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2500字

我断断续续地读过《未来简史》。本书是《人类简史》的续集。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本书开篇立足现状,对未来做出大胆预测。过去几十年来,人类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三大问题。 21世纪人类的新课题将是追求永生、幸福、道成神。直到本书的最后,提出了数据主义——。一切生物都是算法,生命就是数据处理。

很多人不同意《未来简史》,包括比尔盖茨,但这些人仍然推荐这本书。 《未来简史》是比尔盖茨在20XX年夏天推荐的五本书之一,《人类简史》在20XX年夏天的推荐书单中。

事实上,这也正是作者的初衷。作者还在书的开头和结尾强调,他预测的重点不是做出预测,而是让我们讨论现有的选择。如果经过讨论后能够选择一条替代路径,让预测不会成真,那就更好了。如果你做出预测而没有任何改变,那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作者写完这本书之后,很多人能够参与到讨论和思考中,同时也并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甚至另辟蹊径。这就是作者的目标。

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知识悖论”,非常有趣,帮我解答了一点疑惑。我上学的时候,书本上就教导我,人类要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再过渡到封建社会,也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那么,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共存并且似乎会长期存在呢?作者写道,19世纪,马克思提出了杰出的经济见解,预言无产阶级将战胜资产阶级,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马克思忘记了资本家也能读书。随着社会主义苗头的出现,资本家也读了《资本论》,采纳了马克思的观点。比如资本家组建工会,改善工人待遇,让工人参与政治,拥有权力等等,工人他们不再想推翻资本家。这就是“知识悖论”。如果做出预测,那么预测就不会发生。

书中提到了家养动物,我对此有一些感触。人类开始农牧业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头牲畜。家畜的命运尤其悲惨,不是因为它们的死亡方式,而是因为它们的生活方式。毕竟,野猪或者野生动物也面临着来自狮子、寄生虫、自然灾害等的死亡威胁。乍一看,家畜不需要担心这些威胁。但正因为它们有生命,人类才用各种方式给家畜带来无尽的痛苦,同时又保证了家畜的可持续生存和繁衍。家养动物仍然保留了野生动物的所有身体、情感和社会需求,但农民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这些需求。这些动物被关在小笼子里,它们的角和尾巴被割掉,它们的母亲和幼崽被分开,甚至被选择性地饲养成畸形。母猪往往一生都待在猪圈里,怀孕、生仔猪、仔猪提早断奶、再次怀孕,开始另一个循环。母猪经过5-10个这样的周期后,就轮到被送走了。屠宰。

现在有很多素食者,或者出于各种原因不吃某些动物的人。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素食者,可能就是因为以上原因。几年前,我看到网易的丁磊在讲养猪,现在已经见效了。他的养猪方法或许值得借鉴。

书中提到,20盖洛普调查显示,只有15%的美国人认为智人的进化完全依赖于自然选择,没有神的干预; 32% 的人相信人类可能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但这一切都是上天精心的安排; 46%的人相信,正如圣经所说,人类是上帝用大约一万年创造的。即使在大学毕业生中,也有46%的人相信圣经中上帝创造万物的故事,只有14%的人相信人类的进化没有神的监督。即使在硕士和博士生中,也有25%相信《圣经》,只有29%相信人类纯粹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看到这里我想说:天啊!但这就是美国圣经、宗教和精神观点的力量。我们在惊叹美国人的同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国家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我们对某些中药方法的审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会怎样呢?外国人怎么看我们?这是未知的。所以,人还是要有大局观,还是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眼界、眼界,才不会被禁锢在某种思维局限中,成为井底之蛙。

书中提到,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类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无法利用科学来促进增长,因为人类错误地认为各种宗教经典和古老的传统提供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法老和巫师知道一些,宗教书籍记录了一切,包括对各种现象的认识。对未来的解释和预测。人类没有动力去探索新知识。传统观念将世界视为一个固定大小的馅饼,其隐含的假设是资源只有两种: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它们的使用量只能越来越少。事实上,资源分为三种:原材料、能源和知识,而知识是不断增长的,使用得越多,使用得就越多。正是现代社会的科学革命,打破了人类这种幼稚的观念,让人类能够追求新的知识,从而开辟了用科学推动进步的道路。

书的后半部分提到,人类真的有“自由”意志吗?我们所有的选择真的都是“自由”的选择吗?其实,“选择”做某事是大脑神经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而我们只能“感觉”到自己想要做某事,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这里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意识”。这有点像《西部世界》中的梅芙,她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机器人并计划逃跑。她以为自己选择了逃跑,但实际上她被植入了“逃跑”程序。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大脑的神经反应,科学家可以预测人们的行动,甚至比被试者更早感受到行动的方向。在大鼠实验中,通过在大鼠大脑中植入电极,可以控制大鼠左转、右转、爬梯子、探索等动作。一些实验中也使用了人类用的“颅直流刺激器”头盔。

人类为何能主宰这个星球?传统观点认为是智慧和制造工具,但作者认为,在一万年前,人类已经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也是制造工具的冠军,但他们仍然是不重要的生物,对周围影响不大。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2万年前的普通智人可能比普通现代人拥有更好的智力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面临着24小时生存的考验,需要更擅长制作工具,拥有更清晰的头脑,更敏锐的感受。那么缺少什么关键因素呢?作者提出,就是团结多人、协作的能力。蚂蚁和蜜蜂也能合作,但缺乏灵活性,常常分崩离析;大象和黑猩猩可以合作,但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只有智人才能非常灵活地与无数个体的陌生人合作。人类可以虚构想象并拥有“想象的社区”。他们可以虚构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份独立宣言、一个愿景等等,这就是虚构想象的力量。我认为语言也是人类能够灵活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智能时代的到来。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智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计算机意识仍然停滞不前。但“意识”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许非生物计算机不需要穿越意识,走人类进化的狭窄道路,而是走另一条通向超级智能的捷径。同时,计算机网络具有协作的先天优势。例如,目前在自动驾驶汽车中,智能很重要,不需要意识,只要它能安全地将我们送到目的地即可。

未来某个时刻,超级智能网络主宰这个星球,甚至超越星球,人类就没用了。会发生什么?这以前从未发生过。让我们试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想象一下,智能网络现在是人类,而人类现在是动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209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