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

我认为,这本书是任何时期社会主义者、党员都应该读的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在当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是恩格斯写的,但它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基本原理。其出版背景是,19世纪末,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工人政党的壮大,资产阶级试图从思想上瓦解工人运动,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由于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他们一方面极力否定德国古典哲学,另一方面又歪曲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他们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破坏工人运动的思想基础,引导工人运动走向改良主义。为了反击对马克思思想的歪曲和诽谤,恩格斯写了这本书,并于1888年单行出版。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最重要的是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模糊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模糊认识目前非常严重,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据我所知,我学生时代的政治教科书大部分都是结论,而且是高度浓缩的结论。没有争论,没有讨论,怎么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这个问题在随后的任何时期都没有得到解决。真正的解决方案。所以,当不清楚或者为什么的时候,就谈不上坚持和应用。当原理讲不清楚时,就很难识别和反驳错误的观点和误解。这种看似合理的谬论,有偏见(即使水平很低)甚至深信不疑也是合理的。

最近的会议和一系列文件都提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本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确实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恩格斯说:“在这两本书中(另一本书是《反杜林》),我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迄今为止我所知的最详细的解释。”列宁也多次阐述过这一理论。著作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在这两本书中,他们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最清楚、最详细……就像《共产党宣言》一样,每一本书都是所有阶级的必读之书——有意识的工人。”

结合《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我们来谈谈恩格斯总结的要点。

1、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的关系。哲学诞生于人类无知的时代。在自然科学尚未诞生的时期,哲学承担起了解释世界的任务。它不仅解释自然,而且解释社会。

哲学家相信,存在一个原始系统可以解释世界为何如此运作。他们提出了各种系统来解释世界。他们相信世界及其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历史都按照系统的规律运行。就是这个系统的逐步实现。

但十四世纪以后,自然科学首先与哲学分离。地质学发现了自然的结构;古生物学和考古学发现了古代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遗迹;生物学发现了细胞,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的繁殖和分化发展而来的;物理学发现了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组成;化学发现了元素和各种反应的原理。人们在自然领域不断有发现,对自然过程相互联系的认识不断推进,并逐渐从发现的事实中勾勒出对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景。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哲学被无情地摧毁了。现实证明,自然哲学用概念和幻象来代替未知与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失的事实,用猜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填充。也许某些天才的想法预言了后来的一些发现,但同时,大多数都是被现实证明是荒谬的见解。

排除自然哲学的关键在于,它们的各种自圆其说的体系只是源自哲学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只是人类心灵中现实的反映。现实决定想法,想法可能与现实不符。无法判断实际操作情况。

自然领域的哲学如此,社会领域的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亦如此。我们根据事实制定了一个体系,并相信世界按照这个体系运行,并且会逐渐实现这个体系。

自然科学是如何一步步发现自然界的各种普遍联系并逐步提高认识到今天的程度的?自然科学领域运用方法的关键是从现有的事实出发,从物质的实际形态和运动形式出发,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认识,发现、认识、总结、认识。应用规则。在这个时期,难免会构想出各种联系,并将其落实到事实中,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证明这种联系。自然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误解,并且可能会出现长期的误解。然而,自然科学承认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迄今为止所有的发现都是过程。关键是要坚持这套事实,从事实出发。不断发现认识现实的模式并更新方法——个科学方法。

马克思认为这种科学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社会领域。一切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总结规律,发展规律和运用规律来指导实践。这样,就像科学世界一样,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理论,与时俱进。

所以马克思说他所说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方法。列宁还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这种科学方法要运用到实践中。他本人将马克思的理论运用到革命实践中,取得了俄国革命的成功,并发展了新的理论。

2、黑格尔抛弃了他所谓的“形而上学”的旧思维方式,提出了辩证法,认为事物不是静止的,世界不是既定事物的集合,而是过程的集合。马克思说,黑格尔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描述辩证法一般形式的人,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出发点错了,把一切搞颠倒了。他相信有一个终极理论可以解释现实中的一切,而现实世界就是一个理论。实现,但实际上,现实是起点,理论是现实在人心中的形象。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绝对概念”是对造物主信仰的虚幻残余。他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产物,并不是精神产生了物质。然而,他反对称之为唯物主义。他把18世纪所表现出来的带有上世纪机械唯物主义残余的唯物主义视为唯物主义的唯一内容,并认为自己的思想与唯物主义并不相符。但费尔巴哈观点的关键问题在于,他的理论以人为出发点,但这些人却脱离了具体的生活世界。他们是虚构的人物,适合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情况。把人放在现实中,把他们当作历史中的人。

3、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的一个区别是,自然没有意识,只是按照一般规律相互作用,其中发生的事情没有预定的目的。

历史进程是受内部一般规律支配的。尽管历史上每个人的预期目的都是分散的,似乎都是偶然的,但人们的期望很少能实现。许多预期目的相互干扰、相互冲突,或者这些目的一开始就无法实现,或者缺乏实现。方法。因此,无数个人欲望和个人行为的冲突在历史领域创造了一种与无意识自然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完全相同的情况。然而,表面的机会总是受到内在隐藏法则的支配,而问题只是发现这些法则。

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有意识地预期的目的来创造自己的历史,而这些向不同方向运作的许多欲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的综合力量就是历史。旧唯物主义认为,在历史领域发挥作用的精神力量是终极原因。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无论是表面动机还是真实动机都不是历史事件的最终原因。他认为,这种动机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而是在哲学意识形态中从外部寻找它,然后将其注入历史。

马克思认为,近代历史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最终是由经济解放、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总之,如果只能选一本马克思恩格斯的书看的话,我会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的正文只有54页。读几章小说,刷一会抖音,完全不难。如果想进一步扩大认识,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一起读一读。对于唯物史观的运用,有几本超级经典,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国内战》《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起源》状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73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