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适合自己的俗语经典歇后语,保准你一看就喜欢!

【歇后语第1句】:【冷练三九,热练三伏】(谚)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歇后语第2句】:【驴粪球儿——面前光】(歇)驴粪球儿:驴子的粪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经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实际不行或很坏。常含责骂意。 也作驴粪球儿——外面光。 驴粪蛋子——外面光。 驴粪蛋——皮儿光。

【歇后语第3句】:【机不密,祸先招】保密不慎,容易招祸。明代《醒世恒 言》:“常言道:机不密,祸先招。这样事体,只宜悄然商议。”

【歇后语第4句】:【 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定罪必须有证据。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干啥?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这相 片儿,是你偷鱼的证据。”

【歇后语第5句】:【稻秀雨浇,麦秀风摇】(谚)秀:稻、麦扬花期。指稻扬花时,要雨浇灌,却忌风摇;麦扬花时,要风吹摇,却忌雨浇。 也作“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歇后语第6句】:大门口的春联——对红

【歇后语第7句】:【黑猫不捉耗子,还有白猫】释义:比喻事情总会有人干的。例句:我倒觉着对待工作不能心急,胖子不是一嘴吃的。春天必刮东风,伏天总要落雨,黑猫不捉耗子,还有白猫哩!

【歇后语第8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歇后语第9句】:【把吐出来的苦水再喝进去】(惯)比喻重新受苦受难。

【歇后语第10句】:【擀面杖抹油——光棍一条】(歇)指单身汉一个。

【歇后语第11句】:林黛玉看《西厢》——入神

【歇后语第12句】: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歇后语第13句】:【过年娶新媳妇儿——双喜临门】(歇)指两件喜事同时到来。

【歇后语第14句】:弟弟吃饭总怕吃不饱,老是把碗盛得满满的,可又总是吃不完就放了筷子。妈妈说他是“眼睛大,肚子小——肚饱眼睛饥”。(广西·柳州)

【歇后语第15句】:前天,大伯给棉花打药不小心中了毒,多亏邻居用拖拉机把大伯送往医院,才使他脱离了危险。爷爷感慨道:“好酒好肉敬远亲,雷打火烧靠近邻啊!”(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16句】:看着躺在床上的大婶,满脸愁容的大叔想让在军队中服役的儿子回家一趟。大婶知道后,摇着头说:“千难万难扛在肩,不动长城一块砖。还是让他安心服役吧!”(河北·巨鹿)

【歇后语第17句】:【稍瓜打驴——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种菜瓜,长而脆。本指用长而脆的菜瓜去打驴而断成半截,转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绪、财物等衰减了一半。

【歇后语第18句】:【老子天下第一】(惯)指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人可比。 也作“老子天下称第一”。

【歇后语第19句】:【过河卒子扫千军】(谚)卒子:象棋盘上排列在最前列的兵卒。指下象棋时,卒子过了河界,就有横扫干军的力量。比喻战争中如果指挥得当,普通士兵也会发挥无穷的威力。

【歇后语第20句】:鸭子眇棚——闹翻天

【歇后语第21句】:【路上行人口似碑】(谚)碑:刻在石上的碑文。人们对人对事的评论与传播,像刻在石上的碑文一样,无法抹掉。指是非自有公论,不需自己辩解。也指事情一旦发生,也就无从隐瞒。 也作路上行人口胜碑。 路上行人口是碑。

【歇后语第22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此俗语比喻做事因缺少必要条件而难以做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出自宋代陆游《老学奄笔记》卷三:宋朝时,尚书晏景初一次外出,回来时天色已晚,打算在一家寺院借宿。寺院和尚认识他,不想留他住宿,于是推托说:“寺院太穷太破,没有地方住。”晏景初不高兴地说:“再穷再破,安顿一个人总不会成问题吧?”和尚反讥道:“巧妇安能做无面汤饼乎?”

【歇后语第23句】:【比登天还难】(惯)极言事情之难办。指事情不可能办成。 也作“比登着梯子上天还难”。

【歇后语第24句】:【闹洞房】“闹洞房”是一种婚俗,民间又称“闹新媳妇”或“闹媳妇”。显然,新媳妇是闹的对象。那么,这一风俗源于何时呢?早在春秋时期,婚礼是比较沉闷的,《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结婚本是件大喜之事,居然不让闹个动静,这不符合人们的普遍愿望,理所当然要加以改变。时兴闹洞房,不迟于汉代。据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考证,闹洞房在汉代时就已时兴。杨先生引汉末仲长统的《昌言》记载:“今嫁娶之会,捶权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亲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看来那时闹的热闹程度一点也不逊于现在,现在闹洞房中的不文明之举源于汉代。闹洞房的来历起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E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一伙迎亲队伍的后面,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他就到了新郎家。结果那个女人先到,并且躲在洞房里。当新郎和新娘拜完天地要人洞房的时候,紫微星在房门口守着不让他们进去,并且说屋子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破解的方法,他说:“魔鬼最怕的就是人多,人一旦多起来,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结果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由此,闹洞房流传了下来。

【歇后语第25句】:【裹脚布围脖子——臭一圈儿】(歇)裹脚布:旧时女子缠足用的布条。臭:本指气味难闻,转指坏的(名声)。形容人名声不好,让周围一带的人都厌恶。

【歇后语第26句】:【好话说三船,不如攥起拳】(谚)好话说得再多,也不如握起拳来用强硬的手段奏效。指对待不讲道理的人,用强制手段比说好话管用。 也作“好话敌不住好拳”。

【歇后语第27句】:【长衫有人穿,长话无人听】(谚)拖拖拉拉、没完没了的话,谁听了都厌烦。指讲话贵在干脆利索,言简意赅。

【歇后语第28句】:【十步九回头】(惯)1形容难舍难分。2指被人或事物吸引而不断回头。

【歇后语第29句】:张大娘虽然说话刻薄,却乐于助人,大伙儿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冷面子热心肠”。(贵州·金沙)

【歇后语第30句】:【中国】中国的英译名是China,有历史学家考证,英文china-词来源于印度梵文“支那”,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的音译。秦朝统一六国后,威名远播,周边国家就根据中文发音来称呼这个强大的帝国,并按照印欧语系的拼写方法,将“秦”拼写成chin,chin后来被附加了一个元音,成了“China”。还有,把瓷器翻译为China,则是在China-词产生之后,“这和中国瓷器的兴盛有关。中国素以瓷器扬名世界,八世纪之后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运输远销世界,中国被誉为“瓷器王国”,但中国China得名与瓷器无关。

【歇后语第31句】:【水过地皮湿】(惯)1形容事情只是走个形式和过场,不能根本解决问题。2指从所经手的事情中捞到了好处。 也作“雨过地皮湿”。

【歇后语第32句】:【一根筷子吃莲菜——挑眼儿】(歇)挑:本读tia。,指一根筷子不能夹,只能挑莲藕的眼儿,转读tia。,指挑剔。眼儿:本指莲莱里的小孔,转指缺点。指故意挑毛病。 也作一根筷子吃莲菜——专门挑眼。 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

【歇后语第33句】:【胜者王侯败者贼】见“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歇后语第34句】:【事不关己,己不劳心】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不去费心。香 港梁凤仪《千堆雪》:“我有种怪脾气,一般的事不关己,己不 劳心!”

【歇后语第35句】:我在看一部喜剧片。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老大娘看到一个小演员演得很逗人,便乐呵呵地自语道:“这豆芽子,真是额头不大身子粗。”(安徽·贵池)

【歇后语第36句】:哥哥很懒,经常借故不干活。妈妈生气地说:“要是农民都像你这样,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你还有得什么吃,有得什么穿啊!”(湖南·醴陵)

【歇后语第37句】:【十耕萝卜九耕麻】(谚)指农历十月宜耕萝卜地,九月宜耕麻地。

【歇后语第38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释义:比喻想算计别人的人,又被另外的人所算计。例句:正当快活得意的时节,哪晓得钻出一个奚笃的老婆郭氏来,不惟抵盗的他财物精光,且把个性命拐得了去。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歇后语第39句】:生铁进了铁匠铺——挨打的坯子;等着挨锤

【歇后语第40句】:妈妈见大家都吃完了饭,可我还端着个碗在吃,就说:“真是船小难足载啊!”(江苏·射阳)

【歇后语第41句】:公共厕所丢炸弹——激起公粪(愤)

【歇后语第42句】:仙姑思几——心野了

【歇后语第43句】:【一句话三个谎】极言说谎,不可相信。类似的:除了唾沫 都是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两口子过日子,得真 心换真心,不能一句话三个谎。”

【歇后语第44句】:【一人向隅,满座不欢】某一人闷闷不乐,影响众人情绪。 清代《儿女英雄传》:“久之,那些同寅,也觉得他一人向隅, 满座不欢,渐渐的就有些声气不通起来。”

【歇后语第45句】:【正人先正己】(谚)指要纠正别人,先要自己做好。

【歇后语第46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谚)从俭朴进入奢侈容易,从奢侈变为俭朴却很难。指人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性后就很难改变。

【歇后语第47句】:【软刀子杀人下见血】释义:比喻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害人。例句:“说到陈尚仁对付农民,手段就更毒辣了。真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歇后语第48句】:【戴帽子的猢狲——倒像人】(歇)指还像个人样。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49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谚)州官:古代一州的长官。指旧时官吏可以为非作歹,老百姓的正当需要却遭禁止。 也作“只兴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歇后语第50句】:弟弟把花瓶打碎了,姑妈追问这事,他却不承认。姑妈说:“纸包不住火,油掺不得水,从小不能说假话。”(湖南·长沙)

【歇后语第51句】:【长草短草一把薅】不加区分,一律对待。传记图书:“算 了,现在长草短草一把薅,再不要说了。上面把你们的案子 交给我们处理,请你和王先生后天来一趟。”

【歇后语第52句】:【拉黑牛】(惯)指卖主让同伙装成顾客,假装购买其货物,诱骗顾客上当。

【歇后语第53句】:【瓜儿恋秧,孩儿恋娘】(谚)就像瓜离不开瓜蔓一样,孩子离不开生身的娘亲。指孩子离不开娘亲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恋着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歇后语第54句】:【一推六二五】(惯)本是一句珠算口诀“一退六二五”,“退”谐“推”。 指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 也作“一退六二五”。

【歇后语第55句】:【枣核解板儿——能有几锯】(歇)解板儿:用锯子锯开。枣核很小,把枣锯开,根本用不了几锯。 锯:谐“句”。指没有多少话语或唱词。

【歇后语第56句】:村里的史爷爷家请客吃饭,一次就花掉了两千多元。妈妈说:“天上下雨谁不知道,他兜里有没钱还用瞧?还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瘦驴拉屎强支撑呗!”(内蒙古·开鲁)

【歇后语第57句】:【生财有道】(谚)指创收财富,要有正当的方法或途径。后多指人有发财之法。

【歇后语第58句】:【扁担无钉两头塌】两头落空。或说:扁担没扎,两头打 塌。周立波《山乡巨变》:“那边挡驾,这边又不能转去,落得 个扁担没扎,两头失塌。”

【歇后语第59句】:【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歇)蓑衣:一种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或棕制成,易浸水。本指蓑衣遭雨淋后会越来越重,转以形容负担越来越重。

【歇后语第60句】:眼睛长在耳朵边上——有偏见

【歇后语第61句】:妈妈爱说爱笑,潇洒乐观;爸爸终日闷闷不乐,寡言少语。一天,奶奶劝爸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常喜常乐,胜吃良药;遇难不愁,健康长寿!”(新疆·拜城)

【歇后语第62句】:英雄永远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富饶的宝藏永远同大地在一起。

【歇后语第63句】:哥哥和外商谈生意,听外商说得头头是道,就急于和人家签合同。爸爸在一旁提醒他:生意场上可是风云变幻莫测,自古就有‘人不保心,木不保寸;一说。你可得想仔细,稳妥一些啊!”(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64句】:【上门不见土地】(惯)土地:土地爷,迷信指掌管一个小地区的神。 指有事找人,对方却不在。

【歇后语第65句】:【偷鸡猫儿性不改】(谚)比喻品质恶劣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显露出恶劣的本性来。 也作偷食猫儿性不改。 偷嘴猫儿打不改。

【歇后语第66句】:王八背两面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歇后语第67句】:无根的水草——漂浮不定

【歇后语第68句】:【足帮足,手帮手】(惯)比喻亲友之间互相帮助。

【歇后语第69句】:【事忙先落账】(谚)落账:下笔记好账。指生意场中无论怎样忙,必须先把出入的账目记清。也泛指再忙也得把手头的紧要事作个了结。

【歇后语第70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到运用知识时才恨书读得太少,事情不经过实践就不知道艰难。指书要在平时勤学苦读,事要在实践中自觉磨炼。

【歇后语第71句】:【好话说上千千万,不如实事办一件】(谚)好听的话说得再多.也不如切切实实地做上一件好事管用。 指光说不起作用,贵在拿出实际行动。 也作“好话千句,不及好事一桩”。

【歇后语第72句】:【不打不成相识】(谚)指人与人之间,往住在发生冲突后,结识乃至成为朋友。 也作不打不相识,不骂不要好。 不打不相识,不争不相亲。

【歇后语第73句】:【再过二十年,又是好汉一条】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歇后语第74句】:【一辈子不出马,总是个小驹】(谚)马不出阵打仗,到老也只能算个驹子,成不了战马。比喻年轻人不出家门,不经见世面,永远也不会有大出息。

【歇后语第75句】:吃了灵芝草——长生不老

【歇后语第76句】:【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谚)关住门养老虎,养大的老虎会吃了主人。比喻庇护纵容邪恶小人,反要被小人所暗算。

【歇后语第77句】:橄榄涩嘴有回味——先苦后甜

【歇后语第78句】:【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见“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歇后语第79句】:大家在猜缺一个角的方桌有几个角。有的说三个角,有的说四个角,还有说五个角的。秦老师不无感慨地说:“看来,是神都有三滴雨!”(安徽·利辛)

【歇后语第80句】:【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谚)地瓜:甘薯,块头大。芝麻:油料作物,颗粒小。狗熊嘴大,只可拱吃地瓜;麻雀嘴小,吃的却是芝麻。指大有大的无能处,小有小的可贵处;人的智与力不可用年龄多少或身材大小来衡量。

【歇后语第81句】:【刀不离手,弓不离身】释义:形容处于戒备状态,警惕性高。例句:尽管这群人队伍不齐整,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却都是刀不离手,弓不离身,准备着随时厮杀。

【歇后语第82句】:【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释义:镜:指照镜。不必在水里去照自己面容,而要从别人的反映里去真切了解自己。例句:古者有语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歇后语第83句】:【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释义: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可萝卜还在继续长,不要拔得太早。例句:这方面,他也有许多口诀。比如“红长、黑长、白不长,沙地种谷一把糠”,还有什么“头伏荞麦,二伏菜,阳坡种麦熟得快”,“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

【歇后语第84句】:【山杏核——苦仁儿】(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谐“人”。指穷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儿苦”。

【歇后语第85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指得到的东西,原是自身付出的。或 者把损失转嫁给对方。清代《官场现形记》:“横竖有今天干 外婆送我的五十块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拿来应酬他。”

【歇后语第86句】:钻井出油——全靠压力

【歇后语第87句】:【钱有眼,谷有鼻,飞来飞去无定地】(谚)钱财有眼,谷物有鼻,它能看能嗅,随意游动,不会固定在一处。指钱谷是流通的,在人们中间转来转去,不断交换。

【歇后语第88句】:【狗吃屎】(惯)形容人身体向前摔倒、嘴啃地皮的样子。多含讥讽义。

【歇后语第89句】: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况不一

【歇后语第90句】:太平洋里洗脚——浩浩荡荡

【歇后语第91句】:【趁我十年运,有病早来医】在形势好的时候,及早办理。 清代《十二楼》:“俗语道得好:趁我十年运,有病早来医。焉 知我得意一生,没有个倒运的日子?”

【歇后语第92句】:【抓把柄】(惯)比喻抓住可以对人进行要挟、攻击的过失、错误等。

【歇后语第93句】:【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谚)货物可以有高有低,分开等级;顾客却不能分远近薄厚。指对待顾客必须一视同仁,热情招待。

【歇后语第94句】: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歇后语第95句】:火车出山洞——豁然亮堂

【歇后语第96句】:【扎筏子】(惯)扎:捆,束。比喻拿别人当出气筒,发泄怨气,震慑众人。 也作“作筏子”。

【歇后语第97句】:【占鳌头】(惯)鳌头:皇宫大殿前石阶上镌刻的巨鳌的头,科举时代进土复榜时第一名(状元),要在此站立迎榜,故称中状元为占鳌头。 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也作“独占鳌头”。

【歇后语第98句】:我放学后贪玩,天黑了才回家,挨了妈妈的一顿训。奶奶见我难过的样子,悄悄地哄我:“你妈呀,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她心疼着你呢!”(江西·兴国)

【歇后语第99句】:【鸡肚不知鸭肚事】释义:比喻这个人不知那个人的心思。例句:“不是不相信老三。你是‘鸡肚不知鸭肚事’。我有我的难事,你可就无所谓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53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