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50句及其翻译赏析
1、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惜。
【翻译】我希望能让老人安定下来,让朋友信任我,让年轻人怀念我。
2、富贵而无义,对我而言如浮云。
【译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而言如浮云。
3、作为人,生气时忘记吃饭,高兴时忘记忧虑。他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
【译文】他(孔子)是一个工作到连吃饭都忘记的人。他高兴得忘记了一切烦恼,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
4. 没有信仰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
【翻译】一个人不诚实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5、君子比喻义,小人比喻利。
【译文】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谐但不和谐。
【译】君子讲究协调,保持自己的独立意见;小人没有自己的独立主见,不注重协调。
7、君子不与人比较,小人不与人比较。
【译】君子合群,不与人勾结;君子合群,不与人勾结;小人合群,不与人勾结。
8、君子有病无能。如果他没有生病,他不会知道。
【译文】君子只顾自己的无能,不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担心别人,就不了解自己;不担心别人,就不知自己。当你担心的时候,你不了解别人。
【翻译】不怕别人不懂你,只怕你不懂别人。
10、君子有大度,小人总是忧心忡忡。
【译文】君子心平而宽广,小人则多愁善感。
11、年冷了,便知松柏将枯。
【原文】最冷的冬天,你以后就会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枯萎的。
12、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
【译文】懂得者不如喜爱者;懂得者不如喜爱者;懂得者不如喜爱者。爱之者不如乐之者。
13、知之为知,不知之为知。这就是知识。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14.难道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和实践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吗?一个人不懂事而不生气,这不是君子吗?
【翻译】学完能按时复习是不是很开心?有共同意见的人远道而来,不是也很幸福吗?别人不理解你,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5、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翻译】通过复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获得新的经验,成为一名教师。
16、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你思考而不学习,你就会陷入危险。
【译文】光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困惑,一无所获;如果只做白日梦而不认真学习,就会心累而一无所获。
17、敏感好学,不耻于提问,这才叫“文学”。
【译】孔宇聪明好学,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知识不如自己的人求学,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8、三人行,必有师:择善而从之,改恶而从之。
【译文】当几个人走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向我学习:我选择那些有优点的人向他们学习,我看到那些缺点并改正他们。
19、默默知事,学而不厌,教而不厌,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译文】知识牢记于心,学习永不满足,教学永不疲倦。我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20、不生气,不开悟;不生气,不开悟;不生气,不开悟。如果你不生气,你就不会生气。如果你抢到了一个角球,却没有用三个角球把它转回来,那么这种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
【译】教导学生时,不要启发他们,直到他们想明白而不会;不要启发他们,直到他们想弄清楚但无法表达为止。如果你教他一方面,他不能从中推论出另外三方面,那你就不教他了。
21. 起初我与人相处,听他们的话,相信他们的行为;现在我和人们在一起,听他们的话,看他们的行为。
[翻译]一开始,我对别人的看法是闻其言必信其行。现在,我对别人的看法是听他们的话,然后看他们的行为(是否与他们所说的一致)。
22、质若胜于文,则江山野;质胜于文,则江山野;质胜于文,则江山兴。文学胜过品质,历史才会成就。要有礼貌,然后才是绅士。
【译文】简单超过装饰,就会粗糙;简单超过装饰,就会粗糙;如果装饰超过了简单,那就是徒劳的。只有朴素与装饰达到恰当的比例,才能成为君子。
23、身正则不言而行;身正则不言而行。如果身体不正,即使吩咐也不听从。
【译文】如果你是正直的,即使你不发号施令,人民也会这样做。如果你不正直,即使你发布命令,人民也不会服从。
24、学者须有志气,任重而道远。把行善当成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要吗?死亡不是只是时间问题吗?
【译文】读书人(知识分子)不能没有雄心(志向)和坚决(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如果把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不也是一种重任吗? (如果)(直到)死了才停下来,那不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吗?
25、朝闻道,夕死。
【译文】晨若悟道,当夜甘于死。
26、夫子于河上曰:“死者如此人!日夜不舍。”
【译】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昼夜不息。”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见到有德的人,要反省他们,见到有德的人,要反省自己。
【译文】见有贤德的人,就效仿他;见贤人,反省自己的缺点。
30、美德永远不会孤单,它必须有邻居。
【翻译】有道德的人永远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陪伴他。
31、三军可以夺取将帅,普通人却不能夺取意志。
【译文】军队的统帅可以被夺走,但普通人的志向却不能被夺走。
3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名句及翻译(二)
1.没有信仰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 (《魏征》)
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我不知道他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2、美德永远不会孤单,它必须有邻居。 (《礼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永远不会孤独。一定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3、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惜。 (《工业厂》)
让老人安心,让朋友值得信赖,让年轻人受到关爱。
4、要想立己,先立人;如果你想成就自己,你就应该成就别人。 (《永夜》)
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帮助别人一起安居乐业;如果你想繁荣,就必须帮助他人共同繁荣。
5. 学而不厌,教而不厌。 (《树儿》)
永远不要满足于学习知识,永远不要懈怠教导他人。
6、立志于道,立足于德,依靠于仁,游于艺。 (《舒尔》)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以仁为本,以六艺为学习活动的内容。
7、君子有大度,小人总是忧心忡忡。 (《舒尔》)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总是悲伤
8、富贵而无义,对我而言如浮云。 (《舒尔》)
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和荣誉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9. 子孙后代值得畏惧。哪知道来者不如现在。 (《子寒》)
年轻人值得敬佩,但你怎么知道他们的未来不会像现在那么好呢?
10.我们都是四海兄弟。 (《颜渊》)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他的兄弟。
11、君子之美在于人之美,人之恶则不然。 (《颜渊》)
君子帮助别人做好事,不鼓励别人做坏事。
12. 尽职尽责,不向老师屈服。 (《卫灵公》)
面对恩情,不要对老师卑微。
13、君子无食无住,对事敏感,言语谨慎,为道而正直,可谓好学。
“君子食不求饱,住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时时改正错误,即是好学。”
14.“事已至此不言,事成不谏,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不要评论过去,不要讨论你所做的事情,也不要让自己对过去负责。”
15、“宁五子,国有道则智,国无道则愚。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宁五子国泰时聪明,国家乱时愚。他的聪明可以比得上,而他的愚蠢却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16、孔子曰:“不怒而明,不怒而怒,不以三物还击,则永无痊愈。”
孔子说:“不言不语,不言不语。一例不能明三事。”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人如果不考虑长远,就难免面临眼前的忧虑。
18、仁者欲立人,则立人;欲达人,则达人。
【译文】对于仁者来说,如果你要自己站起来,你也必须帮助别人站起来;如果你想自己过得好,你也必须帮助别人一起过得好。
19、过者不可劝,来者可追。
【翻译】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挽回,但即将到来的事情仍然可以修复。
20、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如果太晚了,大家都会看到;如果太晚了,每个人都会仰望它。
【译文】君子之过失,如日月食:其过失,众人皆见;其过失,众人皆见;其过失,众人皆见;当他纠正错误时,每个人都会尊敬他。
论语经典名句50句及其翻译赏析(下二)01 词巧妙迷人,仁心鲜活。
【出处】《论语雪儿》
【释义】花言巧语,假装仁慈,(这样的人)很少有仁慈之心。
【赏析】这是孔子说的。他指出,仁者必须说出来,诚实做人。仁慈绝不是外在的华丽,自命不凡只能是虚伪。用巧言假语来示人的人,很少有仁慈之心,所以要小心。
02 每天三省吾身:我是否对别人不忠?交朋友但不相信?你不习惯吗?
【出处】《论语雪儿》
【解说】我每天都会多次反思自己:为别人做事,我是否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朋友在一起有什么不诚实的事情吗?你认真复习过老师教的课吗?
【赏析】这就是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大力提倡儒家思想的内省修养,他自己也严格要求自己。他告诫人们:不要欺骗自己,每天反省自己,谨慎做事。
03 小心追求未来,民德就会坚强。
【出处】《论语雪儿》
【解读】办理父母丧事时,应注意表现一切礼仪和哀悼,真诚地缅怀和祭祀祖先。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民风淳朴,民风淳朴。
【赏析】这是曾子说的。他告诫人们,“恢复民心”之道,应从“慎终追远”开始。重视丧葬祭品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仁慈和孝道。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仁孝,民风就会变得淳朴而不是固执。
04 君子无食无住,无欲安居。他对事物很敏感,说话也很谨慎。
【出处】《论语雪儿》
【解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所不求安宁。他做事勤快,说话谨慎,经常向智者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这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学习者。
【赏析】《论语》多次提到如何处理学习问题。孔子对学习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少说多做。他还称赞弟子颜回在后巷中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
05 不担心别人,就不知自己;不担心别人,就不知自己;不担心别人,就不知自己。当你担心的时候,你不了解别人。
【出处】《论语雪儿》
【释义】不用担心别人不理解你。担心你不理解别人。
【赏析】一个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优良,何愁没有知己呢?所以,他不需要担心别人不理解他。他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看看自己能否理解别人,体悟别人的方方面面。严格解剖自己,发扬自己的美德,这样才能拥有众多的朋友,广交天下朋友。这样的话,即使你身处后巷、住在小屋里,也不用担心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06 以德治国,如北辰,居其所,群星共享。
【出处】《论语魏征》
【释义】北辰:北极星。合:同“拱”,守卫,包围。如果用仁政来施政,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定在某个位置不动,众星都会围护它。
【赏析】这是孔子说的。他用北极星比喻北极星有星星守护,说明国王施政应以仁德为基础,让人民臣服于他,就像星星守护北极星一样。
07君子无权。
【出处】《论语魏征》
【释义】君子不宜如器皿,只有一种用途。
【赏析】孔子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应该广泛学习,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成功。用今天的话来说,真正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人不是“专家”或“怪人”,而是“通才”和“全才”。
08 知就是知,知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出处】《论语魏征》
【释义】如果你知道某事,就说你知道。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就说你不知道。这是寻求知识的聪明方法。
[欣赏]我们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我们不能在知道了一点之后,就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还吊着半桶水。这样只会耽误学习,影响学业成绩。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我们不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不明白,那么我们一定会错过真正的知识。只有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09 没有信仰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
【出处】《论语魏征》
【释义】一个人如果不遵守诺言,他就不知道自己如何立足于世。
【赏析】孔子非常重视仁、义、礼、智、信,经常反复教导学生要注重提高这五个方面的修养。孔子还教育学生有“文、行、忠、信”四项内容,即历代的文学、社会生活的实践、对他人的忠诚、与人交往的诚信。
10 不做正确的事就是缺乏勇气。
【出处】《论语魏征》
【解说】当你看到一件正义的事情应该挺身而出,却拒绝去做,这就是缺乏勇气的表现。
【赏析】这是孔子说的。孔子不仅把仁义视为道德的体现,而且把敢于仁义行事作为一个人道德的体现。这就是道德勇气。因此,孔子非常重视智、仁、勇三德,认为智、仁、勇是“天下第一德”。当然,勇也需要用礼节来约束,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为此,他还说:“勇而不礼,则乱”。关于“义”与“勇”的关系,孔子说:“君子以义为重,君子有勇而无义,则天下乱。”这些道理,解释得很深刻。
第2章
如果你早上听到真理,晚上你就会死。
【出处】《论语礼仁》
【释义】朝闻真言,夜死也无妨。
【赏析】所有的圣贤哲人,都必须对真理有着极其热烈的追求,一生都在追求心中的崇高目标。而一旦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生就不会再有遗憾了。
2 君子惜德,小人惜土;君子惜刑,小人惜恩。
【出处】《论语礼仁》
【解说】君子关心德行的修养(提高),小人关心(积累)土地财富;一位绅士所关心的
小人关心的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设),小人关心的是恩惠(别人给予他的)。
【赏析】这是孔子说的。他论述了君子与小人在生活志趣和追求上的差异。君子追求高尚的道德,小人则考虑个人的财富,沉迷于私人住宅的舒适和奢华。君子考虑国家大事,小人只考虑别人给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3 君子谓之义,小人谓之利。
【出处】《论语礼仁》
【释义】君子懂得义,小人懂得利。
【赏析】这是孔子说的。这里所说的就是君子与小人在生活兴趣和追求上的差异。 《论语》中君子=小人的概念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有时以地位来区分,君子指统治者,小人指百姓;有时以道德来区分,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思显然是指后者,也就是说以对待“义”和“利”的态度来区分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儒家认为,人们对“义”、“利”的价值评价本质上是对道德价值的评价。
4 当你父母在的时候,你不会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但你会有一个好的旅行计划。
【出处】《论语礼仁》
【解读】父母在世,就不会走远。如果他们想要去很远的地方,就必须有一个可以去的地方。
【赏析】为了减少父母的担忧,古人提出“父母在身边,勿远游”。即使要去旅行,也不应该漫无目的地闲逛,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这样父母才放心。
5 君子欲言必缓,行必快。
【出处】《论语礼仁》
【释义】君子说话要慢,做事要快。
[欣赏]俗话说,话多了,就会出错。一个人要想在道德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谨言慎行。少说多做,甚至多做不说,这样你就能在多方面取得成功,成为一个实干家。
6 腐木不能雕刻,粪墙也不能雕刻。
【出处】《论语公冶长》
【释义】朽木不可雕,脏土墙不可画。
【赏析】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做出伟大的成就。这是孔子批评学生白天睡懒觉时说的一句话。
7 质胜于文,则国荒;质胜于文,则国荒;文学胜于质,则成就历史。要有礼貌,然后才是绅士。
【出处】《论语用也》
【释义】素质胜过素质(即只有一颗单纯的心,却有粗鲁的语言、野蛮的行为、丑陋的举止),粗鄙如野人;文学多于质量(即只有优美的言辞、文明的行为、优雅的仪态,但内心不单纯),那就是浮华而不真实。只有风格与品质的结合得当,才能称为绅士。
【赏析】这是孔子说的。孔子认为,一个人质朴的内心和外在表现(包括语言、行为、神态)必须协调得当。作为一个君子,必须将内在的优良品质与外在的表现相协调。你必须既有内在的美德,又有优雅的风度。这才叫温柔的君子。
8 深知者不如深知者。善良的人不如幸福的人。
【出处】《论语用也》
【释义】爱它胜于了解它。如果你喜欢它,不妨乐在其中。
[欣赏]这是关于对待知识的态度。对于一门知识,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它,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追求。孔子的话告诫我们,如果我们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发自内心地追求它,并把它当作一种乐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9仁者欲立己,必立人;欲成事,必助人。能够举出接近的例子是一种人类技能。
【出处】《论语用也》
【解读】所谓“仁”,就是:你要为自己站起来,同时也要让别人站起来;你必须让一切都为自己服务,同时也让一切为他人服务。能够根据当前的事实一步一步地去做,可以说是行仁之道。
【赏析】孔子的一生都是在流放中度过的。原因并不是他不喜欢良好的生活环境。他想向各国统治者宣扬自己的“仁”思想,实践自己的“仁”思想。仁”。仁的起源和弘扬必须从自己做起,做好了,就可以传播给自己和他人,以体现仁。
10 愁不修德,不学德,闻义不能动,恶行不能改。
【出处】《论语述尔》
【释义】不修道德,不学习知识,听到正确的思想却不能遵行,有缺点却不能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心的!
【欣赏】一个人只有敬畏学术、敬畏道德,不断进取,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像孔子这样严于律己、常常担心自己道德修养不能提高、事业不能修养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论语经典名句50句及其翻译赏析(三)《
1、太阳知道人死在哪里,月亮不会忘记人能做什么。可谓是好学如山。翻译:如果你每天都能学到一些你不会的东西,并且每个月不忘记你所掌握的知识,那么你可以说是好学的。
2.聪明好学,不耻于提问。翻译:他勤奋好学,不耻于询问下面的人。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要想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翻译:回顾旧知识以获得新的见解或发现。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名老师。
5、君子一切从己求,小人一切求他人。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千方百计地要求别人、苛求别人。
6. 言必信,行必果。翻译:说话要可信,做事要果断。
7、欲速则不达,小利则大事不成。翻译:不求速度,不贪小利。追求速度就达不到目的,追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8、三友得益,三友失利。直率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博学的朋友,都是有益的;友善的朋友,心胸宽广;温柔的朋友,谄媚的朋友,受到伤害。翻译:朋友分三种有益,三种有害。交有诚信的朋友,有诚信的朋友,有广博知识的朋友,都是有益的。与阿谀奉承的人交往,与表面谄媚别人,背后诽谤别人的人交往,与善于圆滑的人交往,都是有害的。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翻译: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夫子在河上说:死者如人!日日夜夜都不要放弃!翻译:孔子在河边说:光阴似水,日夜流淌。
12. 人不是应该时时学习、时时修行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吗?一个人不懂事而不生气,这不是君子吗?翻译:经常学习、复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不是很好吗?人们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或生气。我不也是一个贤君子吗?
13、君子要言行流畅。翻译:君子应该少说谎,多做实事。
14、有志之士,有仁心的人,不会因求生而伤其仁,而会舍生以成仁。译文:有志向、有德行的人,不会为了生存而牺牲自己的德行;他们只是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他们的美德。
15. 主是信实的。如果你的朋友不如你,不要害怕纠正他们。翻译:永远忠诚守信,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不要害怕改正错误。
16.不要担心稀缺,而要担心不平等;不担心贫穷,但担心不安全。翻译:不愁财富不多,只愁贫富不均;不用担心人太少,只担心不稳定。
17、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你思考而不学习,你就会陷入危险。翻译: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如果你思考而不学习,你会因为怀疑而更加危险。
18、君子和而不和;小人和谐但不和谐。译文:君子求和而不求从众;君子求和而不求从众;君子求和而不求从众。小人只追求完全一致,不追求协调。
19.我每天三省吾身:我是否对别人不忠?交朋友但不相信?你不习惯吗?翻译:我每天反思自己三遍:为别人做事时我是否尽心尽责、忠诚?你与朋友的交往是真诚的吗?你认真复习过老师所教的知识吗?
20、知之为知,不知之为知。这就是知识。翻译:如果你知道,就说你知道。如果你不知道,就承认你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智慧。
21、长相好的人好学,不发怒,不犯错误。翻译:颜回很容易学。不要冒犯别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22、不担心别人就不知自己,担心也不了解别人。翻译:别担心别人不认识你,只担心你不认识别人。
23、君子有度,小人总是忧心忡忡。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总是悲伤。
24、尽职尽责,不向老师屈服。译文:本指以仁为己任,毫不卑微。后指的是遇到该做的事就主动去做,不屈服。
25、学者须有志气,任重而道远。译文:学者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
26、如果品质比文学好,那么你就狂野;如果品质比文学好,那么你就狂野;如果文学优于质量,你将成为历史;如果文学优于质量,你将成为历史;文学胜于品质,则为君子。翻译:如果简单超过了装饰,那就是粗糙的;如果简单超过了装饰,那就是粗糙的;如果装饰超过了简单,那就是徒劳的。只有朴素与装饰达到恰当的比例,才能成为君子。
27、三军可以夺取将帅,普通人却不能夺取意志。释义:军队可以失去将帅,但人不能失去志向。
28、见到有德的人,要反省他们,见到有德的人,要反省自己。翻译:当你看到一个有价值的人时,你应该(努力像他一样);当你看到一个不值得的人时,你应该(以他为反面例子)反省自己。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释义:有知而不疑,有仁而无忧,有勇而无惧。
30、君子嚣张而不嚣张,小人嚣张而不嚣张。译文:君子有坦荡而不傲慢;小人狂妄而不大度。
31、孔子曰:“汝,教汝女知之!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即为知。”翻译:孔子说:“仲由,教你知与不知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此为智。”
32.孔子曰:“人无信,不知其能”。孔子说:“人无信,不知其所为?
33、孔子对季氏说:“八人在宫中跳舞还可以,谁不能呢?”译孔子对季氏说:“他用皇帝的舞队在他的宗庙里跳舞,这样的事情可以容忍,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34、孔子曰:“‘关雍’,喜而不淫,悲而不悲。”译孔子说:“《关雍》这首诗的主题是喜而不过度,悲而不悲。”
35、孔子曰:“事不议,事不谏,事不怨”。翻译:孔子说:“不议论过去,不议已成事,不追究过去的事”。
36、孔子曰:“朝闻正言,夕可死”。翻译:孔子曰:“朝知之理,胜于夜死。”
37、孔子曰:“君子以义而闻名,小人以利而闻名。”孔子的译本说:“君子懂得道义,小人懂得利己”。
38、孔子曰:“见贤人,当思己;见不贤人,当思己。”翻译:孔子说:“见有德的人,要尊敬他;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39、孔子曰:“朽木不可雕,粪土不可涂,何以罚之?”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墙不可画,我能奈何他呢?”
40、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于问,谓之‘文’。”翻译孔子说:“敏捷而好学,向比自己知识少的人请教时,不感到尴尬,所以叫做‘文’。”艺术”。
41. 孔子曰:“时时学而践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惑之人,非君子也。”不知道吗?”翻译孔子说:“你经常学习和实践吗?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欣慰吗?人们不理解我时,我不怨恨或生气我的教诲,我不也是一个贤君子吗?
42、孔子曰:“言辞巧妙,容貌光彩的人,就是仁。”孔子的译者说:“言语甜言蜜语,脸上带着笑容的人,很少有仁慈。”
4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吾为人之计,岂不忠乎?交友不信友,不习教乎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我给别人提建议,你做事忠诚吗?你交朋友忠诚吗?你复习过老师传授的知识吗?”
44. 孔子曰:“君子食不求饱,住不求安,敏于事而慎言,有道而正,可谓渴望学习。”孔子曰:“君子食不求饱,生活不求安逸,行动敏捷,言语谨慎,时时改正错误,被认为是容易学习的。”
45、孔子曰:“不怕人不了解你,只怕你不了解别人。”翻译孔子说:“不怕别人理解你,就怕你不理解别人。”
46. 孔子说:“《诗经》三百(05)首诗,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思无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05)首诗,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思无罪’。”歌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清心无邪。”
47、孔子曰:“十五而立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 ,我的耳朵是听话的;当我七十岁的时候,我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岁有言行,四十岁不惑,五十岁有志。”知天命;六十岁知天命,一听别人的话,就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就能为所欲为。想要的,任何想法都不会超越规则。”
48、孔子曰:“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翻译孔子说:“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49、孔子曰:“君子有争而不争,小人有争而不争。”翻译:孔子说:“君子团结大众而不共谋,小人共谋而不团结大众。”
50、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孔子说:“读书而不深思,学而愈惑;思而不读书,则无成。”
《论语》名句名译(二)
1.没有信仰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 (《魏征》)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道他如何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2、美德永远不会孤单,它必须有邻居。 (《礼人》)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被孤立的。一定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3、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惜。 (《工业场》)让老人感到安心,让朋友获得信任,让年轻人感到被关心。
4、要想立己,先立人;如果你想成就自己,你就应该成就别人。 (《永夜》)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帮助别人一起安居乐业;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帮助别人安居乐业;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帮助别人安居乐业;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帮助别人安居乐业。如果你想繁荣,你也必须帮助别人繁荣,共同生活。
5. 学而不厌,教而不厌。 (《树儿》)永不满足于学习知识,教导他人
从不懈怠。 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1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13.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礼的应用,以和为贵。我们之所以用最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最可宝贵的。 14.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8.“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2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62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