被尊为魏武帝。他的诗以慷慨悲壮着称,也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10.白居易(772-846)(同上)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巨兔。贞元十六年(八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等职。因上奏,被贬为江州司马,迁中州刺史。他被世人称为白象山。他是继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有《长恨歌》、《琵琶歌》等。他的诗善于叙事,语言质朴易懂。
11、辛弃疾(1140—1207)(同上)
字佑安,号甲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诗人。他主张抗金,屡遭打击。他的话语表达了努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他的艺术风格多样,但以奔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信”。着有《甲轩长短句》等。
12.马志远(同上)
生卒年不详,字东历,元大都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汉宫秋》、《绿衫泪》等15种戏剧。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代四大戏剧大师。他还写有200多首诗和例行公事。任编《东里乐府》。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排名第一。
13、蒲松龄(1640-1715)(第20课《山城》)
字留仙,又名剑臣,又名六泉居士。世称“聊斋老师”。淄川人,清代文学家。着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4.鲁迅(1881-1936)(第21课《风笋》)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恨才。他是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笔名发表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采》、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内心的呼唤》、《流浪》等。
15.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第24课“两首诗”)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晚歌》、《晨歌》。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6、冰心(1900-1999)(同上)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诗集《星星》、《泉水》,散文集《致小读者》、《又致小读者》、《往事》等。
17.安徒生(1805-1875)(第26课“皇帝的新装”)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 1835年开始创作童话,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大多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邪恶。并对下层人民表示同情。
18.郭沫若(1892-1978)(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
原名郭开真,小名尚武,笔名莫若。祖籍四川乐山。中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剧作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918年,他开始创作新诗。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充满了暴力、磅礴的革命浪漫主义特征。期间创作了历史剧《唐地之花》、《屈原》、《虎赋》、《高渐离》、《孤雀》等,还写有诗集《清风之声》。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历史剧《蔡文姬》、着有《武则天》、诗集《新华颂》、《东风集》、《潮集》等。着有《李白、杜甫》等学术专着。 《莫若文集》现已发行。
19.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第30课“寓言四章”)
韩国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曾多次写卜书劝汉王,但都没有被采纳。后来他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担任客卿。不久他就遭到同学李斯等人的诽谤,被迫入狱后自杀。他写了《韩非子》一书,经常用寓言来说明他的道理。
专着作者简介样本第四部分魏巍,现代作家,原名洪杰,笔名洪杨树。祖籍河南郑州。 1920年6月出生于城市一个贫困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读了平民小学、高中,又勉强读了一所简单的农村师范学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12月,他在山西前线与八路军会合,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生活在战士中间。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行军间隙创作了大量诗歌。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fanwen/show-52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