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问道课堂》读后感

《问道课堂》读后感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高效学习?今年我带着这些问题读完了《问课堂》这本书。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

1、“高效课堂”的提出显然与当前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效率低下、效率低下甚至消极现象有关,或者与人们普遍对高效课堂的片面认识有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最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中受益越大,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效果越好。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出发,努力教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至于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高效课堂”只能是更高,但永远不是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方法”,但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这就是教师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教学科研的魅力。

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也就是说,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发展、成就高素质、高标准的人。 “高效课堂”的“效率”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好不好来衡量,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高效与否必须从效率和效果两个层面来体现和评价。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受益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上;有效性是指教育教学对学生影响的深度,包括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学习毅力。因此,高效课堂应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高水平育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该是高教学效率和高实效的有效结合。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把教育视为塑造人灵魂的工作。由此可见,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样的四十分钟,同样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由于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方法和策略,其教学效果往往有很大差异。有些课可能枯燥无味,而另一些课则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充满期待。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艺术水平。课堂教学必须既科学又艺术,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有活力、有情感、有美感。只有这样,课堂才有感染力,学生才能熟悉老师、相信老师、向老师学习、实现目标。

高效学习需要摒弃以往教师居高临下、灌输式的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一言堂”变成了学生敢于发言、学生讨论、互相质疑的“长句堂”,教师抛弃“师尊”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索,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认可的眼神、鼓励的手势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氛围。

2、如果想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小组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性别、性格、成绩、学生人数等因素要合理匹配,形成合作群体。我们一般采取“组内异构、组间同质”的分组策略,人数一般为4-6人。分组时尽量不为“小权威”、“合作落后者”的出现创造条件。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合作并不是在形成群体后就自动发生的。为了避免诸如开小差和流言蜚语之类的虚假合作,教师需要长期培训。

其次,合作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群体合作能力低,往往导致群体沟通水平低:不善于倾听群体成员的发言,只关注自己的发言,个人主义泛滥;当需要协作时,他们“各做各的事”,这并不能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小组合作技能包括倾听、协作、沟通、整合等技能。教师在日常训练中自觉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此外,合作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确定什么样的合作任务至关重要。适当的合作任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合作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任务;牵强的合作任务更多的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厌倦和反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小组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释放学习共同体的创造力。

3、改变课堂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必须解决好“活动与现实”、“释放与收藏”、“动与静”的关系。

课堂教学要“活”,教学要求要“实”。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里所说的智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系统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能否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夯实学术基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激发教学活力。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观点,只是形式上模仿别人,就会“活”出新的缺点。

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收放自如。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时,并不意味着放纵、听天由命,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放任教学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他们不控制学生的行为,没有规范要求,采取羊群式,无原则地容纳学生。这样的教育往往使学生变得无组织、无纪律、放任、懒惰、胆怯。性格苦涩。因此,教师要大胆、有目的地“放”,既要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又要在混乱中求秩序,收放自如,把握整个课堂。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动静分明。课堂要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习和创造。但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从头到尾不要动,尽量动静结合。

4、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也让我对教材有了新的定位。我想放弃以前的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案是整合教材最有效的方式。一个好的辅导计划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生观。学生既不是知识的接受者,也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傀儡。只有放开学生,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感悟学会学习、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学生参与、师生平等的课堂表演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一堂好课,首先要让学生爱听,“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其次,树立课堂效能理念。

能说话的时候就说话,不能说话的时候就不说话。如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话,那么他们就不必亲自说。如果能让学生思考、解开疑惑,就不用说。老师不会浪费每一秒留给学生的时间,但重点一定要指出得透彻、准确,尤其是典型事例。课堂效率的标准是学生的收获,即学生的提高和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避免矫揉造作。关键是看学生的表现,学习是否扎实,心情是否积极,收获是否很多,知识是否能吃透,技能是否得到掌握和提高,是否有进步。老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课堂教学运作是否达到协调共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892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