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至于什么是金融,书中说,金融的核心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一切涉及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价值或收入分配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是跨时空的研究,跨时空的价值交换为何出现、如何发生、如何发展等等。

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提到,中国几十年来的市场化改革改善了中国社会产业结构,使中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起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金融市场。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依靠金融市场,而不仅仅是依靠家庭来保障未来的生活。这也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然而,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金融产品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中国人民对未来更加不安。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内需无法增长,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依赖出口。作者通过对西班牙和英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个国家的持久繁荣取决于制度而不是掠夺。

随后作者在书中写道,朝代的更替总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与孤独。金融科技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本书通过追溯中国王朝更替的原因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向我们阐释了金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国家能否长期靠赤字国国债发展,与其制度结构密不可分。一方面,中国应该减少税收,或者至少控制税负的增长,让财富留在人民手中。同时,进一步让政府启动经济,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民间创业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中国可以继续依靠国债推动发展。不过,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政治制度必须放在第一位,否则财政赤字和国债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依靠赤字发展就没有希望。此外,作者通过对美国金融驱动的社会发展的分析,提出政府不如私营部门富有的观点,并鼓励民间金融的开放。然后分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降低其发生概率的建议。

然后笔者谈到了贷款消费。美国贷款消费模式的起点是缝纫机的创新商业模式。这就是贷款消费模式的开始。到1920年底,借贷消费和“先买后付”的方式已经蔓延到美国的各种耐用品甚至非耐用品市场。借贷消费的消费意识最初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抵制,后来逐渐被美国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以至于现在已经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和每个人的内心。事实上,借贷消费模式也是合理配置消费能力的一种方式。今天,这种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是中国今天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中国应该而且正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金融创新也是我们必须走的路。

正如笔者所言,“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这不仅迫使证券监管部门和司法执法部门继续对国有企业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上市公司无法在证券市场上出现独立的裁判者和执行者,而国家作为大股东拥有过多的相关利益,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股市在激励创新、鼓励创新方面发挥实质作用。只要股市不对民营企业开放,培育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是权力集团形成、推动法律深刻变革的最有利推动力,但中国的法律传统和中国关于法律作用的传统观念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经济发展越来越要求司法独立,这就要求司法独立。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认为,只有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才是合法的,中国传统的合法收入观念与股东权益保护的理念不一致,这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我国证券和公司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因此,为了发展健康稳定的证券和股票市场,我国必须积极推动相应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最后,也是我认为非常创新的一点,作者用经济学的视角来解释我国的三纲五常、儒家文化、孝道等传统文化,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比如“养儿防老”的理念,就是靠这个对——个儿子的早期投资,解决了老年无法工作赚钱的问题。金融证券通过调整我们的终生消费水平来提高我们的整体幸福感和社会福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国家能否通过金融证券提前花掉未来的收入,进而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19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