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敬畏、爱、传承——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的感受是因为董宇辉老师的“真挚深沉的爱,不知为何,却始终深情”。我翻开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平静、优雅的生活之美,让我感到精神上的舒畅、宾至如归。

本书以一位年近九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声音写成,讲述了这个生活在大兴安岭深处的游牧民族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从繁荣到衰落的历史变迁。文明。

【对生命的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

生活在森林里的鄂温克人与驯鹿密不可分。在他们眼里,驯鹿就像孩子一样珍贵。文章中甚至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驯鹿一定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对于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即使是驯鹿也是神圣的。为什么他们的平等人生观念不符合现代人呢?那学习呢?我们经常在每日新闻报道中看到人们虐待动物。那些残忍的人有没有想过,动物的生命也值得尊重?然而,老年鄂温克人尊重一切生命的人性意识在这个日益发达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淡薄。

与现代不同,鄂温克族举行葬礼的方式被称为“风葬”。当死者的尸体融化在风中时,人们希望还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想法显得有些荒唐,但对于古代鄂温克人来说,这不正是他们对已故亲人最美好的祝愿吗?为什么这不能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呢?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汲取了力量。它教会了我敬畏生命,用简单的善意找到一个家。

【热爱自然】

在这个民族里,山河湖海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大自然为食,尊重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作者迟子建曾说过:“如果说山给了我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则给了我宽容的心态和内敛的诗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需求往往无法满足。满足之后,人们的孤独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和沉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试着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呢?当我们真正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充实,就会有超越孤独的心和勇气。

《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自然就是力量,它会像神一样保护你。人应该回归本真,亲近自然。

【信仰的传承】

整部作品充满了鄂温克民族特有的神秘色彩。

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你好。她是一个被视为神的萨满,但她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她无法改变自然法则。她每救一个人,就必须失去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她能承受失去孩子吗?但她说:“我是萨满,怎么能忽视死亡呢?”为了苍生,为了大爱,她不得不一次次牺牲自己。她的精神是多么高尚,但她却是多么残忍。无助!这让我想起庄子的话:“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无名”。我敬佩她,敬佩鄂温克人在目睹了那么多令人心碎的死亡后,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民族信仰。

鄂温克人信仰什么?大概这就是他们坚韧、坚韧、博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种族延续的根源。即使鄂温克民族逐渐衰落,即使这种信仰有时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但它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兴安岭深处,传来一股雄伟有力的声音。这是鄂温克人永不磨灭的坚定民族信仰。你听到了吗?

原始与现代的碰撞,美丽与痛苦的并存,幸福与悲伤的交织,谱写了这段让人落泪的人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给了我尊重自然、热爱生命、坦然面对世界的坚定勇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403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