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心灵之歌——纪伯伦《沙与沫》读后感

作者:凤城阳光

“天堂里只有两种元素,美与真;美丽在情人的心中,真理在耕者的怀里。

伟大的美俘获了我,但更伟大的美却让我摆脱了它的束缚。

美在渴望它的人的心中比在看到它的人的眼中更加明亮。

我钦佩那些向我吐露内心的人,我尊重那些向我吐露梦想的人。

但为什么我在那些为我服务的人面前会害羞,甚至有点羞愧呢? ”

——纪伯伦《沙与泡沫》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维的严肃、冷酷,又有咏叹调的浪漫、抒情。他善于在平凡中发现意义,在精彩的隐喻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他的作品大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表达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作为诗人,纪伯伦关注并思考了宇宙、人、社会、真理等最本质的问题。

我们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哲学之美,这是我们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我第一次读纪伯伦的作品时,就像一阵微风净化了我的灵魂:清新、自然、真实,又充满浪漫和深刻的哲理。作品中的形象优美、通俗易懂,真实的情感自然流露;作品很有激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首先,我们体验到的是无处不在的美,而美的范围来自于自然和人性:

“天堂里只有两种元素,美与真;美在爱人的心中,真在耕者的怀里。”

作者向我们暗示了美与真:美源于情感,美在爱人的心里;真理来自劳动创造,他称赞劳动者,真理比美更有价值。

其次,美是伟大而崇高的:

“伟大的美俘虏了我,但更伟大的美将我从它的掌握中解放出来。”

美可以震撼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灵魂。所以说,美是崇高的、有层次的。第三,美是内心的活动,美是追求者的内心,美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感受,美也是一种激情。

“美在沉思它的人的心中比在亲眼目睹它的人的眼中更加明亮。”

美是心灵的诉求,是梦想的回应:

“我钦佩那些向我倾诉的人,我尊重那些向我吐露梦想的人。”

美很简单,很纯粹,是一种尊重:

“但为什么我在那些为我服务的人面前会害羞,甚至有点羞愧呢?”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用西方文论来对纪伯伦的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一)运用德谟克利特的模仿理论来解读文本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理论指出:

文学艺术描写的对象不仅仅是生物人,而是社会人,是外表相同、内心相同的人。人们认为文学艺术应该“效善人”、“行善”。要求文艺真实,反对虚假描述。二是对作家、艺术家主观条件的研究。他重视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灵感和语言。他认为:“没有一种精神之火,没有一种疯狂的灵感,就不可能成为诗人。

他特别关注文学艺术与审美的关系,提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的观点。提出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是神圣灵魂的标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文艺复兴后的作家和美学家产生了影响。

纪伯伦的诗歌特别追求艺术真实,反对虚假;诗的对象是“社会人”;它们表达的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充满灵感和激情;他的作品流露出一种极具哲理的审美意识:“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是神圣心灵的标志”。

(二)运用贺拉斯和“诗学艺术”理论来解读文本

观点之一:艺术的社会功能、“寓教于乐”的原则

这里提出了艺术的双重目的和效果,通过情感效果来达到教育目的。 “它不仅给读者带来乐趣,也提供了值得学习的教训。”劝告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达。思想趣味、艺术趣味、情感趣味的有机结合。

纪伯伦的诗很有哲理。这些很有哲理的诗句和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兼具愉悦性和美感,思想品质和艺术品质得到了统一。

(三)运用浪琴表《论崇高》的文艺思想解读文本

文学的崇高,本质上是指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朗吉努斯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伟大精神的显现)。

崇高的风格需要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真实的,它高于普通的热情,它是激情和狂喜。 “没有什么比真实情感的流露更能带来崇高的了,这种情感疯狂地涌出,听起来就像上帝的声音。”

《论崇高》的文学观既古典又浪漫,从古典走向浪漫。 《崇高论》丰富和深化了经学原理。他把情感和想象的原理引入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确立了以情感为主的浪漫主义批评标准,开创了新的思潮。

细读季伯伦的诗,有一种浪漫的气息,一种磅礴的气势。

同时,也印证了朗吉努斯的观点: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来自于作家的高尚情感。这是朗吉努斯文学艺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四)运用黑格尔的“美学”来解读文本

美的本质定义:“美是思想的感性表现”

“艺术的任务是以可直接观察的感性图像来表达思想,而不是以思想的形式和纯粹的精神形式。

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是可以被看到、听到、感知到的感性图像;另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它们诉诸灵魂。两者是统一的。

纪伯伦的诗歌是心灵的诉求,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类思想哲学的光辉。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诗的形象是感性的,理性的则是两个灵魂的诉求,两颗心的对话。

纪伯伦的诗歌是我们精神的盛宴。纪伯伦为我们创作了一首震撼人心的灵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432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