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_高中读后感800字
最近,在每周的读书课上,我仔细阅读了余秋雨老师的《文化之旅》。起初,我只是把它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读,但慢慢地,我就沉迷其中了。
20世纪80年代,于老师身居高位,被选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然而,他却突然辞去了一切行政职务和高级职务,只身前往探索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跋涉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正是这千里之行,凝结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
我手捧一本《文化之旅》,循着作者字里行间的笔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遍了世界。合上书,旅行结束了,我陶醉在祖国雄伟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心中的一些疑问不由得释然了。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些新的疑问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这本书写的不仅是历史上的过客,还有一生漂泊的落魄文人;既有有时间守护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后裔,也有朴实善良却无知地剥夺自己美丽的人们;不仅有莫高窟的神秘与神圣,还有黄河文明的兴衰史;不仅有江南的秀丽与秀美,还有寺庙的幽远与幽深。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来丰富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丰碑。文人的作用大概就是认识历史古迹恒久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并使其为人所用。它已经感染了几千代中国人。余秋雨这么做了。
至少他的《道塔》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本文讲述了一个历史悲剧和一个厚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令人心碎、痛心,让人为那个时代、为我们的民族发出无奈的叹息。 20世纪初,莫高窟被无知的道士王元禄接管。由于他的无知,他巧妙地把洞里珍贵的壁画涂掉,甚至把它们挖出来,换上神官的雕像;由于他的无知,他用洞中无价的国宝换来了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无数的银币。 “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被毁掉,不幸流失,给我们的子孙留下无尽的遗憾。”这是发生在我们祖先身上的历史悲剧,但它造成的痛苦却可以持续几个世纪。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性的时期,我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
读完《文化之旅》,我留下了苦涩的回味;那么漫长的一生之后我们会留下什么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996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