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品读习近平今年首访20句妙论
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之行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今年首次出访。这对中意、中摩、中法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六天内访问了罗马、巴勒莫、摩纳哥、尼斯、巴黎五个城市。他密集出席40余场活动,与欧洲领导人分享友好交往的好故事,谱写全面合作新篇章,谱写新篇章。未来发展蓝图。新时代学习工作室整理了习主席此次出访的部分精彩讲话,供广大网友学习体验。
1、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对于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责任很重,工作也很艰巨。我将无私奉献,不辜负人民。我愿意达到一种“无私”的境界,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举重运动员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但经过训练,他最终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肩负起这一重任,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个信心,中国人民也有这个信心。
——3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佐时的讲话
2、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
中意两国位于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水到渠成。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习近平3月23日在罗马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会谈时的讲话
3、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我们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这是共同点。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不是用十年或世纪来衡量的,而是以世纪或千年来衡量的。我们要弘扬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两种文明友好交往,在历史积淀中前行。
——习近平3月23日同孔特总理会谈并出席签字仪式后的讲话
4、我们应该保持定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相互尊重。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取得成功。当前,国际形势快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猖獗。我们要保持定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相互尊重,继续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引领者。为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贡献。
——3月23日,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在共同发展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的署名文章
5、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历程,未来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未来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同法方一道,继续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3月23日,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在共同发展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的署名文章
6、对一个国家的评价,不能只看面积,也要看文化的影响力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摩纳哥陆地面积2.02平方公里,步行即可测量。作为地中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习近平主席指出:“评价一个国家不能只看面积,更要看其文化影响力、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3月24日,习近平访问摩纳哥期间的讲话
7、今天的“一带一路”成为沿线国家共同描绘的“工笔画”。
这个倡议是5年多前提出的,当时是“写意画”。多年来,国际社会齐聚一堂,共商、共建、共享。如今的“一带一路”已成为沿线国家共同绘制的一幅“工笔画”。
——3月24日,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的讲话
8、知古可以鉴今,为了更好前行。
了解过去可以帮助我们从现在中学习,以便更好地前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正处于十字路口。中国、法国、欧洲也都处于自身发展的关键阶段。中方愿同法方一道,继承历史、创造未来,让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走在时代前列,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发展的世界作出贡献。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更多历史贡献。
——3月25日,习近平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的讲话
9、要把中法关系发展好,政治互信是关键,务实合作是必由之路,国民感情是基础。
发展好中法关系,政治互信是关键,务实合作是必由之路,民族感情是基础。新形势下,中法两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做得更好,不断探索独立自主、互谅互让、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
——3月25日,习近平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的讲话
10、既要畅通政府间合作的“主渠道”,也要丰富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
政治上,我们不仅要筑起互信的“堤坝”,还要竖起理想的“灯塔”。在务实合作方面,中法不仅要深挖市场“源头”,还要疏通政策“河沟”。在人文交流方面,中法两国不仅要畅通政府间合作“主通道”,还要丰富人文交流“细流”。
——3月25日,习近平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的讲话
11、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才是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中方也相信,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当前形势下,中德、中欧加强合作的意义已经超出双边范围。
—— 3月26日,习近平在巴黎会见专程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时发表讲话。
12、中德不是竞争者,更不是对手,以合作谋共赢是中德关系发展的主线。
中德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对手。合作共赢是中德关系发展的主线。双方可加大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希望德方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发展创造友好开放的政策环境。
—— 3月26日,习近平在巴黎会见专程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时发表讲话。
13、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
法国有句谚语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临人类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选择,各国应本着以世界为己任的精神,积极做行动者,不做服务员,共同努力把人类的未来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4、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协商解决,积极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5、我们要把互尊互信挺在前头,把对话协商利用起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粘合剂。当前,国际竞争和摩擦加剧,地缘政治博弈更加激烈,国际社会信任与合作受到侵蚀。我们要把相互尊重、互信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对话协商,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通过坦诚相待增进战略互信、减少互疑。深度对话与沟通。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6、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
我们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正义第一、义利兼顾,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加深相互了解和相互认可,让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合作是当前中欧关系的主流。即使存在竞争,也应该是良性竞争。我们必须相互信任,并肩前进。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7、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我们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我们反对动不动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了一己私利挑起事端、激化冲突,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各国应共同努力,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世界长治久安。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8、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发酵,保护主义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调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包容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9、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
历史的发展、文明的繁荣、人类的进步,始终离不开思想指导。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将为两国共同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希望中法及有关各方保持对话渠道畅通,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贡献智慧和力量!
——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20、坚持相互尊重,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理念,通过做大合作蛋糕逐渐消弭分歧。
我们要更加努力把握方向、校准方向,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相互尊重,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通过做合作蛋糕,逐步消除分歧。大。我们欢迎更多法国企业来华投资,希望法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投资环境。
——3月26日,习近平在巴黎总理府会见法国总理菲利普时的讲话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kouhao/show-6559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