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读书笔记2000字

《从晚清到民国》读书笔记2000字

本书阅读笔记摘录:

“论私生活,与前朝的‘肮脏唐臭’相比,西王母算得上是宫里的尼姑了。”慈溪——条评论

”记得深夜听胡老师讲课,听《二如篇》、《无我篇》、《水经注》的各种考证,回来后感叹:国破家亡,皆如此。胡适大思想家,还在草堂里琴棋书画,渺小如凡人,不忍为之。”国难当头仍考证胡适的——条评论

俗话说,“好书者,乃至善者”,这是《旧中原》中图阿Q的自责之言。 —— 人人都能吃米饭,这是事实。 “成为第一秀才”只是一回事,并没有所谓的外行。英雄有亿万,但出路只有一条,这条路上的堵车之大可想而知。 —— 科举考评

“作者是一位来自中国农村的山民,习惯了庄子所说的‘泥中尾巴’任性而自由的生活,对寺庙文学毫无兴趣。” —— 介绍了自己

介绍:

与去年风靡全国的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一样,这本书《从晚清到民国》最初是用英文写(或讲)的,是一本“入门”书。唐德刚老师的《中国近代史》。除著名《中国近代史》作者蒋廷黾外,黄仁宇、唐德刚、蒋廷黾三位历史学家都有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我很荣幸成为他们的校友。

如果让我来形容哥伦比亚,我会说它精明、精致、物质、自由。凌晨四点灯火通明的图书馆里,扑面而来的昂扬斗志大多不是针对学术的,更多的是面向政治的。不远处就是华尔街,灯红酒绿,名利双收的上流社会。但或许正是因为离金钱如此之近,那些能够留下来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才思想更加自由。

除外交史外,唐德刚先生的其他代表作还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记》、《顾维钧回忆录》等口述历史。至于近几年的新书,如果你对哥大口述历史专业感兴趣,可以看范海涛的《30岁以后的留学》。这本书并不高深,但传记作者总是很擅长写文章,不是吗? 《李开复自传》也是她写的。

唐德刚老师是一个大炮般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学院派主义,但你可以看到快乐、恩怨和知识分子的骄傲。你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位老人在众人面前有说有笑,吹牛、笑骂、“我的朋友李宗仁说……我的老师胡适说……”

作为一个学者,这确实缺乏严谨性和客观性,但他就是这么有趣。中国近代史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深痛,也是文科生的深痛。今天,在大国崛起的今天,我们回顾那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却问题重重的时代,汲取教训,居安思危,继续前行。选择这样一本不那么像教科书、爱恨分明的书,似乎很有趣。

我重申一下,本文不涉及1912年以后的历史,而只涉及1840年至1911年这段时间,也就是教科书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往期书评:

在分享我的笔记之前,我想先分享一篇书评。作者是2015年的我。

我跟大家分享,并不是因为它写得好,而是因为我的祖父看到了我的这篇小书评,觉得很有趣。他还和我讨论了这个问题,并鼓励我继续写下去。现在过去的人已经去世了,我很想念他,但也无济于事。然后跟大家分享这篇他有些欣赏的短书评。

唐德刚,历史学家、传记作家、红色学者。他拥有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唐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大师,也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口述历史的主要推动者。代表作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史》、《晚清七十年》(本书为缩编本) )、《袁氏治国》。

唐老师的《从晚清到民国》非常适合有情怀的读者。从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到1911年辛亥革命,晚清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历历在目。 ——一边笑一边骂历史,一边悲喜一边谈人生。本书并不是一本难以理解的学术著作。这是一项涵盖古代和现代的比较研究。这是一部辛辣又幽默的抱怨合集。每一句话都充满血肉,充满感情。老师是一个情怀高尚的人。他是海外钓鱼岛运动最早的参与者之一。他曾代表纽约地区华人撰写《保护钓鱼岛宣言》,并亲自送交日本驻纽约和华盛顿使领馆; 2002年,82岁的他发起全球征集一亿签名运动,抗议日本右翼登陆钓鱼岛。

唐先生善于辩证地谈论晚清人物的黑暗和颓废。这不能完全归咎于皇帝。事实上,皇帝努力了,但并没有什么用:康有为造就了一代热血青年,但他仍然只对西学感兴趣。一个肤浅的妄想者;慈禧老太太生活奢侈,挪用造船钱给自己过生日,这是应受谴责的。但如果你能回到那个时代,你就一定能比她优秀吗?袁世凯是一只比老狐狸年长的老狐狸,但他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精神却不能不令人敬佩。

唐老师善于讲生动的故事—— 相比蒋廷黍老师对中国近代史的犀利剖析,唐老师的书更加生动、有趣、人性化。读历史,就是看他建造高楼、招待宾客。眼看着自己的楼倒塌了:太平军叛乱,开始内乱;邓世昌高喊“沉没吉野”,为国捐躯; 1894-1894年的甲午战争注定了清朝的灭亡;改革仅仅一百天就失败了,他本来可以逃脱的。谭嗣同在监狱的墙上写下:“我将剑横过脸,笑向天空,肝胆完好”……

清末七十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期。黑暗颓废却又气势磅礴,满街都是迂腐愚蠢的人类。与此同时,救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涌现。无数人为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前三步后退两步。一路走来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他们却走到了今天。成功与失败交织在一起,华丽的绽放与血腥的牺牲并存。是非、成败,留给后人去评判。

如果你是一位讲情怀的历史爱好者,那么《从晚清到民国》将带你走进1840-1911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780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