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史记》读书笔记800字

古人云:“书自有黄金屋,书自有美丽。书如沙漠中的绿洲,书如夏日的清风,书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书自有金屋,读一本好书,就能收获无穷的知识。在一个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第一部通史编年史,史称《太史公书》。

这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后,它对历史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的绝唱,无韵的《离骚》”。

它有什么好呢?这部佳作注重因果逻辑的叙事艺术,塑造了个性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富有个性。

《史记》的结构框架是由五种相辅相成的文体组成的。设计颇为巧妙,叙事范围广泛,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司马迁对材料的驾驭能力很强,无论是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还是众多的人物。他轻松而清晰地写下了大场景。司马迁常常详细地写出疑似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常常勾勒出事情的经过,细节得当。例如,《廉颇与蔺相如传》一文详细描述了蔺相如与廉颇和解的过程,而他们和解的结果也必须简要描述。这样的情节安排合理、恰当。

《史记》塑造了个性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 《史记》中人物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它用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生动、比较成功的。项羽、刘邦、荆轲、韩信、张良等人的传记。这些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职业,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命运。从平民到皇帝,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有无畏的英雄,也有无耻的恶棍。这些角色共同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角色画廊。同时,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在写立下赫赫战功的伟大人物时,他写了他们在卑微时如何被忽视,如刘邦、韩信等;在写那些死得不好的伟大人物时,他常常写他们的傲慢。如项羽、李斯等。

《史记》的语言生动活泼,繁简得当。通常只需几句话就能让读者看到这个人并听到他们的声音。语言是通过字符来显示的。不同的人物有自己的语言特点,更能体现人性。例如,在写淮阴侯韩信时,他非常简洁、宏大地介绍了韩信与洗衣老妪的对话。

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公正批判精神。他的进步思想在《史记》中体现在四个方面: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代最高统治集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爱国英雄。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廉颇蔺相如传》。从蔺相如身上,我懂得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忘记国家大义;从廉颇身上,我明白了,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改正。这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否则,不但害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2403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