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芦花荡》读后感

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文章是孙俪的《芦花荡》。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主角是一个老人和两个小女孩。老人每天晚上进出水甸,运送粮草,护送干部,还负责内外交通。但他在水上行驶时,并没有带枪。他只靠着灵巧的艾蒿和水鸭般的游泳技巧,在数千亩芦苇荡中穿梭,却从未出过意外。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他很喜欢的女孩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轮船。为了救小女孩,大女孩受伤了。原本对自己划船能力非常有信心的老人,因为这件事感到非常愧疚。他发誓要为大姑娘报仇。他说:“他们打伤了你,你失血过多。我明天给你打电话。”十个人流血了。”果然,第二天,老人只身前往,他巧妙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诱敌,老人设下陷阱,让日本人钻进去,他在洞口绑了钩子。老人提前潜入水底,掌握了日本人的活动规律,于是用莲蓬引诱日本人。日本人洗澡时,老人在船上放了一大捆莲蓬,刚把莲蓬剥下来吃,船就向日本人驶来,然后一圈回来,其实就是把日本人诱入陷阱,最后一举把他们全部杀掉。故事的结局是他成功为小女孩报仇。

文中的老人既自信又谨慎,又勇敢又足智多谋。虽然他年纪大了,但他一点也不惧怕敌人。他憎恨自己的敌人,就像他关心自己的人民一样!但老人的过度自信和大女孩的伤害告诉我们,我们对工作不能过于自信,必须脚踏实地,要有面对困难和敌人的勇气。这篇文章里不仅有大英雄,还有小英雄——个大姑娘。战争年代,她和小女儿在敌人的炮火中打滚,在高粱地里冒雨过夜。他们一晚上要翻过无数车马路,翻过好几条沟渠,浑身发着高烧,浑身发冷。它从未停止过。这两个小女孩表现得勇敢坚强,既让人敬佩又让人怜惜。虽然作者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她坚强、勇敢、顽强、不屈服的精神却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的好榜样。

这篇文章不仅情节精彩,而且令人难忘。还有很多句子和段落,你可以仔细阅读。比如“薇子还在那么努力地向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空”。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拟人手法。它将魏子比作人,仿佛连他们都有战斗意识,而白洋淀人民顽强不屈,英勇抵抗。敌人的精神。表面上写的是芦苇的茂盛,实际上写的是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奋斗的力量。这里的芦苇是白洋淀的人。芦苇的目标是天空,白洋淀的芦苇就是白洋淀的人民。人民的目标是结束战争、取得胜利,让家园恢复生机和欢乐。他们追求的是光明、广阔的未来。那么我们如何感受老人高超的划船技术呢?正如这句话中所说的“月夜明媚,如果人们的眼睛再敏锐一点,就能看到芦苇塘里伸出了一条小船,湖中,像一条‘芦叶,向东南奔去’。” “眼睛”让人生动地感受到老人高超的划船技术。作者的比喻也很轻松,将船比作芦苇叶,突出了它轻便的特点。着实让人佩服老人的力量有多大。文章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排比、拟人、象征等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发人深省。

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老人、大姑娘、小姑娘的赞美和敬佩,也表达了对老人、大姑娘这样的白洋淀人民的赞美和敬佩。残酷的战争岁月已经远去,但当前团结一致、顽强抗敌的精神决不能丧失。让我们继承和发扬白洋淀人民保家卫国的乐观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96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