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州市导游词作文
滕州导游解说词 100字
导游词有卖的呀.而且有时年审或不定什么时候旅游局还有叫人买呀.而且如果是当地导游词的话,最少少你在报考时就有!如果你是转证过去的话,也肯定有啊!!!要不你问问别人拿书去看不是更好?!
明显陵导游词作文300字左右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侯,大家可以叫我侯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北京的颐和园。
许多游客来到颐和园,游完景点后,感觉就一个字 “美”。
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颐和园的“美”吧。
我们进了大门,绕过大殿,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名的长廊。
看
柱子是绿漆的,栏杆是红漆的。
大家仔细看,能看到头吗
这条长廊共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大家再往横梁上瞧,都是五彩的画。
这个画的是人物,那个画的是花草,还有的画的是风景。
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的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两旁还有花木,微风吹来,有没有使大家神清气爽呢
长廊里的画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乾隆时期,乾隆的母亲特别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游览长廊,一边听宫女讲故事。
有些故事她特别喜欢就让宫女反复地将给她听。
可时间一长,宫女肚子里的故事都讲完了,以前的,也都想不起来了。
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给乾隆的母亲讲一个故事,就画一副画贴在长廊上。
太后呢
因为年迈眼拙,看不清彩画,对此竟毫无察觉。
据说,这就是颐和园长廊彩画的来历。
走完了这条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大家可要仔细看看,山上和山下的风景可不同呦
大家抬头看,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那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下面的宫殿是排云殿。
一会儿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再细致的欣赏一下颐和园的美景。
请不要乱扔垃圾、果皮,不要乱涂乱画,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下午五点整在颐和园大门集合,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
祝你们玩的高兴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如果让你当导游,写一段导游词,介绍你游览过的一处名胜古迹
首先要有一段的自我介绍和,然后是对某个熟悉的景点的讲解,可依次介绍景点历史和发展现状,发生过的著名事迹,一步一步带领着大家感受景点的独特之美。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黄山,我是某某旅行社导游。
我姓刘,我们即将要开始今天的旅行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脱离队伍。
黄山最著名的美当然要数他的奇峰之多,对于奇峰到底有多少个还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可以来统筹,这里竞秀,峰峰称其,各有特色,各具神韵。
历史上曾先后命名的36大峰,36小峰。
而随着旅游景观的不断开发,又有10座名峰人选,总结起来这80多座山峰高度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在我右手边的最高可达1846米次之(1841米),排行老三(18
【第29句】: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游客朋友们可以看一下周边石雕上面的介绍,每一座峰都有他独特的历史文化,希望大家玩的开心
龙潭山导游词作文500字
吉林市龙潭山,位于吉林市区东部,西临松花江,占地202公顷,最高峰“南天门”海拔3
【第88句】:3米,相对高差194米。
龙潭又名水牢(锁龙井),山上有建于公元4―5世纪的古城遗址及锁龙的水牢*(锁龙井)、旱牢,还有建于清代的龙凤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古建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山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它与朱雀山、玄天岭、小白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
这里风景幽美,是个旅游、度假胜地。
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
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
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
龙潭又名水牢(一种锁龙井),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
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
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
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
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能够让你把吉林市的全部胜景景物尽收眼底。
怎样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香山公园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北京香山公园参观游览。
我是大家的景点讲解员小张。
今天大家在香山的游览就由我全程为大家服务。
在此,希望大家在领略香山的烂漫枫叶以及古典园林文化之美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一份愉快的的心情和美好的回忆。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我们今天的游览。
香山在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东麓,这里层峦叠嶂,海拔577米,满山是黄栌树,霜后呈深紫红色。
陈毅诗“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即指黄栌树叶。
霜降时节,香山方圆数万亩坡地上红艳似火,远观以为它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椭圆的树叶。
香山观赏红叶绝佳处在森玉笏峰小亭,从亭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似红霞缭绕,情趣盎然,成为北国著名的秋游胜地。
香山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
其形酷似“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景色秀丽,名胜遍布,风光旖旎,极富自然野趣。
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
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当冬雪初晴,一片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旧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这里。
香山寺,在香山公园内蟾蜍峰北。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为香山诸寺之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唯有寺内的“听法松”依然屹立。
香炉峰,俗称鬼见愁。
在香山公园西部。
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顶可饱览香山全景。
近年已建有缆车索道,牵引登山。
双清别墅在香山公园内香山寺下。
这里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
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
1917年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并以此为名。
别墅淡雅幽静,山水树石顺其自然。
清泉大聚一池,池边有亭,亭后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丽非凡。
在此春日赏花,酷夏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绮丽,称为香山“园中园”。
眼镜湖,在香山公园北门内。
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此得名。
湖的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
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
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
见心斋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
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修葺,是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圆形水池,清洌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
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
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心斋。
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
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留连忘返。
当年乾隆帝曾在此读书和赐宴臣僚。
香山公园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早在1186年就出现了人文景观。
香山寺曾为京西寺庙之冠。
香山四季美景不断。
如果把北京西郊比作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后花园。
那么,历史悠久的香山公园便以春天山花烂漫,夏日清爽宜人,深秋红叶飘丹,冬林银妆素裹的自然景观,成为北京西郊的绿谷氧吧。
公园内树木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6%,仅古树名木就有5800余株,占北京城区的四分之一,公园具有独特的山川、名泉、古树、红叶资源。
香山红叶驰名中外,1986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为首都秋季最靓丽的一道景观,每到深秋时节,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齐聚香山,共赏秋色。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的游览已经接近尾声了。
相信大家一定领路到丹枫烂漫锦妆成,要与春花斗眼明的红叶美景。
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祝愿以后的每一天都能想今天一样快乐,像这满山红叶一样如火如荼
期待我们下一次再见
滕州荆河公园作文300字
荆河公园是滕州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善国中路的南端。
走进荆河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
假山有七八米高,上面的石头千姿百态,有的像顽皮的猴子在玩耍,有的像笨拙的乌龟在爬行,有的像凶猛的老虎在吼叫…… 我们走过小石子铺就的路,一个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映入眼帘,湖上有几座桥,有拱形的单孔桥,还有曲曲折折的九曲桥,有屋顶形的五孔桥,还有普通的平板桥。
景物在水中的倒影真是一副美丽而奇妙的图画,缓缓波动的水纹摇曳着倒影在轻盈地跳舞,宛如仙境。
在水的映衬下,蓝天更蓝,白云更白,河水更绿了。
湖边上有几座亭子供游人们休憩。
坐在船上,可以看到在水中嬉戏的鱼儿,鱼儿有的在水中捉迷藏,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在吹泡泡,泡泡时而大时而小。
公园的西南面是动物园,里面有长颈鹿、兔子、孔雀,蟒蛇……最引人注目的是猴子,猴子有的在妈妈怀抱里睡觉,有的在朝游人扮鬼脸,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荡秋千,它们都无忧无虑。
荆河公园还有游乐场,旁边一片小树林供人们休息。
游乐场可是孩子们的天堂,有滑冰场、遛马场、打靶场、旋转椅、蹦蹦床、碰碰车、跷跷板、滑滑梯,可以让你尽情玩个够;小树林则是大人们常去休息的地方,石制的或竹制的椅子散布其间,供人们使用。
荆河公园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她凝聚着滕州人民的智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左公柳(1oo)字
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道柳,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清代晚期著名儒将。
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偏爱。
据传,十九世纪下半叶他为收复新疆而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
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
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谥号“文襄”,而人们对他最没有争议的纪念竟是一种树,并不约而同地呼之为“左公柳”。
可见和平重于战争,生态高于政治。
环境第一,生存至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32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