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读《朝花夕拾》的感想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恒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脍炙人口的《朝花夕采》就是他写的,收录了10篇鲁迅的回顾文章。
本书主要讲述了鲁迅从小到大的经历,也批判了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二十四张孝图》和《五猖会》两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在《孝二十四图》中严厉批判了封建孝道。在这一章中,鲁迅表达了对“老赖招待亲人”和“郭巨埋葬孩子”的强烈厌恶。 《老赖的娱乐》讲述了老赖的儿子在给父母打水时不小心摔倒的故事。他怕父母伤心,就撒娇地哭,让父母高兴。孩子们天真活泼。老赖子的做法就违背了这个原则,这种孝心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做家务,不让他们为学习而烦恼。 《国驹埋葬》讲述了可爱的宝宝在妈妈的胳膊上打小鼓,而爸爸则挖了一个洞攒食物,准备埋葬儿子的故事。孩子的幸福与父亲在旁边挖洞形成鲜明对比,十分讽刺。如今,生命是人类的底线,任何人都无法触碰。郭巨的儿子是他们的骨肉。两人都埋葬了自己的骨肉,足以凸显当时的贫穷和贫穷。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和平时代,人人平等,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吃不饱饭的痛苦。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粮食,懂得“谁知道盘里的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的”!
本书的另一篇文章《五坡道》主要讲述了鲁迅小时候如何渴望去庙会,但正当他准备上船时,鲁迅的父亲却拦住了他,并要求他去。背《鉴略》,要背二十、三十行。虽然我终于背诵了,尽管我看了庙会,但我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兴奋了。我感受到了鲁迅当时的无奈和困惑。我有同样的感觉。每次我想出去打篮球,妈妈都会拦住我,喊道:“看看都几点了!学习重要还是打篮球重要?先读半小时书再下去。” !”这样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击中我的心,反驳也无济于事,只好叹息赞同。鲁迅虽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他在最后写道:“当我想来,我还是很奇怪为什么父亲当时就让我背书,”可见他对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认可。
《朝花夕拾》这本书里还收录了鲁迅许多有趣的童年故事和长大后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俗话说:“好书读百遍不厌其烦”。我会再读几遍。更深入地了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2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