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如何教授语文阅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教学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为了省时、省心,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总结了段落的大意和主题,分析了作品的写作特点,并一路介绍。却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种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独立阅读。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尽其所能地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学习拼音这种识字工具,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借助注音的帮助,按顺序阅读本书。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指导、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介,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话与沟通。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是这一理念的落实。

2、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学生的阅读成绩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自觉、专心思考的习惯,阅读就没有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提醒学生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而是要静下心来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互动。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共鸣。

当然,阅读还需要培养学生勤写的习惯。写作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做标记和评论,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写下你的读后感想。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把阅读视为一种巨大的乐趣,释放出巨大的潜力。他们读得越多,就越感兴趣,读得越多,就越想读。日积月累有了这样的积累,何不担心没有丰富的汉语知识和提高汉语阅读能力呢?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读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在教授阅读之前,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已知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主题并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或者他们想知道什么?或者阅读主题并猜测文本会是什么样子?当学生带着强烈的怀疑意识进入阅读时,效果会是最好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课文的中心意图不断提出问题或话题,让学生不断产生阅读的欲望。当学生带着某种愿望或者为了实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总是充满着对阅读的期待、思考和探索,他就会永远保持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过程。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行自主探索。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非常重要。

4、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理解语言,我们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尤其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更为隐性的情感。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草原》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风光的课件,通过创设场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一段时,要抓住景物的词句,先读出感情,再读出情绪,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感动的。景和情感,然后将作者的感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受。当后面描述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时,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得到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水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140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