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摩擦感言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朝战越战直接对抗。
美帝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海。
派遣舰载机侵入中国领空侦查。
被击落。
然后到中国领海线外耀武扬威,竹席没鸟他,后来退了。
派遣U2飞入中国侦查,被地空导弹打下5架。
派遣火蜂无人机侵入中国侦查,被打下数架。
派遣F4侵入中国,丢人的被中国落后的歼5击落2架。
还被高射炮击落1架,自己误击落一架。
金门炮战时派遣舰队给台湾运输舰护航,被几炮轰跑。
整个舰队在公海压制中国一艘常规潜艇,被飞豹战斗轰炸机群轰跑中国有核弹以前,在朝战、金门炮战等等多个时间威胁核击中国。
.....无数次了,太多了推荐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
里面机载了大大小小至少上千次。
有人问我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我说关我什么事,然后他说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是这个样子
作为读书多年的国民,怎么能说中美贸易摩擦,关我什么事的话。
这是国家大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应该关心。
现在国家强大了,美国的霸道行经已经不灵了。
中美贸易摩擦 浅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如何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中美贸易摩擦 浅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如何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下工夫,钻研新技术,高科技,别再让美国掐脖子。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的缘由跟1000字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
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美两国在钢铁、轮胎和汽车进出口问题上时有矛盾,2011年12月,中方对美国汽车实施双反税法案。
中美摩擦的主要矛盾在那个方面。
中美现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产业升级和美国产业青接造成的中美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但是结底是两个大国为自身利益和自身世界定位而进行的博奕,美国是现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历史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做一个无足轻重的一般国家,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矛盾的时间和烈度是可控的。
最近一个周期中美矛盾迅速升级,美国从贸易争端、互联网自由、对台军售、涉藏问题、涉港事务等方面不断出牌,最后直指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强硬表态。
个人认为,目前是中美关系自大使馆被炸事件后最严峻的时期,虽然中美力量对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类似大使馆被炸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减小了,但并不能排除。
本贴探讨的是中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由中国产业升级和美国新兴产业青黄不接造成的。
而现阶段矛盾的爆发点在哪里呢?就在美国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
众所周知此次金融危机是以次贷危机的形式爆发的,次级债权是哪里来的呢?主要是美国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
这两个公司就是美国政府为高喊买不起房的美国FQ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的半福利性质机构。
所谓次级贷款就是相对于优质贷款而言的,两房给没有稳定收入的美国FQ贷款的风险远大于给美国律师、医生、工程师、公物猿等JY阶层贷款的风险。
因此为降低风险两房就把这些风险以债券的形式转嫁到全美乃至全球金融机构。
没有稳定收入的美国FQ中很大一部份是产业工人和中低端服务行业从业者。
而美国资本家为攫取最大的利益将本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以寻求更低的成本并获得更大的利润。
中国刚好迎合了这种趋势,迅速完成了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的过程,承接了国际产业再分工中最大的产业转移份额。
美国FQ中的产业工人大量失业了,为这些产业工人服务的中底端服务行业也大量萎缩并开始裁员。
失业的美国FQ当然没办法继续缴按揭了,次级债券的危机就产生了。
本来中国是做低端产业的,贸易争端也都集中在纺织品、小商品等低附加值产品。
但咱中国人有志气,心中有个复兴民族的伟大梦想,当然也不可能永远徘徊在低端产业。
咱就开始从低端产业开始向上吃,吃到了就咬住青山不放手,并逐渐取得了在该产业中的优势地位。
现在已经形成了从低端日用品到中高端电子、机械产品的品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并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能力,开始挑战高端产品和产业规则。
美国资本家通过控制专利、标准、研发资源来控制产业的制高点获取最丰厚的利润。
但是在现有产业的技术基础上向上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比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之前需要的是高精尖的研发人员并不能解决产业工人和中低端服务行业就业的问题。
短期内美国的失业率和产业结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的办法。
一定要解决的话就要降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让工人回到工厂。
具体办法就是逼中国提高汇率,造成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估计美国内压力比较大,不单对中国动手,最近针对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召回事件也是在争取底特律的工人回到工厂,缓解对三大车企产业工人救援的压力)。
现在人民币汇率是我们的死穴,放开了汇率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无以为继了。
现在要解决这个矛盾无非两条路: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二是跟美国抢新兴产业标准权。
不要说这两条路不是一朝一夕能走得通的,即便走通了,中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中美的根本矛盾还是没有解决,因为中国的继续发展是对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一超独霸地位的重大冲击。
谈谈中美间贸易贸易摩擦。
1000到2000字之间论文
中美间贸易摩擦形势分析 发布日期:2010-03-30 作者:中华五金网采编 浏览次数:303 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贸领域的摩擦不断。
不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分歧、对台军售、奥巴马执意会见达赖还是对人民币汇 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贸领域的摩擦不断。
不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分歧、对台军售、奥巴马 执意会见达赖还是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等,都对中美间的经贸来往制造障碍。
而自去年9月轮胎特保案以来的各种贸易摩擦 更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复杂。
近期,中国出口第一的称号更使其成为全球各国贸易保护的焦点。
2009年的世界贸易数据显示,美国 成为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
面对空前的贸易保护考验,中国商务部自今年以来不断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此为“借口”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
2月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美方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履行承诺,不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大局。
3月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坚定地表示,不要把外贸简单地和汇率联系起来,现在急需解决的是国际贸易平等的问题。
随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在5月召开,中美贸易问题势必成为焦点。
面对着本轮金融危机后中国的不断崛起,未来中美贸易发展之路势必更加曲折。
【1】中美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估计,2009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为248950亿美元,数据显示中国于2009年成为了第一大出口国,美国成为第一大进口国。
虽然总量上美国占世界第一,但是逆差规模美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一。
媒体分析指出,中国的出口总值排名第一并没有太大意义。
成为第一大出口国,对于中国出口商意味着更严峻的外贸形势。
根据WTO的数据,2008年世界上34%的反倾销 案是针对中国发起的。
商务部数据显示,仅仅在2009年的前10个月我国已遭受贸易救济调查99起,共涉及116亿美元,我国在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贸易安全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商务部表示,中美经贸关系一进入2010年就急转直下,首先是贸易摩擦迅速升级,美国对中国所设置的贸易壁垒接连不断: 1月5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钢丝层板征收43%到289%的临时反倾销关税; 2月6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生产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0%的反倾销税; 2月24日,美国商务部又初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从
【第11句】:06%至
【第12句】:97%不等的反补贴关税。
与此同时,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就欧盟而言,也在仿效美国,频繁对中国的皮鞋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征收惩罚性关税。
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中国16个纸类产品税号,并将在未来15个月内对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最终裁决。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美国对中国设立了非常严格的、单独的出口管制,中美贸易之间并不平衡。
数据显示,今年对美贸易的增长态势明显落后于行业回暖大势。
1月上海海关对美实现进出口总值
【第79句】: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但在同期关区前5大贸易伙伴中增速最低,其中对美出口的增长更是只有
【第6句】:5%。
广州海关的统计结果也非常类似,今年1月广州海关对美贸易总值虽比去年同期增长
【第8句】:3%,但在对香港、欧盟、美国等3大贸易伙伴的贸易中增幅最小,比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总体增幅低25个百分点。
【2】多重因素导致中美贸易摩擦 为什么美国要针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
业内普遍表示,美国内部经济不稳,奥巴马政权策略以及未来中美发展格局是主要原因。
【第1句】:竞选压力迫使奥巴马实施贸易保护 专家指出,美国经济目前虽有复苏,但失业率很高,只要美国就业形势没有改善,强大的工会力量继续对奥巴马政府施压,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就会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
当前美国劳工失业率为
【第9句】:5%,虽较去年底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以劳工为主要“票仓”的民主党政府为了赢得中期选举,也为了兑现竞选承诺,也必将在贸易保护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加大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也成为其转移国内失业民众不满情绪,赢取选战的策略之一。
【第2句】:美国实施“全国主动出口”战略的一部分 今年1月奥巴马在就任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中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促使美国出口额翻一番。
作为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举动,美国商务部随即公布“全国主动出口”战略,称将从加强贸易拓展、方便贸易融资以及强化贸易规则三大方面扶助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而贸易保护也成为美国促使出口翻番的重要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国公布的2011年预算中增加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8000万美元的拨款,以培养328名向美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贸易专家,帮助23000家企业开始或加大出口,未来5年内使至少向一个海外市场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50%。
专家指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是发起和仲裁贸易摩擦的机构,培养数百名向美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贸易专家无疑将增加贸易摩擦案件的数量。
【第3句】:国力竞争的必然结果 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中美双方实力对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导致中美在和平发展过程频频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历史上,美日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主因不在于美国是否想增加出口,也不是人民币汇率低估,而是我国商品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后对原有国际贸易格局形成挑战后的必然结果。
即使奥巴马不推出“全国主动出口”战略,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也在所难免。
【3】中美贸易摩擦发展的四大趋势 分析指出,进入2010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我贸易保护措施更是有增无减,明显显现出在频率、强度、手段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四大升级趋势。
首先,贸易保护的频率升级。
从去年11月开始,美国商务部就连续做出初步裁定 ,先后对我出口美国的金属丝网托盘、油井管、钢丝层板、礼物盒及包装丝带、铜版纸和磷酸钾盐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惩罚性关税,频率之高近年来所罕见。
以铜版纸为例,从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对原产于我国和印尼的铜版纸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到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该案作出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再到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裁定最终的反补贴关税比例,整个过程只有不到半年时间,速度之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其次,贸易保护的强度升级。
与贸易保护频率同样增长的,还有美对我出口产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涉案金额和幅度。
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我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的惩罚性关税上限达到438%;去年年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批准对价值约
【第27句】:4亿美元的中国产油井管征收
【第10句】:3%至
【第15句】:78%的关税,更是创下美对华贸易制裁的金额之最。
再次,贸易保护的手段升级。
除了过去一直使用的“双反”调查、知识产权调查等手段外,去年9月的“轮胎特保案”开创了美国对华贸易遏制的危险先河。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信息部主任龚柏华说,小布什当政期间美国曾对我国发起6起特保调查案,但最后均未实施;而“轮胎特保案”后,必将有更多的美国利益群体要求政府对我国输美产品征收特别关税,从而使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摩擦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最后,贸易保护的内容升级。
从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转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并重型的产品。
以造纸行业为例,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对象从2005年至今就经历了从格记录纸、文具纸、蜡光纸直至最高端的铜版纸的变化;而在钢铁行业 ,我国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除了热轧的两款产品外,几乎已经全部遭遇美方“双反”调查。
【4】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后果 专家指出,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升级,不仅直接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也为全球其它国家限制“中国出口”起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
继美国之后,今年2月欧盟同样对从我国进口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而去年年底阿根廷也步美国轮胎特保案后尘,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WTO业内人士指出,以美国为代表,国外对华贸易保护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
目前在美国各部门的对华“双反”案子已经积累了很多,还有数千件关于知识产权冲突的案件,因此今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频率和强度一定会更高。
与此同时,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贸易保护影响出口外,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中国企业的“一块心病”。
今年2月初,奥巴马就曾表示中国和整个亚洲将继续成为美国庞大的出口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
此后,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将在今年同我国领导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一些非常严肃的谈判。
他甚至公开表示,美国需要对全球的外汇政策予以监控,确保其他国家不通过本国货币的贬值来谋取不公平的优势。
企业主表示,汇率问题已经成为众多进出口商的心病,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外贸企业 都因为害怕汇率大幅变动而不太敢接长单。
贸易保护也会增加产能过剩 的风险。
分析指出,如果外需市场因为中美高筑的贸易壁垒而迟迟难以打开,那么这部分不断增加的先进产能就有可能反过来成为国内市场的过剩产能,国内企业花了大价钱进行的投资却难有理想回报,必将影响产业进一步更新的步伐。
【5】寻求中美贸易摩擦解决之道 专家表示,在中美利益之争的前提下,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真实目的是要逼迫人民币升值。
美国认为只要迫使人民币升值或者征收高惩罚性的关税,减少中国的进口,美国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就可以更多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工作机会就会被产生出来。
但当前的经济模式表明,即使中国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也不可能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
因为美国已经没有生产一般消费品的比较优势。
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大幅减少,但是美国的失业率攀上26年的历史记录。
这充分印证中国顺差减少,并没有创造美国生产性就业,甚至使与中国出口相关的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减少。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的就业机会只能是在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和发展中产生。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与中国的出口基本没有重叠性,更多是资本密集和科技密集型产品。
只有中国进口美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美国的这类产品创造市场,美国的工作机会才能被创造出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也会降下来,并逐渐使中美之间的贸易走向平衡。
专家建议,中美双方都必须重新思考双边贸易政策。
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缓解当前中美经济矛盾。
同时面对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争端,中国也在积极应对。
近日,有消息显示中国正准备成立新的机构(中国贸易代表办公室ChinaTradeRepresentativeoffice,CTR)使贸易磋商相关的各项事宜统整处理。
点评: 随着中国在制造业上的竞争力增强,“双反”的目标已逐渐从制造业一般产品如鞋类、服装和玩具转移到相对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而这些行业往往也是全球产能过剩的行业。
钢铁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从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以看到,近几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多集中在钢铁业,其中包括了无缝钢管、油井管、钻杆、钢格板、钢丝层板等。
分析指出,钢铁产品未来遭受“双反”调查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尤其是中国最主要的输美钢铁产品管材类制品。
以此推测,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机械制造和船舶制造等行业也会和钢铁业一样成为目标。
研究显示,在国际贸易中,全球产能过剩的行业往往竞争激烈,贸易摩擦频发。
当前,钢铁产业在国际上的产能过剩明显加剧了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压力,已成为反倾销案层出不穷的驱动因素之一。
由于国际贸易制裁调查通常需要进行一年时间,2010年下半年可能成为中国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从更长远看,到2022年全球产能过剩会达到一个高点,未来钢铁行业的国际间贸易往来势必越发严峻。
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众多的贸易保护措施提醒了钢铁行业必须练好内功和外功,内功上对自身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和投资结构以及地区发展结构上进行内部调整,改变失衡状态;外功上积极采取维护我外贸利益和权利的措施,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贸易摩擦进一步高发做更充分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钢铁行业外围的矛盾和压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