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静待禅机》-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美)爱因斯坦

【佛语禅语第2句】:做人如兰,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兰,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开放。开花不为与百花争艳,只为不辜负了宝贵的生命。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居幽处而从不寂寞,与世无争而又从不孤芳自赏。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 所有事物都是依据一定的因缘产生的,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绝对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即“无我”。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 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人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和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

【佛语禅语第5句】:江南鸟儿啁啾,在这样一个净土,它们的鸣声是最清脆的,它们的声音里,只知有爱,不知有恨。鸟鸣如天籁,伴着水声,伴着花香,在绿荫深处,在寂寞深处,在禅心深处。

【佛语禅语第6句】: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就象是同一棵参天大树上数不清的树叶一样,乍一看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捧在手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不同点,并且越是观察得仔细,不同点就会被无限放大。

【佛语禅语第7句】:早安,朋友!问候带着早晨的新露飞向你,带着婉转的鸟鸣飞向你,带着朝霞的味道飞向你。不管是否已经梦醒,是否已经起床,是否已经启程,都请你记住,人间需要友谊,世界需要和善.微笑使人吉祥,快乐使人舒畅。让我们做一缕夏日微风,在生活和人生的征途中成为彼此的清凉。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焰口”,为焰口施食或瑜伽焰口施食的略称,原是由密教施诸饿鬼饮食法演变而来的一种佛事仪式。 “焰口”本为一饿鬼名,原出《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故流行“焰口”一名,更以此来指称施食饿鬼之法。

【佛语禅语第9句】:小心你的思想,它们会转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它们会转为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们会转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们会转为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们会成为你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10句】:谓手自杀生、教人令杀、赞叹杀生、见人杀生心随欢喜,乃至自行邪见,教人令行、赞叹邪见、见行邪见心随欢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铁枪投水,身坏命终,下生恶趣泥犁中。《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61经

【佛语禅语第11句】:【佛语人生】 这是典型的愚蠢。“钻冰”无论多么卖力,都是在寻求“冰”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这个比喻十分直观,我们大约不至于真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但是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是不是有时也会出现类似于“钻冰求酥”的行为呢?

【佛语禅语第12句】:若将“我”仔细分析一下:在未出生之前,我是谁?出生在人间,我又是谁?今天与人计较,又能得到什么?到底哪一天、哪一刻的我,才是实实在在的“我”呢?其实,每一个“我”都是虚幻不实的。

【佛语禅语第13句】:【佛心禅语】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人们往往主观性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因快而慢,达不到目的。瓜熟方能蒂落,与其焦虑未来莫测的前途,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

【佛语禅语第14句】:学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以一个博大宽容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当我们用贼眼看人时,人人都是贼。当我们用佛眼看人时,人人都是佛,做人讲究的是要要温。

【佛语禅语第15句】:凡是正信宗教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包容,各自的教主不同,彼此要尊重,不可混淆;教义各有所宗,应该各自发挥,彼此“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教徒之间则可以彼此沟通往来,增进友谊。

【佛语禅语第16句】:【身是载导器】人对躯体有两种看法:【第1句】:太爱自己,珍宠得过分,舍不得善加利用;【第2句】:太轻视自己,轻视得近乎折磨,以为身既是「不净物」又何必重视,因而忽略了身是「载道器」。实,只要好好发挥身体的功能,不但处世大业能够成就,佛道也将不远。

【佛语禅语第17句】: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大般涅槃经》卷十九,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18句】:是的,这世界从来没有隐瞒过我们,我们的耳朵听见河流的声音,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开放,我们的鼻子闻到花香,我们的舌头可以品茶,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阳光。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

【佛语禅语第19句】:生一个恶念要记下,生一个善念也要记下;做一件善事要记下,做一件恶事也要记下。哪个账本厚,哪个账本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该销的账销,该留的账留,该还的债还,该散的财散。如是方能活出一生明白,不致糊涂一生。

【佛语禅语第20句】:【天天禅语】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与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7。

【佛语禅语第21句】: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22句】:【什么是智慧七】 “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能让你见到真理。”当你心中充满智慧,从一花一草中都能见到真理,这正是朱熹所讲的“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的道理。一花一草就是一个小太极,我们的智慧在观照一花一草中感悟与发现。

【佛语禅语第23句】:人之所以累,是因为不懂向下,浮生若茶,沉下去,再浮起来,才会溢出芬香;浮生若水,浑浊了,沉淀下去,才会清澈;浮生若琴,按下去,才会有最美的声音。

【佛语禅语第24句】:等到子女长大了,为了求学或就业而离乡背井,刚开始时,他们还会想念父母,但日子久后会慢慢把这分亲情移转到朋友身上及异性的感情上,于是亲情就慢慢被淡化遗忘了。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过失不易察觉。传播别人的过失如同丢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的狡猾。——《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26句】:佛说:一切闻听过佛法的人,一切众生,有适宜制定戒律的也有不适宜的。我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理活动及相关行为,对没有作下罪业的心行,我就不制定戒律;对已经作下罪业的心行,我就制定戒律,我如果按这样的标准去做,世人就不会非议我的做法。

【佛语禅语第27句】:【佛心禅语】 仇恨好比一把无形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插向被恨者的胸膛,同时 也使自己的心灵扭曲成丑陋的畸形甚至失去人性。其实,究其起因,有 时只是一点误会而已。人应当忘记仇恨,因为仇恨是一件令人很痛苦的 事情。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 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不管他人,虽然自认为是利己了,但其实受损的也是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自己就无从得利。

【佛语禅语第29句】:悠悠一缕禅音轻袅,柔柔一涟心韵开散;映水楼阁的窗前,一轮皎月的清凉,渲染着夜色的寂然。尘世寂寥,夙愿难了,且叹风月尚无边;怡情未怠的光阴下,谁又可将红尘关在轩窗外。

【佛语禅语第30句】:问:“在人与人之间,您的心难道没有障碍吗?”师言:“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还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佛语禅语第31句】:【天天禅语】当遇到善知识时,我们要仔细观察,绝不可盲目依止。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善知识”当中可能有真有假,有具德的,也有不具德的;有利他的,也有利己的;有救度众生的,也有欺骗众生的。为了对师徒双方都负责任,我们就要小心翼翼地选择善知识。

【佛语禅语第32句】:如果我们心中无所企盼,不妄想获得什么,自然就不会有失去的痛苦,这就是“无”的境界。《心经》上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垂,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有智慧,所以心中没有任何执著与挂碍,这才是远离痛苦的涅槃大道。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 学会了感恩,我们的一颗心将会永远被温暖笼罩,被甜美滋润,我们 的生活中不会再有冰雪、冲突、愤怒、战争、咒骂,远离了这些,那我们 就会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国度里。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 生活总爱和我们开玩笑,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我们苦苦寻觅时,常常难窥其径,但就在我们悲伤、失望,准备放弃时,它们往往就会接踵而来。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全力以赴,抓住机缘,超越自己。

【佛语禅语第35句】:有人要向我请法——弥陀大法,我说:“弥陀之法不用请,如同空气,充塞一切处,没有听说请空气的。当下当处呼吸自在,也当下当处念佛自在。”

【佛语禅语第36句】:【天天禅语】宁愿自己生病,也不愿伤害任何一条生命。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的性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苦乐的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找求生存的平安,每一个生命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每一个生命都是修行的助缘,每一个生命皆有如来佛性。祈请佛菩萨加持,愿我永具菩提心,愿您速证菩提果。

【佛语禅语第37句】:学佛,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果能在社会中时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便是学佛。(民国)太虚《人生佛教之目的》

【佛语禅语第38句】:伟大的事物都有一个平凡的开始,它是由平凡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如果说成为佛陀是伟大的,那么,他探求佛法的道路则是平凡的。

【佛语禅语第39句】:【天天禅语】虽然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但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识的引导、敦促与摄持,那么受往昔世强大的业力与不良习气的影响,我们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转在轮回的苦海之中,并受苦受难与无法自拔。所以依止与亲近具德的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佛语禅语第40句】:凡心千万,心轮静守,若悟不透,禅语一片,佛心一尊,看芸芸众生里,多少的人,不是一路艰辛,泪流满面,一路开怀,欢语一生,唯叹自己的人生路,荆棘坎坷,这也许上苍赠与的最好礼物,没历经风雨的人生,是无法承载,生命中的厚重。

【佛语禅语第41句】:说到安全感,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我们越想要安全感,我们的心就越强调不安全,而智者发现,放下安全感的欲望,能够彻底活在不抓取的状态,我们立刻就安全了,因为抓取本身是不安全感的缘由,不抓取也即禅宗里无有规则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42句】: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舍弃,不修回向。怛以菩萨大愿甲胄而自庄严,救护众生恒无退转。不以众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舍菩提道。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众生数起过恶,难可忍受,而于彼所起疲厌心。《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43句】:虽诵千章,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可得道。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可得道。《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

【佛语禅语第44句】:如果不是自身的原因,我们不会屡战屡败,不会四处碰壁,不会遭人唾弃,不会感受到世界仿佛遗弃了我们。我们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我们破坏了多少,就会相应得到多少痛苦。

【佛语禅语第45句】:当我们快乐时,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多拥有了什么,而是减少了一些烦恼和执著;当我们痛苦时,痛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了什么,而是增加了一些自私和欲望。042

【佛语禅语第46句】:【领袖人物】 如果你能为他人的利益而站起来呼吁,如果你能把握机遇,如果你能 保持健康的身体,并且具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胆量,你就可能是一位领 袖型的人物。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心禅语】 谁都会有不自知的时候,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别人一句赞扬的话, 自己嘴上谦虚,心里却喜不自胜,觉得自己多么了不得;别人一句过激的 话,自己便怒火中烧,嗔恨迭起。如这般,自己的喜怒哀乐全是由别人左 右的,自己做不了主,好像傀儡一样,丧失了自我。

【佛语禅语第48句】:除非不得已不要轻易爽约,不管什么原因,爽约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自律。爽约的开销往往需要诚信埋单,爽约的次数越多,诚信的储蓄就越少,实在得不偿失。今天虽然身体不适,日头又毒,但还不至于必须爽约,我践约了,身心很舒坦,不适竟在不知不觉中减了七分。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 也许寿命不到一个月的小蘑菇不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生于夏死于秋的蝉不知道一年中有春天和冬天。但是,那些即使只活几秒钟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的生命,才真正活出了生命的滋味,因为它们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之路。

【佛语禅语第50句】:如若可以,我愿做一个竹径中,低眉抚琴的那个青衣女人。那带着淡淡忧伤的旋律,或是淡雅如兰的相思,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韶华三弄、云水禅心,渔歌唱晚、雾锁重楼。

【佛语禅语第51句】:受苦其实是了苦,享福其实是消福。福来时,不要沉溺;苦来时,不要惧怕。在享福时念着未来会来的苦,在受苦时畅想日后的甜。唯有如此,才能更长久地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佛语禅语第52句】:若有菩萨行于爱染,为化爱染诸众生故,而亦不共是爱染住,名菩萨久行。《大宝积经》卷二十六,法界体性无分别会

【佛语禅语第53句】:以种种方便调御众生,决其诤讼,抚其孤弱,恤其茕独,遂其胜行。皆令永断十不善业,正修十善。“四十华严”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54句】:每个人发表意见时,都以为掌握了真理,说得有理;如果对方听不进去,那就是不懂道理了。殊不知,你讲的道理未必有道理,为了维护道理而冒犯他人、伤害他人,就犯口业了,弄不好还会遭报应。

【佛语禅语第55句】:【天天禅语】包容:水遇到阻挡物并不会争锋相对,而是绕道而流,包容与宽恕的人就像水一样,既不计较,也不争论。以善巧智慧,不伤害众生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56句】:酒与酒文化本为一体,因为喝的人不对而逐渐疏离,结果,只剩下酒而不再有酒文化。酒可解忧,其实解忧的不是酒,是喝酒的气氛和喝酒人的心境。许多人理解错了,以为解忧之酒等同以酒浇愁,因此喝得越多,愁也更多。这实际上是不懂酒文化,酒本身没有文化,是喝酒的人赋予了它文化的内涵。

【佛语禅语第57句】: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经》卷十九

【佛语禅语第58句】:譬如有人块掷狮子,狮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胜天王般若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59句】: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优婆塞戒经》卷六,五戒品

【佛语禅语第60句】:看看人的眼睛——瞳孔、水晶体,只有这么一点点,而我们的视界却能够放眼天下、容纳天地。外面的境界这么大,进入我们的心里却只剩下这么一点点;我们对外所要求的却又这么多,这样的心是不是有很多障碍呢?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信心、启发智慧的光明,返照于内心本性——即反观自性。

【佛语禅语第61句】:感恩入怀,一种平与的情愫在血液中缓缓流淌,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花开花落,不再黯然神伤。如此境界,仿似置身于云水禅心之境,一念清幽,何惧风雨,细细品味时光的静好,不言山高水远,只念风过留香。

【佛语禅语第62句】:资产永远是一个变量,大商人永远不做资产的奴隶。资产只有源源不断地流动,变成财富再生产的一个个上市公司,最终融入经济发展的洪流,惠及国家和人民,才是活的、有意义的资产,才能造就大商人。

【佛语禅语第63句】:人是以感情来维持生命的,在我们一生中,“感情”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夫妻有夫妻的感情,父子有父子的感情,兄弟姐妹有兄弟姐妹的感情,亲戚朋友有亲戚朋友的感情……感情维系了社会的伦理,维持了家庭和乐的生活,可以说人几乎无法离开感情而生存。

【佛语禅语第64句】: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真正高贵的人,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

【佛语禅语第65句】:谀谄之人不可疗治,奸邪之人不可疗治,恶口之人不可疗治,嫉妒之人不可疗治,无反复之人不可疗治。《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

【佛语禅语第66句】:生活的禅法是一份生活的活力,突破那些烦恼的困惑,一次又一次的让心地拓宽,它是一种自我更新的生活态度与生命体验,风里来,雨里去,从来都没有脱离过生活,既不盲目的固执,也不盲从的失落。也不遮掩生命的缺憾,真诚坦率的活在生命的当下,顺境逆境平常过。

【佛语禅语第67句】:念佛,如同晒太阳,念念得到佛的慈爱温暖。念佛,是得佛的好处,并非把好处给了佛。佛念众生是给予,众生念佛是接受。佛并不是为他自己而要众生念他,而是为了给众生好处、救度众生才让众生念佛。

【佛语禅语第68句】: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等正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一

【佛语禅语第69句】:【古风基地】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纳兰容若《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佛语禅语第70句】:佛法必须首先与自己的生命连接,然后再谈对国家、社会的利益。书生、学问人学佛,往往好高骛远,根底不牢,隔靴搔痒,奢谈无益。不知离开生命,一切免谈。此皆未生真实生死心,无常感不切。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财富;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财富。

【佛语禅语第72句】: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仅是从生到死,还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人的一生仅是这个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佛教对现实的态度超然,对文明的终极追求更透彻、更究竟。无论世界如何变换,佛教都有自己不变的真理。

【佛语禅语第73句】:活着很好,活着也很无聊。一些人活着,另一些人陪着瞎活!活着和活着大不一样!智慧没有了,活着不过就是行尸走肉。当智慧之光渐渐熄灭,这个世界将成永夜。

【佛语禅语第74句】: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佛语禅语第75句】:平常运势好,经常想什么就得什么的人,属于有实力有福报之人,很多事情由自身能量感召而心想事成。对外没有太多需求,来去相对自如,上不求人,下不欺生,于人于己都比较心平气和。

【佛语禅语第76句】:【佛语禅心】你可以做捐助千万元的善事,但不能证明你能够一辈子做善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甚至在一段时间持续做善事都容易做到,难的是你一辈子都做善事。我们怎样才能一辈子持续做善事呢?必须把善的种子种到你的心田,而把善种播入心田之道就是孝道。

【佛语禅语第77句】:圆满解脱身,持净法身,灭烦恼障、一切智障,是名自利。无分别智能成此法。何者为利他?从无分别智后智,乃至尽生死际,不作思量,显二种身,说法无穷,无间无量,为脱生死三恶道苦,为欲安立一切众生置于善道,住三乘处,是名利他。《佛说无上依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78句】: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辉煌。起步的时候,往往仝很艰难,但是只要制心一处,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

【佛语禅语第79句】:【茶如人生】品味人生,总免不了所有感触,或长叹或欣然。过杯中茶叶看人生,仿佛人生就如同片片茶叶在杯中几经沉浮,于是古人便常常以茶为范,以茶载道,把道寓于品茶之中,使茶性与人性相通,茶品与人品相合,借茶香茶韵,构筑出淡泊谦与的意境。杯茶,品人生沉浮。常心,造万千世界。

【佛语禅语第80句】:信佛者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所以菩萨能够承担起人生百味,在人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佛语禅语第81句】:印光大师说:“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佛语禅语第82句】:路,不可以不看就走;话,不可以不想就说;事,不可以不明就做;神,不可以不知就信。(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83句】:红尘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不再珍惜与感激真挚的收获与拥有,不再有一颗丰盈的心。岂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心禅语】 中国还有一些熟语则对那些多嘴者进行了告诫,比如“言多必失”这 个熟语就是。这是实在话,一个不说话的人恐怕不会在说话中惹麻烦上 身,也不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而那些喜欢说话的人,既容易得罪人,惹 祸上身,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而暴露自己的缺点。

【佛语禅语第85句】:时间有时候是一个变量,你想快时它就慢,你想慢时它偏快。在时间面前,你的一切想法都显得苍白无力,既不能让时间的脚步加快,也不能让时间的脚步减缓。智者则顺时而动,决不让时间左右自己的心境。实际上时间是一个定数,生命也是,能超越这个定数的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灵魂的淡定。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人生的苦乐并非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人们自己过去的行为决定的。现在所受,乃过去所作而引起的;未来所受,乃现在所作而引起的。——净慧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 那些成就事业的人们,他们在人生的风雨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在风雨中历练自己,敢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佛语禅语第88句】: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众生,才能成佛;佛说,自作善恶,自受其报。

【佛语禅语第89句】:不要进小人圈子,也不让小人深入自己的领域和心灵。不要帮忙,不阻拦,不规劝,不参与,不讨论,任其发展,任其自生自灭。小人多行不义,迟早会被大家认识到他的嘴脸。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心禅语】 “安贫乐道”的“道”其实是一个人的信仰、理念,具体说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宇宙观。因此,乐道,乃是快乐地实践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人穷志不穷,这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佛语禅语第91句】: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从美好中获得自信;也要看到这个世界的龌龊,以从龌龊中得到磨炼。不要惧怕社会的复杂,你要学会把握这个复杂的世界,一旦把握,这个社会就变得很简单。要时时有涵养,有自信,不要惧怕磨炼的艰辛,走过去就是成功。

【佛语禅语第92句】:若无分别心,都是好境遇,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风水轮着转,花开时要学会呵护脚下的小草;冬来时洁身自爱,点一盏心灯,让自己永远都置身于光明的火海之中!富贵不淫,贫贱不屈,方能在未来平淡的日子安于平淡!

【佛语禅语第93句】:菩萨若乐受寂静乐,不乐听法、说法、问疑,以寂静故,烦恼不起,以不起故,不知知想,不离离想,不证证想,不修修想,不得实义,是名魔业。《大集经》卷十一,海慧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94句】: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贾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优婆塞戒经》卷三,净戒品

【佛语禅语第95句】:追求真理者,就像一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会仓皇失措、忧虑恐惧,而且会充满信心与勇气。

【佛语禅语第96句】: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烦恼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快乐,你希望得到,别人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别人也不愿承受,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这便是慈悲的一大表现。

【佛语禅语第97句】: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羡慕显赫的权势,不奢望成堆的金银,不乞求声名鹊起,不妄求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担,让心灵变得浮躁而不堪重负。

【佛语禅语第98句】:走在春意里,心情格外舒展,清爽。走在喧嚣里,心仍有诗意的情怀,我想,这是多么难得的领悟与收获,我庆幸,在烟火与诗意里,我是一枚自由行走的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一颗如禅的心境,简约,内敛,不浮,不躁,静静的优雅绽放。

【佛语禅语第99句】:受人批评,等于上了一课。应该认真听、仔细做,谨言慎行,去除我慢心,无我执、无我相,修心养性,端正自己的行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67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