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作文
  3. 满分作文

长征六号导游词作文

长征第一渡导游词作文350字

江西省的于都河并不算一条特别秀美或者壮阔的江河,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不朽的声名——70多年前,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人称“长征第一渡”。

记载,1934年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毕。

从17日开始,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

其中位于县城的三座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桥”、“红军大桥”和“渡江大桥”。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16亩的纪念碑园。

该碑碑体为双帆造型,寓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

长征路线的导游词

- 9 - 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

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之后,我们见到的便是红军当年过的草地。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

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

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

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

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

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 10 - 的。

在这段过程中,红军客服了种种困难,书写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

最终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精神上的基础。

本次重走长征路的最后一站,来到的便是会宁县。

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全县辖24个乡、4个镇,5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第55句】:8万人,境内有汉、回、壮、哈萨克、藏、维吾尔、东乡等7个民族,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境内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

国道312线、309线横跨东西,省道靖天路、定会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信息畅通。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名垂青史,闻名中外。

下面让我们走进会宁,仔细品味这座文化名城的韵味吧

结束语:对于长征,作为当代的年青人,坦白的说很少能深刻认识发生在七十年前这场生死决择,举世震惊,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事件,由于毕竟没有亲身经历那场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长征,也已淡淡的将它在眷恋中忘怀,当今天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当我们再一次唱起“高原寒,炊断- 11 - 粮”的长征组歌的时候,时代的苍桑感使我们更对之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这种苍桑感使我们油然感思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

由此看来我们有义务来重走长征路

首先长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表现在她的一个个具体战役的胜利上,出发前的数十万人,到达延安时仅剩下一、二万人,尽管一路上打了很多次胜仗,但这种可见的胜利与失去的相比,那实在是一种惨痛代价换来的胜利,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物质利益的得失上说,怎样也很难理解这种胜利的深远意义,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把一支代表人民利益与希望的队伍驱赶了二万五千里,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大转移而退居到小小的延安城。

然而,正是这一奇迹般的战略转移,长征的伟大意义在此后一个久远的时代表现出来。

直到今天,我们还得益于她,并感恩于她。

正是这次举世闻名的长征,她一路撒下的火种,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都燃烧起熊熊革命烈火,她表现的是一种对信仰与理想的执著,对真理和目标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切,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高尚品质与顽强生命力的彰显。

尽管,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树皮野菜,饥寒交迫,生离死别,一切人世间能经历,能感受的痛苦,这支队伍都经历了。

但他们从容面对了这一切的苦难与磨练,从此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 12 - 的敬仰与拥护。

相反的从现实角度看:长征除彰显了革命者的崇高信仰与追求外,也是一种无奈选择。

万里长征,有多少英烈长埋地下,有多少财产毁于一旦,有多少创伤永难愈合。

我们今天纪念长征,决不是要学前人重走长征路,而是要警钟长鸣,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为什么会有人不怕牺牲去进行这样的长征

是要思考中国社会如何避免有人再走这样的长征路。

当我们今天怀着对英烈的崇敬,隆重纪念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时,一方面,无论我们事业的今天和未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与胜利,都不应该也不可能忘记无数革命与创新的先烈们所作出的历史性伟大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的感受会否化为一种力量

使时代的车轮跃迁到一个新的台阶,使人类的理想与追求更上一个层次。

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

尽管这种精神起初只表现为一小部分精英们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所展示的楷模表率作用,成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之路,成就了今天人民大众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新生活。

我们纪念长征,更大意义上说,不是单纯的怀旧,更不是恋荣和希望这种历史悲壮的重演。

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人类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不懈努力奋斗上开创新局面,迈向新未来。

我们重温长征的丰功伟绩。

我们提倡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精神,- 13 -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必经雪山草地,重走长征流血牺牲的道路。

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当年的长征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重走长征是为纪念长征,纪念一代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就是要提倡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精神。

从这种意义上说:新时期的长征是过去长征的划时代的延续,而不是回到战争方式去夺取胜利的重演。

共产党人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严惩腐败,不能为个人私利而忘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崇高理想信念依然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性标致。

我们未来的长征不应再带上残酷的色彩。

虽然也将是波澜壮阔的,甚至是艰苦卓绝的,但在长征精神哺育下,将以快乐而凝聚一切力量进行新的长征。

纵观以上,重走长征的意义是巨大的,是必要的

历史长征路线导游词

【第5句】:6十字的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里就是当年红

方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从

开始,直到

,沿途

公里都是红军战士一步一步丈量过的,也是开国将帅、一步一步走过的,更是、等领袖人物一步一步经过的。

‍  为了缅怀先烈、纪念那段峥嵘岁月,现在沿途都种了

树,修建了

纪念馆。

  今天我们将沿着先烈、将帅、领袖的足迹,走上一段,感受一下当年的艰辛,学习一下他们的勇气

请跟我来

重走长征路导游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路上的山山水水可都是险山恶水,还有后面的国民党的军队围追堵截,能在这样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重围,走向可以燎原之势,红军不简单啊,她走的长征是播种机,是先锋队,是宣言书。

她是一群有着蓬勃生民力的军队用血内走出来的路,永远是要人民牢记的征程,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长征精神是一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一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拼搏的精神,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中国革命必将成功,中国人民必将胜利

我们不会把未来的事当做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挑战,而是将它看成是对信念的考验,你们心中还会对重走长征路畏惧吗

重奏长征的导游词开头怎么写

设大米为5X 9X-5X=132-28 4X=104 X=104除以4 X=26 26乘9=234 26乘5=130 面粉234袋 大米130袋

重走长征路简短导游词

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这儿是你们此次红色之旅西安站。

众所周知,陕西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内留下了许多意义重大的革命遗址,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和西安事变旧址就位于这些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列。

它们也是我们今天游览参观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们的汽车将前往的是四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也就是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所在地。

汽车到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八办的发展历程。

1935-10,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因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极度缺乏,周恩来便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交通站。

由于当时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采取镇压政策,因此交通站只能秘密建立。

刘鼎来到刚建成取名正待出租的“七贤庄”查看时,见这里离西安火车站比较近,交通方便,便租下此地,以德国牙医温奇-冯海伯博士的牙科诊所为掩护,建立了我党和红军在西安的“秘密交通站”。

交通站建立以后,开始为红军采办转运医疗器械、药品和通讯设备。

1936-12-12,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秘密交通站成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

八办建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招收和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壮大革命力量;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前线领取、转运和采购战争物资。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伴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8-25西安红军联络处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同志任党代表。

1938-8,八办在国民党统治区正式对外公开,直至1946-6,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全面内战,办事处被迫奉命撤回延安。

在八办开展工作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办事处人员遇到许多困难,然而面对敌人的严密监视,甚至暗杀,办事处人员毫不退缩,遵照党中央提出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26568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