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人间草木》读书笔记

读《世界上的一草一木》后的感想

《人间一草一木》是汪曾祺老师逝世17年后编撰的散文集。其子王朗直接作序,序题为《送萧文于世》。一句“小温暖”,为序言和正文营造了一个“温馨、安静”的文字巢穴。这窝里的一切文字,温暖却不炽热,安静却不孤单。这就是“人间草”。

这个窝里,普通的柴米油盐热气腾腾,俗气又耐人寻味。这就是汪曾祺老师的《人间一草一木》。

给人间送去一点温暖,只求俗气去承受wbr wbr—— 读《人间一草一木》的感想

(一)汪曾祺老师轶事

我喜欢汪曾祺老师,因为我喜欢汪曾祺老师的轶事:

“扎辫子”的汪曾祺:晚年,老师头发又稀疏又长,孙女就在她头上扎满了辫子,用鲜艳的蝴蝶结扎起来。孩子们笑了,老人也笑了,说:真好玩,真好玩!

什么是“玩”?谁能玩得这么好?

“写文章被孩子批评”的汪曾祺:老人喜欢让孩子先读他写的东西。刚玩泥巴的孩子会把稿子拿过来,中间夹着很多陌生的单词,读起来就结巴了,然后他撇了撇嘴说“不太好”!老老师非常害怕。

《暗室画土豆》汪曾祺:“权力下放”时期,老人和老伴只能住在一间漆黑的小黑屋里。由于天色太暗,被要求“口粮”的土豆趁机画蓝色。汪曾祺和妻子看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非常高兴。他们把蓝色的土豆花放在有缺口的碗里,然后根据它们画画。他们很幸运能够来到这样的地方,看到如此真实的土豆花。

“我被发夹绑了很久,幸好被贬到了南邑。”这不就是当代版的柳宗元吗?

富有幽默感、冷静的人,会把“放权”、“贬谪”当作生活中的调味品,去除腥味,提高生活的新鲜感。

不像我,补了几节课就哭一整天。当领导告诉我要写什么的时候,我的心就变成了一团脏兮兮的废纸。

所以,现在无论读什么,总能读到一种励志的味道。

(二)“人间草”内外文章

其实,我首先读到的老师文章并不是《世界上的一草一木》,而是语文课本中收录的《端午节鸭蛋》。我想之所以将其纳入语文教材,是因为它迎合了初三第一册《民俗单元》的主题特点。文笔不一定很好,所以这篇文章没有收录在《人类植物》中。

我看汪曾祺老师的第二篇文章是小说《受戒》。我从未读过如此清爽、干净、通透的小说。 《受戒》中小樱子与小和尚的对话,让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贴近人物对话”。

(最近火爆的《和尚》被誉为“继承汪曾祺《令》传统的新小说。)

《人间草》中最著名的就是《葡萄月令》。极其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当我第一次读《葡萄月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诗经》:

“五月份,我们正在转移库存,

六月鹧鸪振翅,

七月是在野外,

八月于豫,

九月在家,

十月份,蟋蟀就会爬到我的床底下。”

后来,很多名人纷纷效仿“葡萄月令”。前不久,我在从化的《山有树树有枝》中看到了《葡萄月令》的影子。

(三)《人间草》人物轶事

我想,汪曾祺老师平静、自然、有味道的文章,没有人会认为是励志的,但我读了。

这表明我有多么聪明。

《人间草木》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部分“明星为文而战,无辜者为民”,分别讲述了沉从文、赵树理、闻一多、金岳霖、老舍等领军人物,特别是参加西南联赛的人物。警报期间有关人们的有趣事实。

西南联大师生在躲避警察时捡起松子吃,称赞昆明的松子“皮大心薄”;他们在逃离警察时坠入爱河;他们在躲避警察时捡起了别人扔下的松子。金戒指;有些人在洗头,而另一些人则在敲响警钟。因为其他人都拉响了警报,所以锅炉房里的热水没有人使用。他们可以打开它并用所需量的水洗头;还有一位广东同学利用别人跑步的时间报警,把莲子煮了吃。他一边听着炸弹的爆炸声,一边搅拌着冰糖莲子,表情平静……

血肉横飞的警报,是汪曾祺老师诗意地写出来的。这让我想起了孙俪老师的《荷花湖》。

枪林弹雨中跳动的是一颗沉浸在诗意中的心。

诗歌能化解灾难。

我最喜欢的是《人间草》里的金岳霖老师。我对金岳霖老师的旧印象是,她因为爱林慧而终生未婚,整天闷闷不乐。

其实不,这还不是金老师的全部。我从《人间草》里的金老师身上辐射出来,查了相关资料,得出的结论是:金岳霖老师是一个自由、浪漫、悠闲的人。即使没有梁思成,他和林徽因也不一样。他们会因为爱情而结婚,因为他的爱情里没有婚姻,没有羁绊。

金岳霖老师的一生并不灰暗。相反,汪曾祺老师用的是“享受自己”这个词。

金岳霖老师在西南联大时,养过一只很大的斗鸡。它把脖子伸到桌子上,和金老师一起吃饭。谁说金岳霖老师孤独?

他不仅有宠物,还有很多孩子。他到处采集大梨、石榴,并与其他教授的孩子们比赛。如果他输了,他会给孩子们梨或石榴,然后继续。收集。

金老师晚年隐居。毛主席曾告诫他:“你要接触社会”。于是,80岁的金岳霖老师约了一位平板三轮车骑手,每天骑着他绕王府井一带转一圈。一位世界著名的学者坐在一辆普通的三轮车上环顾四周,这是多么有趣的景象啊!

金岳霖老师,还有很多朋友,都是绅士,没有朋友,没有聚会,没有酒菜,只是喝杯茶,聊一会儿,他们就像兄弟一样幸福快乐。

你想想,也有这样的人,生活在学术重镇,上的是顶尖大学。他们虽通晓中西知识,却能看透一切人事乘除。他们不计较得失、荣辱,内心清澈,没有渣滓。这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多么幸福的人事啊。

(四)关于西南联大的自由

西南联大的自由,特别是西南联大文学系的自由,在《人间草木》中受到汪曾祺老师的特别赞扬。

联大大学没有对教授的考核,甚至整个学年也没有像样的考试。甚至没有评级。

没有人干扰教授的讲课。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讲他想讲的话。大学学者刘文典老师教授庄子一年。作为学生的汪曾祺只记得教授的第一句话:“庄子,哎,我不懂了,也没有人懂了。”刘老师的讲课就是个笑话。他胡言乱语,有时还触及与庄子无关的事情。

一位专门研究联大历史的美国教授认为,联大8年培养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还要多。对于原因,他总结道:

自由的。

汪曾祺老师也非常认可这种自由。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种自由,我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作家”。

关于自由,作为当代初中老师,我也有话要说——

如今,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非常时尚的词。一旦它变得时尚,有些人往往会接受所有传统的东西。毫无准备的语文老师开始叫嚣:“你看西南联大多自由,不考试、不备课、不研讨、不评分,却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应该效仿。”西南联大。”大的!”

这是对自由的歪曲。

如果真效仿联合国大学中学部的做法,对于现代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西南联大是什么?

这是一群人中最好的人教育另一群人中最好的人。

是精英教育精英。

而我们的初中教育是什么?

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教育着普通的学生。

这是义务教育。因此,西南联大的“人才观”和“人才观”也是不同的。西南联大的人才是“精英人才”,而我们的人才是“合格公民”,连“优秀公民”都算不上,更何况是教育家、作家、画家、歌手,只是合格公民。

我们教的大多数学生,95%,只是普通公民,而不是精英。

他们不具备精英素质,所以不能用自由来放纵他们。

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和西南联大的教育在性质、目的、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沉从文老师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具体,比如《我们的小院里有什么》、《记住房间里的空气》等,都是可以学习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034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