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感言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感想
读了《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感到只要是虚怀若谷而又奋发图强的人们,已经清晰知道。
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是一条成功之道。
是一条务实之道,是一条富强之道。
那么。
到底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中共的“王道”。
什么叫做王道
为人民服务就是王道
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就是王道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王道
世界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世界性的重大事件,都会引起人们的深思。
当年的东欧激变、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舆论一边倒地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引领人类走向幸福的道路。
而去年以来,在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并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的现实面前,世界都把眼光投向了一枝独秀的中国,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重新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以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写书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系统的评述,能唤起更多的人对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奋斗60年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中国共产党有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评论事物的眼光冷静、客观、公正,有理有据,不是一味歌功颂德式的赞扬序言从“为什么金融海啸打不垮中国”开篇,审视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的不同表现,指出金融危机不但考验了资本主义,也考验了社会主义中国。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清醒,对“文革”进行了拨乱反正,及时改革开放,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分,取长补短,使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才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
全书二十章,从党指挥枪起篇,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结束,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路线、纪律,以及不同时期的大事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就像重读了一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流血牺牲换来新中国的胜利充满了感情,摆事实,讲道理,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令人信服。
读了该书,觉得,当今国家发展,第一,要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国家未来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国家的发展要依赖科技的发展,要坚决不移地走人才强国战略。
党的执行力决定胜败,党制定的方针路线,一定要明确,这样的话,才让这个执行力有所保障,现在的党是一个成熟的党,不要再犯历史上的错误,这样的话,执行力出来,成功近了。
共产党为什么走过90年历史了,都还充满着生机呢
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跟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是为民某福,党是得民心的。
所以,因为得民心,党得到了中国人民的信任,中国军队服从于党,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是执行力的核心。
代表先进就能代表未来,创新一定有未来,共产党代表着最新科技的前进方向,从神舟载人飞船到嫦娥飞船奔月,中国的科技进步惊叹世界,我们有目共睹,中国的进步月来越快,党的先进性带领着中国越走越好,中国的未来肯定会更灿烂。
顾客就是上帝,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做出令人民满意的事情,要走另人民满意的道路,共产党永远是根植于人民的党,党所做的一切事情,有很多细节值得称道,细节决定完美,对温总理的政府报告一个一个字去看去想,对神舟飞船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螺丝认认真真的检查,这些都可以看出,在党的领导下,党工作人员的严谨,一丝不苟。
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经济上去了,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的矛盾,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难等等,每个问题都可以领到社会动荡,所以,我们的党,应该继续保持谦虚,在成功的面前,看到问题,继续前进。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在今年国家所遭遇的灾难中,国家政府合理地高效的救灾,归根到底就是团结。
改革开放除了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外,还带给了我们一个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后要用于现实,因此,大胆的实践,是正确,成功与否的必经之路。
以上是对《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一书的主要内容的一些总结与感想,让我提高了对党的认识,让我更加相信,党的路线方针是对的,新中国60年的发展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党。
希望这个对你的考题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一、 新民主主义革期 1.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思想基础:马克义国传播 创始人: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陈潭秋,何叔衡,张国涛,刘仁静,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马林。
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罗章龙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土地革命时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
(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补充: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初步形成。
(2)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特区姓社不姓资。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3句】: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专题感悟:
【第1句】: 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新中国。
【第2句】: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
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从五四运动到“南议”(党的创立时期 19
【第19句】:
【第5句】:——19
【第21句】:
【第7句】:) 近代社会的演“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
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第2句】: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
【第21句】:
【第7句】:——19
【第27句】: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第3句】: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
【第27句】:
【第7句】:——19
【第37句】:
【第7句】:)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第4句】: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
【第37句】:
【第7句】:——19
【第45句】:
【第8句】:)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
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5句】: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
【第45句】:
【第8句】:——19
【第49句】:
【第10句】:)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6句】: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
【第49句】:
【第10句】:——19
【第56句】:
【第12句】:)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
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7句】: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
【第57句】:——19
【第65句】:)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第8句】: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 19
【第66句】:——19
【第76句】:3)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第9句】: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
【第76句】:——19
【第81句】:)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第10句】: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
【第82句】:——)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四化和高度文明、民主);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历史经验的总结
【第1句】: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战术等
【第2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科学只有植根于适合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3句】:信仰坚定、目标如一;不怕牺牲、坚忍不拔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敢于登攀的人,才能达到其光辉的顶点。
滴水能够穿石,不光在于其坚持不懈,而还在于其目标始终如一。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心得体会300字
启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边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边读,意境(哈哈)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大建党二大纲(最高最低纲领)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八七枪杆出政权(秋收起义失败后)古田确立党挥枪遵义组织和军事(军事实质毛领导)瓦窑堡统一抗战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党章毛思想二中务必转城市(两个务必两个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
中国共从 1921年成到1997年召开第十五次全表大走过了76年的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76年,是日益壮大的76年,是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历史新篇章的76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76年。
70多年来,为着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并且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七十多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如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开篇所说:“为了在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贫穷而落后的国家里,夺取革命的胜利,建设一个新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创造过使举世为之震惊的人间奇迹,也面对过许多棘手的难题,遭受过严重挫折。
但不管什么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它的前进,而只是使它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中国共产党在76年的奋斗历程中,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28年,后一阶段48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