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朱元璋》剧本台词丨第4集:李善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略片段
朱元璋:元章来晚了,请老师原谅。
李善长:元帅,这几天元帅的所作所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了再三,决定不再谦虚,冒昧前去拜访。如果孟司令不放弃,我愿意尽我微薄的力量来帮助你。
朱元璋:真的吗?老师,请瞻仰朱元璋。
李善长:绝对不行,指挥官,快起来吧。
朱元璋:元张有老师帮助他,就像当时刘玄德请诸葛亮一样,他会从梦中笑醒。
李善长:元帅可能比刘玄德好,但我不敢和卧龙老师比。元帅。
朱元璋:别叫我元帅。法警只是想愚弄外人。就叫我元章吧。
李善长:不合适。我听说你的兄弟都叫你上上。这是一个很好的标题,既清晰又不落俗套。我也可以叫你上上吗?
朱元璋:是的,当然。你称我为上师,我称你为老师。老师请进,看茶。
李善长:长官,我先问一件事。
朱元璋:你说。
李善长:城破后,我劝你把粮食一半分给百姓。你心里不舍,可为什么几天后就把这六千担粮食全部给了老百姓呢?
朱元璋:老师,请先坐。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理解您的深意。说实话,我真的很舍不得。当晚我彻夜未眠,直到天亮我才意识到。我赢得了人民的心和思想。
李善长:上级非常聪明,在某一点上他是透明的。当今世界,名号各异的元帅数不胜数。拥兵自重的人不少,但真正得人心的人却不多。上级刚刚起兵,重点是造势。什么是气势,下属认为最大的气势就藏在老百姓的心中。
朱元璋:是啊是啊,老师,我们生来就是牧牛人,所以知道粮食有多么珍贵。我们的父亲、母亲、一个兄弟和两个姐妹都被饿死了。那时候,如果家里有半斤米,他们就不会死。爸爸妈妈走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一碗粥了。我还清楚地记得,粥里只有十三粒米,我们的爸爸妈妈没有吃,所以就死了,而我们至少活到了今天,老师,一把米就意味着一条命。
李善长:不只是一条生命,更值得很多人的心。 10多年来,自然灾害不断。纵然英雄豪杰纷纷造反,也都说是在抗元。你认为他们真的这么做了吗?元朝建立至今已有八十、九十年了。为什么他们现在不反抗呢?说白了,就是因为现在的朝廷不公,世道无情,到处百姓挨饿,家家无粮。叛乱被饥饿所迫,叛军想要生存。
朱元璋:老师,您说得对,您知道吗?放粮通知一发出,方圆数百里的人们都蜂拥而至。元章十天内集结了三千叛军。我能给他们什么?顶多只是吃一碗饭,他们就可以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去经历生死。
李善长:但是上级的这碗饭还是有希望和公平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愿意与你同生共死。
朱元璋:老师,元章起兵不久,实力弱小。然而天下大乱,强大势力无处不在。一不小心,我们的小队就会被元军击败,或者被其他叛军吞并。老师,怎样才能站稳脚跟,发展伟大事业呢?这是我们现在最着急的事情。请教我。
李善长:我三句九字,呈上上。
朱元璋:快说。
李善长:筑高墙,广积粮,慢慢称王。
朱元璋: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广积粮,慢慢称王。
(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九个字的价值,直到十多年后,开元创立时,我才意识到正是这九个字的策略让我飞升登上王位。)
李善长:所谓筑高墙,就是脚下有根据,身后有城。一旦站稳了脚跟,就可以慢慢发展了。你绝对不能往秦和慕楚的方向走。如果你胸怀大志,才华横溢,今天就会被A、B联盟打败,明天就会臣服于B、D联盟。表面上看似东征西讨,积蓄声势,实则却陷入了流氓土匪的圈套。
朱元璋:老师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些叛军终日互相厮杀,实力已经消耗殆尽。元章早已承受着削骨般的疼痛。
李善长:所谓广积粮,就是指力量的积累,特别是粮、草、兵、马、军械的积累。不能积累的人就少吃,少争。但能积累的人,就能让田里的庄稼重新生长。庄稼会生长,你手中的兵马会繁衍出更多的兵马。
朱元璋:说得好。
李善长:最困难的可能就是慢慢当王。古往今来,天下越是混乱,人们就越想称王称霸,而且往往都渴望称王称霸。他们手里没有几把刀枪,就先自封为天王、地王、龙、帅虎等等,那他们呢?欺负有权力的人,比吓唬有权力的人更糟糕。这片土地上无论走到哪里,方圆百里之内,都能数出几十个王。有一天,上位者一定能成为国王,但他现在绝对不能这样做。现在上级应该专心练兵,积蓄实力,宁可低调,也不可炫耀。就算到了可以加冕为王的日子,也是越晚越好。为什么?因为那样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朝廷会率先出兵镇压你,就连全国各地的叛军也会对你侧目而视。
朱元璋:元章记住了。
李善长:我再说一遍,筑高墙,广积粮,慢慢称王。有了这三者,上位者就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称霸天下。
朱元璋:第一,老师说了什么?统一世界?我,我没那么有野心。
李善长:上位不想称霸天下,何必聘用我李善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taici/show-49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