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答题感言

想找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考试用的)知道的恳请帮个忙,先谢谢咯

知识问答题——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第1句】: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 令郎),称自己儿子为(犬子)。

【第2句】: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3句】:古人所称的“手谈”指的是哪种物品

答(围棋)。

【第4句】: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

【第5句】:古代刑罚名目繁多,其中将脚砍掉的刑罚叫(刖),割去膝盖骨的刑罚叫(膑)。

【第6句】: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选拔后的官职名主要有(孝廉)和(秀才)。

科举制开始于( 隋 )代,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先设立的,第一甲前三名俗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

【第7句】: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第8句】: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第9句】:根据成语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韦编三绝( 孔子 ) 破釜沉舟( 项羽 )才高八斗( 曹植 )春风得意( 孟郊 )望梅止渴( 曹操 )洛阳纸贵( 左思 )一字千金( 吕不韦 )东山再起( 谢安 )

【第10句】: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十三经注疏》。

【第11句】:根据古代诗人的雅号写出相应的诗人姓名:诗仙(李白 ) 诗圣(杜甫 ) 诗佛( 王维 ) 诗囚(孟郊 ) 诗豪(刘禹锡) 诗鬼(李贺 ) 诗魔(白居易 ) 诗王( 陆游 )

【第12句】:古典名曲《高山流水 》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第13句】:(西安碑林 )是我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

【第14句】: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 金刚经 》。

【第15句】:琼瑶小说中很多书名实际上来自古典诗词,比如:《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爱情名篇《蒹葭》,《庭院深深》出自(欧阳修)的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度夕阳红》出自(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16句】:中国古代传说中酒的发明者是(杜康)。

【第17句】: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第18句】: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

【第19句】:“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论。

【第20句】:古人有名亦有字,名与字往往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周瑜,字(公瑾);岳飞,字(鹏举)。

【第21句】:中国古代四大灵兽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第22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日神和月神分别是(羲和)和(望舒)。

【第23句】:( 卢沟桥 )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

【第24句】:宋代诗人(林逋)被称为“梅妻鹤子”。

【第25句】:根据古人诗句判断相应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 上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寒食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除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 端午 )

【第26句】:《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指的是(曹操 )、(诸葛亮)、(关羽)三位人物。

【第27句】:当今流行歌坛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某些流行歌曲是对古典诗词的化用,如小刚的《寂寞沙洲冷》化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张宇《月亮惹的祸》中“再怎么心如钢也成绕指柔”一句化自(刘琨 )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第28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名为“百家”,其实主要有九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

【第29句】:我国明朝时编写的一部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永乐大典 》。

【第30句】:《梅花谱》是( 象 )棋的著作,而《玄玄棋经》则是( 围 )棋的著作。

【第31句】:著名的马王堆墓是( 汉 )朝的墓葬。

【第32句】:“既望”是指农历每个月( 十六 )这一天。

而每个月的初一叫作( 朔 )。

【第33句】:秦长城西起( 临洮 )东到( 辽东 )。

【第34句】:我国最早传入西方的剧本是《 赵氏孤儿 》。

【第35句】:人们常说:某人“五官端正”,这“五官”指的是( 眼 )、( 耳 )、( 口 )、( 鼻 )、( 身 );而医院也有所谓的“五官科”,跟生活中所说的“五官”又略有不同,那么,在医学上的“五官”是指( 眼 )、( 耳 )、( 口 )、( 鼻 )、( 舌 )。

【第36句】:“身范儿,如狂如颠;步趋儿,东扯西牵”这说的是武术中的( 醉 )拳。

【第37句】:中国古代盔甲制作在( 宋 )朝达到顶峰,家具制作在( 明 )朝达到顶峰,语言文字学在( 清 )朝达到顶峰。

而其他朝代也各有所长,有“( 唐 )诗( 晋 )字( 汉 )文章 ”之说。

【第38句】:我国最早的一部家教著作是北齐(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

【第39句】:古代哲学家( 墨子 ) 也堪称一位物理学家,他发现了“小孔成像”。

【第40句】:在20世纪之前,世界上只出过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外交家,她是我国( 汉 )朝的( 冯嫽 )。

【第41句】:《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史进 ),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

【第42句】:我国古代发现了一种地下蕴藏的、能燃烧的半液态物质,沈括给它命名为( 石油 ),一直沿用至今。

【第43句】:在古代,( 文字 )学、( 音韵 )学和( 训诂 )学被合称为“小学”。

【第44句】:王莽铸造的钱币“一刀平五千”堪称钱币中精品,因为它使用了错金技术,故而又叫做( 金错刀 ),后世文学作品里也一再提及,并且还成了爱情的象征物。

在中国钱币中,作为爱情象征物的还有“康熙通宝”里面一个特殊品种,它据说是融化佛像而铸成的,因而被称作( 罗汉钱 )。

【第45句】:众所周知,在纸发明之前,中国人用竹简和木牍作为书写材料。

其中,人们通常用一尺长的简牍来写信,故而,信又被称为( 尺牍 )。

【第46句】: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流传主要靠手抄,其中,用纸抄写的如果写错了,人们通常用( 雌黄 )汁来涂改。

【第47句】:中国的古籍基本装帧方式是线装,标准的线装书是在书籍右侧扎( 4 )个孔进行装订。

【第48句】:明代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故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 毛边 )纸,并沿用至今。

【第49句】:中国古代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 汉武帝 ),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 武则天 ),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是( 康熙 )。

【第50句】:古代音乐中的“八音”是指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

在中国乐器中,陶土制作的乐器以( 埙 )为代表。

【第51句】:古人将星空分成( 28 )个区域,每个区域叫做一个“星宿”。

【第52句】:古人把一年分成( 24 )个节气,这种分法沿用至今。

【第53句】:( 七巧板 )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极富盛名的拼图,西方人管它叫“唐图”。

【第54句】:元代文学家( 王冕 )发现了花乳石,从而开启了篆刻艺术的新时代。

在篆刻石料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寿山( 田黄 )石,有“石帝”的美誉。

与它齐名的是昌化( 鸡血 )石,被称为“石后”。

【第55句】:《易经》中有八个单卦,其中( 乾 )卦和( 坤 )卦分别代表天和地。

八个单卦组合成六十四个重卦,里面的( 泰 )卦和( 否 )卦本别指极好和极坏,从而形成了个成语,叫做( 否极泰来 )。

【第56句】:古人发明了把模子套在葫芦上使之长成不同形状的办法。

这样制作出来的器皿被称作( 匏 )器。

【第57句】:中国人发明了围棋,但在清中期以后日渐衰落。

直到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取得了( 11 )连胜之后,才又重新掀起学棋的高潮。

给中国围棋带来无限风光的聂卫平最引以为憾的是从未获得过世界冠军,只获得过( 3 )次世界亚军。

中国第一位围棋世界冠军是( 马晓春 )。

【第58句】:“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

”这是前些年很流行的《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其实,它暗用了古代( 吐谷浑 )族的“阿豺折箭”这个典故。

【第59句】:中国象棋的棋子有( 炮 ) ,而国际象棋没有,体现了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优势。

【第60句】: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有很多是书法家,其中有些人在书法艺术上还颇有创建。

比如,宋徽宗赵佶创造了著名的( 瘦金 )体,汉章帝刘炟创造的书体叫( 章草 )。

【第61句】:中国古代有很多奇怪的诗歌类型。

比如,开头故意写得极糟,结尾却能导入佳境的诗叫( 逆挽 )诗,正读365kuaile.cn倒读都能成诗的诗叫( 回文 )诗。

【第62句】:古代通常男子( 20 )岁、女子( 15 )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 冠 )礼,女子成人礼叫( 笄 )礼。

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 弱冠 )之年和( 及笄 )之年。

【第63句】:标准围棋盘上的交叉点一共有( 361 )个。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问题

【第1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2句】: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3。

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4句】:地动仪,张衡

【第5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第6句】:(1)君臣关系:君礼臣忠(2)父子关系:父慈子孝(3)兄弟关系:兄友弟恭(4)夫妻关系:夫唱妇随(5)朋友关系:朋友友信7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成书于战国初期,特点是: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8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

【第9句】:秦始皇时期开始建造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

中华传统文化的题目

呃……有没有标准答案的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

(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

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

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2)自由精神。

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

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

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

(3)求实精神。

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

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

(4)应变精神。

(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

(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

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卷

【第1句】:习 乐 悦

【第2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3句】: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第4句】: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第5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6句】:地动仪 张衡

【第7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第8句】: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简答就献丑了,呵呵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怎么写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问答题目(一)牛年来了

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在浓浓书香里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寒假,营造“享受快乐阅读,共建和谐家园”的文化氛围,少儿馆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大家畅游书海、开阔视野、怡情励志。

下面列出的是第一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问答题目,参加活动的前200名小朋友,可获得小礼物一份,快快来啊

(题目可下载打印)奖品领取处:本馆六楼业务组办公室咨询电话:83302884冼老师

【第1句】:在世界七大文明古国中,东半球有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西半球有墨西哥、玛雅、印加。

其中只有一个没有中断,能够延续至今,你知道是哪一个吗

()。

A.埃及文明 B.印度文明 C.中华文明

【第2句】:佛教于汉代传入我国。

到唐朝,出生于岭南的禅宗六祖()创立了南宗,标志着佛教本土化的完成。

A.慧能 B.弘忍 C.玄奘

【第3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有过许多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一般是指()、燧人、神农三氏。

A.盘古 B.伏羲 C.尧帝 

【第4句】:中华文明流传下来很多神话故事,看看下面哪个与故事的主人公搭配错了()A.衔石填海——精卫B.移山不止——大禹C.逐日英雄——夸父

【第5句】: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的七声音阶有别。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仁、义、礼、智、信B.宫、商、角、徵、羽C.天、地、君、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

这个要靠积累,古代文学常识平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也要学习,注意积累,课外的也要去学习,例如一些古代文学大家以及相关名作。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需要学生多阅读多去涉猎本方面的知识,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

平时多积累多阅读。

建议试听下沪江网校董腾老师的课程,里面有很多高考语文模板,很受学生欢迎的

中华传统文化有

传统文化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雕刻等等.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模糊,许多人把传统认为是文言文本身,以为弄来古代的服饰、器皿、仪式、建筑等就是传统,那只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真正实质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返本归真的生命价值观、忍辱待人与和谐天尚的人际观、敬天命尽人事的人生观在文学艺术建筑社会管理等方面通过一定的仪式或形象表达出来。

如果没有这些内涵,任何人假任何名义所谈的“传统”,本身不过如将茅台酒瓶装的假酒甚至工业酒精兑水的有害品,乍闻之似有酒气,其实完全是在利用人对传统的喜爱而渗杂其私意。

更甚的是把衣服当本质,把形式当目地,这样所谓复兴文化的做法,越是热闹,可能人们离传统精神越远。

真正中华传统的精神是直接与人们意识相关的,是鲜活的生活指导和意识态,而不是游离于人生之外或拿来供着的偶像,或拿来装璜的东西。

孔子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

”如果一个谈传统的人却没有传统的思想和合乎传统道德的行为,那么他所说的传统不过是他掩盖自己目地的一张华丽遮布而已。

传统文化就是要究“道”,就是要归“真”。

除了世俗生活的繁荣在技术上的传承发展体系之外,传统文化有非常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雕刻等等载体,但载体的本身并不是传统的心魂和根本。

孔子有一次就射箭讲道理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箭哪里是根据箭头嵌入靶中深浅来判断一个人射击的高明与否呢

“射有似乎君子,不中正鹄,反诸自身”,他是大成儒家拿来修养自己品德的一个训练心法的东西,意思是有了问题,要反过来找自己的不足,才能提高。

射箭是如此,农民种庄稼也是如此,举凡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等,其层面有不同,核心旨归也都是就他们所认识的宇宙真理和规则而衍绎出的学说。

所以,孔子进一步延伸说,一切学科,也都是上古圣贤传下来可资生命觉悟之道。

这才是实质。

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书大都是用文言文写下来的。

其实这个文言是中国人应该非常自豪的书面语言,概括和表达乃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举例来说,一曲《枫桥夜泊》二十八个字,可是内里包含的历史沧桑和对人性人生的领悟,敷衍出百万言的小说也不一定说得透彻。

台上一幕剧短短几十分钟,可以让人读懂人世几千年的风云。

文言的表达力之丰富,乃是本次人类了不起的瑰宝,可是由于近代以来白话文强制性的成为主体语言表达形式,人为地生成了一个文化断层与鸿沟,主体是白话文的教学使中国这几代人再也读不懂祖先留下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内涵,而考据古书成了专门人士干的事,又摄于一种残暴的淫威,而不敢研究经世致用和天人合一返本归真的真髓,遂将传统的研究变成了故纸堆的寻章摘句与庸俗化,由他们带着低下观念和恐惧心态咀嚼后吐给中国人民的所谓“传统”,已经被舛改得面目皆非,使人误认为传统已经无用,一切以西方为高,从而腰斩了中华神传文明,使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一落千丈,民族的自信心完全隳堕,民族的尊严掉入尘土。

那么,恢复传统文化就要是复活文化求道的根本与实质,通过明道而后得到自己生命深处那份神性的复活,返本归真。

以传统的儒释道西(基督天主教)而言,形式和装束不一,目地是相同的。

不同的觉者就是告诉给你如何脱出人的愚昧属性的执著和功利属性的贪痴,通过修养心性,达到提升,进而使自己开智开慧,最终圆成灵性本我的生命自在境界。

当然他们各自的体系有自己特殊的存在与表达,也是不可相混的。

在许多寺院都可以看到“到此门须得脚跟站定方许入不二法门”的话,就是选择一条正道,然后依教奉行,不可以“二三其德”。

这样才能有功成的一日。

儒:“大学(生命大成功的学问)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方法: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致知在格物。

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知者,生命原始之能,非书本知道也。

盖空气阳光水山河云雾之特性,其无私普覆之美好得而用之以心智之修为,则得真知矣。

此为格物致知。

而心法即以孝、仁义礼智信中庸为要求。

佛家:释迦佛讲戒定慧。

即从净土念阿弥陀佛,如没有戒定慧实修的功夫,其实一点作用也不起。

凡属释教,不管其衍出多少个法门,虽然修法不一,但根本都要遵从戒定慧才行,这是(一以贯通的)。

当然,释迦牟尼佛讲如来如恒河沙数,那是非常之多的佛陀,各个佛陀的方法又是不同,但佛家的突出表现,都是要修善的。

道家:悟真为本。

人既为宇宙一灵物,则是宇宙质料生成的,不管他堕落到那里了,如果推根究始,他与宇宙的根本本性一定有一个层面是一致的,是共通的,也就是可以回归的。

而道的修炼,就是要完全破除后天的一切沾染,达到根本的与宇宙真性一体同化,为此舍尽一切的牵连与执著,也是其必须的。

而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则太极为用,正反亦不复再为其绳索。

所以,真正中华传统文化,大矣哉,妙矣哉

启嘉春秋因曰:“传统,天道也。

大成教化讲究诚意正心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用,内外双得双成。

其至也,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此实学也,智慧、胸襟、涵养、能耐在是,安得不识哉

斯人云:‘斯为我学。

’诚哉斯言,苟能由传统而道问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乃荡荡大道,圣贤可得而至,学佛学道者亦可由此而立基,实生命大成之正途也

” 内圣外王的人生,你愿意拥有吗

那么,不要嫌晚,从当下就做起,一起回归传统

那怕晚上你就要离开这个世界,早上你已经得到了真理也无所惧了。

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也。

”因为你得到真理的那一部分,已经获得不朽。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

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各省献上的对联。

品赏这些对联,我们不但对伟大祖国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矿物宝藏等有一个了解,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止是品对联,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40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