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3000字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3000字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连续几天40度的高温,只是懒人整天窝在家里,看看书,或者上网,喝杯茶,晒晒太阳的借口。书,在柔和的灯光下。接下来,慢慢地、仔细地读,感觉真好。

我不跟任何人争论,也不愿意跟任何人争论。我热爱自然,其次才是艺术。我手中握着生命之火取暖。等火干了,我就准备离开。 —— 杨绛,兰德诗翻译

这几天,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三个人》。一口气看完,很想写点什么,但一直没开始。因为这几天我都沉浸在杨绛的情绪里,走在她编织的梦里。喝茶、听音乐、看小说,我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其中的精彩部分,读得我泪流满面、声音哽咽、读得心痛。

第一次接触杨绛老师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中。她以平实优美的笔调讲述了钱钟书的有趣故事。连钱钟书都认为“文笔好,不言而喻”。 ”(《回忆钱钟书与围城》,钱钟书散文集《生命的边缘》)我什至觉得她是一个聪明灵巧的女人,后来我才真正看到了她的智慧,而小说《沐浴》、散文集《干校六记》、名著《堂吉诃德》的翻译,让她走出了钱钟书的光环,变得和丈夫一样高。永远在这个世界上。历尽风风雨雨,我们晚年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年老和疾病却把我们推到了尽头,我们也到了生命的尽头。”“1997年初春,A袁去世了,1998年底,钟书也去世了。我们三个人又分开了,就这样……现在,只剩下我了。”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是《我们三个人》。

这部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两个人老了》、《我们三个人迷失了》、《我独自想念我们三个人》。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痛苦?一个八十、九十岁的老人,先送走自己的女儿,再送走一生的丈夫,然后一个人度过自己的时光,默默怀念他们三个人走过的每一天。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辛勤的劳动,都是由内心流淌的撕心裂肺的情感所形成的。全书没有撕心裂肺的话语,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矫揉造作。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心痛和淡淡的感动。每一点乡愁都让我们感受到爱、渴望和美好的回忆。

《我们三个人》让我进入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不分年龄,互相敬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妹。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

“我们三个人,但又不止三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变成几个人,等阿原(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长大后,她会像长辈一样照顾我姐姐,她会像妹妹一样陪伴我,他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阿原经常说:“我和爸爸是最好的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皮的孩子。我的父亲不配做我的兄弟,只配做弟弟。”我又成了老大了。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媛都是好学生……他个子挺高的,要不是他穿衣服,吃饭,我们母女俩都需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而且他很虚弱……他们两个会结成联盟,一群人反抗我……他们骄傲地说,“妈妈有点傻!”我确实是最傻的……我们会取笑钟书的各种笨手笨脚的,有时我们夫妻俩结成一帮,说我们的女儿是个学者,真是个傻子,真是个傻子。

我觉得这段话是杨老师这本书的亮点。这一段总结了一家三口在相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他们并不是传统家庭所要求的:父亲就是父亲,必须有父亲的尊严。而这个家里的父亲大多是个调皮的男孩,与女儿争夺食物和智慧,但彼此之间也是“哥们儿”;作为母亲,母亲必须有母亲的形象,而这个家庭中的母亲有时很软弱、胆怯,她需要女儿的保护;作为一个女孩子,就得表现得像个女孩子,可这个家里的女儿却常常嘲笑妈妈傻,还要求爸爸叫她“哥哥”,做妈妈的保护神。

在这些角色的转换中,不断地因时因势而变化,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就像调制的不同鸡尾酒一样,都好喝,无穷无尽。色彩,无尽的感情,随心所欲,却又合理又经得起批评。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早年在三毛的一本书中读过的一句话。原句我已经忘记了,但意思还记得很清楚。这是写给何塞的,可能意味着:我们在一起。此时,我不仅是你的妻子,更是你的朋友、你的母亲、你的女儿;你也是我的爱人、我的父亲、我的孩子。

几年前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对婚姻有一些感触。应该是这样的吧?心灵相通,我们彼此了解,就像我们已经认识一样。我喜欢这样,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要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建立这样的一个家,到底有多难呢?一个人需要从神那里得到多少恩惠?您需要多少年的培训?

《我们三个人》让我听到了深情的低语。杨老师的文笔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夸张和华丽的言词。但这样的描述实在是太痛苦了,让读者泪流满面。

噩梦中,女儿来告别,这是人生永远的告别。

“她把我拉到驿道上,陪我往后退了几步。她扶着我说:‘妈妈,你想要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让我回老家去,妈妈……妈妈……’

……我的心充满了泪水,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我把手放在树上,把头枕在手上。滚烫的泪水从我的胸口涌出,流到了喉咙。我艰难地咽了口口水,但我的力气太大了。我的胸口充满了泪水。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一堆血淋淋的东西从地下的石头上掉了下来。冷风吹到我的胸口。填补漏洞。疼痛难忍,我赶紧跪下,将血淋淋的东西揉成一团,塞进胸口。还好,血迹不少,所有的泥土碎片都被冲走了。我用一只手抓住裂缝,另一只手压住它以保护它。我感到恶心、头晕,生怕摔倒在驿道上,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客栈……”

白发人送黑发人礼物,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之间的感情,读者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不敢详述。

这样的句子在第二部分随处可见。

第三部分,随钱钟书老师在国外生活的片段写得自然流畅,易于掌握。生活中的小快乐和小烦恼真是太可爱了。在记忆的眼里,他们都是可爱的。

《我们三个人》让我感受到了人格的光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苦难是一种积累。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在革命中,他们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证明了这个知识分子大家庭中每个人的品格,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宁愿做可爱的人。而不是一个无聊的神,尤其是钱钟书老师,一生鄙视名利,不为名利所累,以诚待人。一位杰出学者的品格从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描写中突然清晰起来,同时也变得真实可爱。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些人的言论,骂钱老师一生不顾政治,只顾学习;骂钱老师一生不顾政治,只顾学习;甚至有人骂《围城》的作者过于文雅,脱离了当时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作者一定是一个不关心国家存亡、不关心众生痛苦的人。其实在我看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的人热衷于政治生活,有的人沉迷于名利,有的人只想学习知识,享受生活,成就第一,利益第一。这是可以理解的。关键不是伤害别人,而是造福社会。你不必认为你喜欢吃米饭,只要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吃米饭即可。如果你认为这样可以救国,那么大家就必须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中国有一心报国的政治家,也需要像钱钟书、杨绛老师这样一心学问的人。这样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真实的,并不可怕。 ***时期,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听他的声音,问他朋友的声音。朋友的声音可能远在千里之外,也可能远在百里之外。钟书坐在板凳上,他的知识也不得人心。他曾经对我说:‘出名就是有更多的人不认识你。’我们希望有几个亲密的朋友,而不是出名。”

“出名意味着更多的人不认识你。”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我对两位老人的生活状态非常钦佩。

对比当今社会人们的种种言行,我觉得两位长辈的气质是高贵的、可贵的。

合上书,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依然令人回味:在牛津的冒险、在餐馆里听争吵、在动物园里研究动物、1975年冬天的煤气中毒……美丽的花朵在不经意间绽放。

一开始,杨绛老师说我们分开了,做了一个很长的梦。醒来后,她责怪钱钟书老师没有等她,让自己如此无助和迷茫。钱老师说,这是一个老人的梦想,他经常做。是的!他们都老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梦其实就是作者后半生的真实写照。然而,他们却给我们,给这个喧闹的社会留下了几十年的风雨记忆,让我不止一刻地想念我。我到底在追求什么?为了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我做了多少不喜欢的事情?我为自己的心做了什么?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我不禁问自己,我很羡慕杨老师平凡而幸福的家庭,所以我努力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原来爸爸妈妈这么可爱,原来弟弟很爱和我妹妹一起玩,原来周围的风景这么美丽,所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闻到了香味花开又听见鸟鸣,这些感悟和美好都是《我们三个人》带来的,

“我独自想念我们三个人”,这句平淡的话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和刻骨铭心的思念。在现代科技的包围下,我们还能找到那些平淡却深刻的情感吗?当电话、短信让我们可以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不再需要问“云端是谁送来的锦书?”,但同时,我们是否也失去了“只有眉毛扬起,但思想在心里”?那么你死后的情感呢?当飞机、高铁让我们毫无阻碍地飞越千山万水,无论距离有多远,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心的距离也变得更近了呢?我们不再有“彭山无路可到,青鸟勤劳来访”的痛苦,但同时,我们依然有“春蚕至死不渝,泪水未干,蜡炬就会化为灰烬。“想你了吗?”现代人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略了平凡中的美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忙碌在生活的世界里,但有几个人真正认真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生活太无趣,但我们是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并体验到了乐趣?生活原本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依然可以享受其中的乐趣。正如歌曲中所唱的,“我曾经在黑暗中一遍又一遍地问问题,才知道平凡的事物来自平凡。”冷静才是真理。”我希望我塑造的角色是冷漠、安静、温柔、内敛的。我也相信“积累和收获”的原则。

杨老师似乎总是从高处往下看。她看透了生、死、离别。读得越多,我就越感到无知的痛苦和对作者难以言表的羡慕。不管怎样,谢谢《我们三个人》给我带来的美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064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