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第1句】:“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晚上喝酒喝的酩町大醉,睡觉时深秋的夜晚很冷,和李白盖同一张被子,我们俩结伴同游一个月了。

出处: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原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译文:李白有美妙的诗文,经常像陈晋陵太守子坚的风格。我也算是一名隐士,喜爱他(李白)就像自己的亲兄弟。晚上喝醉了,在这深秋的夜晚,和李白同被而寝,我们俩结伴同游一个月了。来的途中一直期待这次隐逸的约会,来寻找像北郭先生一样的范十。

刚进门就感受到高雅的兴致,旁边站着年幼且清秀俊美的的男仆。夕阳西下,听见寒秋时的杵声,积聚的云气漂浮在古城的上方。一向是喜欢吟诵《橘颂》,只想讨一杯羹喝。不愿意入朝为官,而是喜欢这安闲的状态,寄情于江海。

扩展资料: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赏析

此诗大约作于唐天宝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杜甫在齐州、临邑访友小住至初秋,又到兖州拜访李白,并结伴同游。两人去拜望一位隐士范十。所谓范十,应该是相互熟悉的朋友之间一种亲热的称呼,就如同称呼杜甫为杜二,称呼李白为李十二一样,只是简略的喊出对方在族中同辈排行里的位置。

杜甫在酒桌上和李白、范十豪饮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让人感觉到这次访友的轻松和惬意。李白的苍耳诗《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与杜甫的这首诗相互呼应,可互为参照。

首段叙写对待李白的交情。结伴同游,共被同寝,亲如兄弟。次段叙述两人一起寻找范十隐居。“更想”“还寻”两句,叙述途中之事。“入门”“侍立”两句,写造访范居。“落景”“屯云”两句,写他们留连至晚。末段写吟《橘颂》,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

虽然诗中有对李白的赞叹,但更多的是描出了友情的几幅简约入微的素描。“秋共被”“日同行”“寻北郭”“入门高兴发”“屯云对古城”“悠悠沧海情”,夜晚,白天,出城,入归,望天,问海,这种感情里,兄弟之情,心神相连,生生都是不会轻易断绝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第2句】:李白的评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世人皆欲杀,唯吾独怜才。(杜甫)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徐增)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写李白的对联有:

半亭清风山与水

一船明月酒和诗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可怜荒垄穷泉骨

曾有惊天动地文

神仙诗酒空千古

明达江天贮一楼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

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然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诗仙形象,也使人们与李白产生了一种近乎膜拜者与偶像之间的距离,一种雾里看花、云中观月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限制了我们走入李白心灵的殿堂。

现在让我们走进李白的思想。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他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这就养成了他崇尚英雄的性格。反映在诗歌中,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如草芥的义士。这反映了他敢于反对封建秩序,不畏强权的游侠思想。

在李白的身上,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儒家的傲岸坚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道者的避俗离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侠者的任性狷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禅者的玄思独绝。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怎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且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美。也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受着各种流派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交锋,有的被杀死,更多的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或者说,根本不存在各种思想流派的分别,他们本来就是构成热的整个思想的各个零件,就象万物组成了世界的自然和谐。人为的硬生生的割裂并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第3句】: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晚上大醉后同盖被子睡觉,白天则结伴携手一起游玩。

出自:李白[唐代]《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原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释义:李白往往有很美妙的诗文,写得像南朝人阴铿那样好。我也算得上是鲁郡的隐士,喜爱他就像对待自家弟兄。晚上大醉后同盖被子睡觉,白天则结伴携手一起游玩。又想到还有个隐逸的期约,便一同去寻访城北范先生。

进门后就产生高雅的兴致,少年童仆也让人感到清雅。一直到夕阳西下寒杵声起、晚云笼罩古城还不想分散。就如《橘颂》中的高品格之人,谁会贪恋故乡风物之美呢?我们不想讨论仕途的事情,而安闲沐浴于纯真的友情之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当年秋天,杜甫再次来到前几年的旧游地鲁郡(今山东兖州),而此时李白有家寄住鲁郡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两人便相约同访鲁郡城北的范十居士。两人均作诗记述此事。

李白诗为《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杜甫诗即《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全诗可分三部分。开头六句为第一部分,叙写作者对待李白的交情。两人共被同行,亲如弟兄。“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可见作者是应约来此欢聚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见来此已是秋天,更见二人情谊之深。

中间六句为第二段,叙述两人同寻范十隐居。“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两句,叙途中之事。“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两句,写造访范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句,写他们留连至晚。最后四句为第三段,写吟《橘颂》,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

【第4句】:李白戏赠杜甫的诗句是什么意思,要告诉杜甫什么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有感于此诗,杜甫以《赠李白》作答: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访范诗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开头。将南朝诗人阴铿比拟李白。李白便讥杜甫以“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因此,杜甫放言谓李白飘泊无定、愧对葛洪、空度时光、“飞扬跋扈”,似嫌过分之语,也正是两人交情笃厚的见证。其间夜同眠,日同行,长时相聚,亲如兄弟,这两首兼带戏谑的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以“痛饮狂歌”“飞扬跋扈”写李白,以“作诗苦”写杜甫,道出各自的特征,皆极真切。此二绝,真情毕现之外,可窥得人物个性、形象、语言。

【第5句】:姚和李开头的古诗词

姚开头的古诗词

发丈亭(陆游)

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

姚将军靖康初以战败亡命建炎中下诏求之不可(陆游)

姚公勇冠军,百战起西陲.

宋·放宫人(孙元晏)

姚兴侍女方承宠,放出宫闱若等闲。

满江红(文天祥)

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盆中树(王冕)

姚黄魏紫夸艳美,看到子孙能有几?

虞美人(王灼)

姚黄真是花中主,个个寻芳去。

柳梢青(辛弃疾)

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

连昌宫词(元稹)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李开头的古诗词

【第1句】: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第2句】: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第3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第4句】: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

【第5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第6句】: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第7句】: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第8句】: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

【第9句】:郭中书,广成子,李长庚。

【第10句】: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

【第11句】:李牧为赵将。疆场得清谧。

【第12句】:李白宫词多好句,侧书红壁两三行。

【第13句】:李君别来久,褊吝从中生。

【第14句】: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第15句】:李君墓上松应拱,元相池头竹尽枯。

【第16句】: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第17句】: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第18句】: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第19句】: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

【第20句】:谢甥有逸兴,李髯非不嘉。

【第21句】:柿被鸟残分亦好,李为螬食咽何妨。

【第22句】: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

【第23句】:李将军,射石虎。虽然过那边,枉发千钧之弩。

【第24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第25句】: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第26句】: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第27句】: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第28句】:李也芳菲。若教风打雨淋漓。

【第29句】:自有祥烟罩。李四高人如悟晓。

【第30句】:李四张三王大。低头无语思量我。

【第31句】:李家娘,坐军中,夜深起望,不见故夫子,

【第32句】: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第33句】:张公屋畔尽桑麻,李老园中只种花。

【第34句】: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第35句】:崔昭生崔芸,李兼生窟郎。

【第36句】: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

【第37句】: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

【第38句】: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

【第39句】: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

【第6句】:唐诗中表示“惺惺相惜”的名句有哪些

【第1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第2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3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第4句】: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第5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6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第7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第8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第9句】: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第10句】: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第11句】: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第12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

【第13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第14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15句】: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第7句】:有关平淡隐居等的诗词,越多越好,谢了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隐居

朝代:宋 作者:邵棠

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

坼花春有力,度砌月无痕。

墨带新题湿,醪因旋漉浑。

纷纷名利客,谁解悟孤豚。

寄李隐居

杜荀鹤

自小栖玄到老闲,如云如鹤住应难。

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题张氏隐居二首

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饮酒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763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