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茶馆读书感悟700字

【第1篇】

读完《茶馆》后的感想

《茶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场景就是一个时代。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茶馆在不断地变化,但即使重新装修,老掌柜依然没有改变从一开始就注定的黑暗结局。最后,他迷迷糊糊上吊自杀了。这实在是时代的悲剧。

王掌柜一生都在进步,只希望他的茶馆不被时代淘汰,能够屹立不倒。可谁能想到,正是这个时代摧毁了老茶馆。茶馆“改进再改进,越改越凉”。王掌柜生性有点懦弱,总是拿钱避灾。但他为人非常正直。他的茶不仅送给喝茶的人,还送给穷人。但到了最后一幕,王掌柜似乎已经看透了这些世事。一个终生听话的公民,见到每个人都鞠躬打招呼的店主开始对这个社会感到厌倦,他也开始敢于骂国民党。一生的苦难让他明白,在这个乱世中,仅仅靠力量和智慧是无法在这个社会占有一席之地的。即使用外交手段处理,也无法改变这个悲惨的事实。

除了店主之外,还有宋先生等人,也在拼尽全力求生。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常四爷和秦忠义。尽管常先生的愤世嫉俗的品质带来了很多麻烦,但他仍然坚持正义。他抱怨世间的不公平,预言清朝的命运。骨子里的傲气,让他即使在清朝灭亡之后,仍然靠着自己的“铁杆庄稼”努力赚钱,从未向命运低头。而秦忠义则目光长远,想着实业救国。能够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并思考用它来为中国开辟一条光明的道路。理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容不下。这个想法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甚至可笑。一生的事业最终被毁了。

在这个时代,好人不一定会得到好报,坏人不一定会得到恶果。小唐铁嘴是市井恶棍唐铁嘴的儿子。刘麻子的儿子小刘麻子不但没有消失在时代之中,反而“继承”了父辈的“事业”。同样的脸就像遗传的,甚至更糟糕。还有庞经理和庞奶奶。时代似乎并没有给予这些恶人应有的惩罚。老百姓看不到光明,时刻为生存而担忧。但统治阶级夜夜奏乐,贪图享乐,从来不关心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样的中国,未来何去何从?

也许老舍并没有给《茶馆》带来一个美好的结局。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无法改变。与现在相比,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出泥潭,迎来今天的飞跃,得益于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不断奋斗。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 《茶馆》还告诉我们,没有中国人民的奋斗,中国将永远陷入黑暗,不会有光明。

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要忘记那个黑暗时代,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第2篇】

茶馆是茶爱好者的天堂,是人们休息、嬉戏、社交的场所。但在老舍老师的笔下,《茶馆》成为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看完这部剧,我看到了中国的屈辱史,看到了中国的奋斗史。

《茶馆》是老舍的戏剧之一。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大院子里一个贫困的满族舒姓家庭。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我的母亲靠洗衣服赚钱。父亲早逝后,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个是慈善家,资助老舍的教育,让老舍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感谢老舍自己的不懈努力。他逐渐变得更加成功。在随后的创作过程中,他的处境深深地影响了他。 《茶馆》之所以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与其平民背景密切相关。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茶馆里。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想让父亲的茶馆生意兴隆的故事。为此,他四处应酬,但严酷的现实却让他时常遭到嘲笑。最终他被残酷的社会所吞噬。经常光顾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忠义,从雄心实业救国到破产;常二爷早年曾说过“清朝即将灭亡”,然后入狱。他与洋人作战,却因为是旗人而受到汉人的镇压。至于结局,这个看上去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的耿直小人物,如今却不能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旗人,就能做出什么事情来。他乞讨得到的棺材送给了一位朋友。他已经70多岁了,更何况棺材只是纸钱。茶馆的最后一幕,三人再次相约在破旧的茶馆里喝茶,喊着“一百二十!”为什么,他们为自己而死,为国家奋斗一生,为下一代谋生。到最后,谁来照顾你?太可悲了,没有人能理解。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况。

改进,改进,改进得越多越好。我宁愿做一只和平的狗,也不愿做一个混乱的人。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民对革命的一贯态度,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然而,你越是为了自保而逃避,就越会受到各种流氓的压迫和剥削,遭到他们轮番的剥削和掠夺。繁荣则百姓受苦;繁荣则百姓受苦;他们死后,人民受苦。

《茶馆》只有三幕,却分别涵盖了三个时间段。通过对形形色色、生动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垮台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和颓废,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分别凸显了“毁三个旧时代”的主题。

《茶馆》以北京的一家茶馆为背景。其实,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讲述了1898年清末维新运动失败、民初北洋军阀混战、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故事。生活场景和历史走向。 《茶馆》是老舍最杰出的戏剧创作。正如曹禺老师所说,这是“中国戏剧史上前所未有的典范”。

话剧《茶馆》所反映的那段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它使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旧社会广大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更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使用的记忆。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牢记这段历史,记住《茶馆》,让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第3篇】

最近读了一本叫《茶馆》的书,这是现代作家老舍1956年写的一部戏剧,这部剧揭露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剧中人物约有五十个。除了王利发之外,还有唐铁嘴、胆小多嘴的宋二爷、宋二爷的好朋友常四爷、勤劳善良的李三……这些都是剧中的重要人物,而他们的作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茶馆分三幕,时间跨度很大,从1898年的维新运动到民国的黑暗统治。在不同时期,下面发生了许多故事。茶馆里的事情有好有坏,但坏人也有自己的难处,每个人都不容易。

第一个场景描述了1898年维新运动的失败和谭嗣同等人被谋杀。第一幕也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宫廷生活。也描绘了清朝统治的黑暗和老百姓对封建社会的仇恨。

第二幕茶馆发生在1920年左右,茶馆的生意大不如前。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民国军阀混战。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邪恶势力越来越为所欲为。许多人的财产被抢走,无家可归,越来越多的人被杀害,但没有人敢阻止这种恶劣行为。

第三幕描写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和旧时代的混乱,以及人们对封建社会的仇恨。当时,国家大权掌握在宦官手中。当外国人侵略中国时,那些贪官不但不反抗,反而与外国人合作。百姓水深火热,买不起米的只能卖儿换钱,而那些贪官们却天天吃喝。面对不稳定的社会中黑帮的出现,老百姓知道自己无法对抗他们,而选择讨好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

在我眼里,话剧《茶馆》展现了1898年维新运动前夕、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的情景。它揭露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茶馆里的事情并不无聊,主要是作者在每个场景中都对主角做了很多描述。人物与环境的交织,有一种让人爱上这部剧的魅力。

还有一些茶馆里的细节,给文章增添了真实的气氛。茶馆不仅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平而美好,但这都是我们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而不是屈服于自己。未来取决于我们。只有我们努力、积极工作,国家才会越来越好。变得更好、更强,让我们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2394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